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1

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索

李秀青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大柳乡金叶希望小学442529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学生能否主动投入学习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需抓好以下几点。

一、优化教学氛围,创设乐学环境

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必须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彼此感染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角色的方方面面无一不产生对教学的影响。如: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其情绪良好,可以使全体学生心旷神怡,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不良情绪则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导致教学中学生角色附庸化。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力求言谈文雅、举止端庄、精神充沛、和蔼可亲、情绪乐观;另一方面对学生要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以一颗爱心去包容每一个学生,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和睦相处,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在这样充满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反过来也会给老师以积极的情感回报,必然会产生情感的迁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灵活运用教法,诱发求知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以教材为载体,以灵活运用教学为手段,以“双基”训练、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会学习

学习指导就是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教育中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古人也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教给学生掌握知识、探索知识、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的指导要从改革教法、培养认识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方面入手,注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概括指导学法,教师在典型示范中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导学法等。

四、提倡质疑问难,激活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往往从问题开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认真地独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则生问,问则求解。通过质疑可以使教学更为有的放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发挥内在动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活跃起来,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质疑,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

二是对待学生的质疑,态度要亲切,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使学生敢问。对学生的质疑不论是否恰当合理,都要热情对待,切不可有置之不理的现象。

三是逐步培养学生问的方法,使他们会问。

四是鼓励学生奋发向上,使他们爱问。在教学中对待学生不同的质疑应进行不同的处理。对于简单的问题可适时解决,各教材的重点及与发展学生能力有关系的则要纳入教师教学的范畴,重点解决,直至人人释疑为止。在解疑中要打破教师包办的局面,有的可启发学生小组讨论、相互解疑;有的可引导学生自己解疑,在质疑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学习意识,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讲究提问意识,创设思维情境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问的质量是重要的环节。只有巧问,才能激起学生投入学习的愿望,才能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等思维活动,达到求知的目的。因此,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艺术要讲究“六性”。

1.明确性:即所提问题要明确具体。因为提问的目的是引发学生主动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具体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2.思考性:即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提问,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识。

3.灵活性:即提问要适应教学过程动态变化的要求,所提问题要灵活多变。

4.多向性:即某些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不是唯一的,所以所提的问题必须是多向的。

5.逻辑性:即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的形式和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认知逐步深化。

6.巧妙性:即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要善于激疑促思,在内容关键处、结合处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另外,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氛围,灵活运用教学法,注重学法指导,提倡质疑问难为一体,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