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与靶向治疗药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与靶向治疗药的效果观察

李鹏

如东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如东226400

摘要:目的:探究将靶向治疗药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本次实验相关要求对患者进行筛选,提取出68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靶向治疗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1(91.18%),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3(67.65%),两组患者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把向治疗药物应用于非小细胞癌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能够配合化疗工作的开展,对于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靶向治疗药;非小细胞癌;治疗方案;吉非替尼

多数肺癌患者在临床诊断时,往往已经出现了相关症状和体征,这种,表现多是由于病症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产生的[1]。相关研究显示,部分和肺癌的症状往往都是非特异性的,通常来说,与感冒有类似的表现,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会存在咳嗽和咳痰的情况,所以多数人群在发生这类症状时,往往没有引起重视,导致诊断和检查时间都遭到了延误,所以在进行治疗时,往往所能采取的治疗方式也较为有限[2]。所以选择合适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是保证肺癌患者的关键因素所在[3]。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给予患者及时且有效的病症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状况。本次研究中,探究将靶向治疗药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本次实验相关要求对患者进行筛选,提取出68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性别资料为男15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资料为25-61岁,平均年龄为(42.4±7.1)岁;实验组患者的性别资料为男16例,女18例,患者年龄资料为26-61岁,平均年龄为(46.9±6.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非小细胞癌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不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具体剂量:培美曲塞500mg/m2d1,顺铂20mg/m2d1-3q21d。化疗过程中适当水化。在首次培美曲塞给药前7天开始常规每日补充叶酸,首次培美曲塞前7天维生素B121000μg肌肉注射一次,每3个周期注射一次维生素B121000μg。

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吉非替尼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每日用药一次,用药量为0.25mg。

1.3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肺部肿瘤病灶基本完全消失,健康状况维持四周以上,未见复发。有效:患者肿瘤病灶体积缩小50%以上患者的各项临床体征有明显改善,并持续四周以上,未见复发。稳定:患者临床肿瘤病灶体积缩小50%,各临床体征有明显改善,持续四周以上,未见复发。无效:患者未达到以上标准或达到标准后,未持续四周以上有复发情况。

记录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呕吐、骨髓抑制、肾损伤、神经系统损伤。

1.4统计学方法

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结果进行处理时,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而在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时采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1(91.18%),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3(67.65%),两组患者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

2.2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肺癌治疗的课题,也受到了广大医疗研究人员的重视。而相关研究显示,如果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则说明患者疾病已经发展为晚期,尤其是对于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采用各种治疗方案的效果依旧难以让人满意,并且患者的病情进展极为迅速,患者预后康复极差[4]。这是因为患者在患病过程中,身体组织的各项机能会受到病菌的影响从而出现各项组织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的情况,组织器官功能也相对弱化,免疫功能也在疾病的影响下受到损伤,这些因素均会导致化疗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如果进行不适当的应用,不仅不能够改善患者的病症状态,甚至还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5]。

吉非替尼是一种应用于临床治疗肺癌的常用药物,主要应用于治疗铂类化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并且这种药物相较于其他的传统细胞毒化疗药物而言,这种药物的毒副反应较轻,多数患者对于这种药物都有较好的耐受性,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但值得注意的是,靶向治疗属于一种特异性疗法,不可应用于所有患者,所以在进行患者的挑选时,应当根据靶向药物的特性和疾病状况,选择适宜的患者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1(91.18%),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3(67.65%),两组患者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相关研究显示[6],吉非替尼在治疗时对于不误吸烟的女性患者,往往效果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次研究时限较短,病例数不足,导致难以对这项结论进行明确,仅明确吉非替尼在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在进行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特异性的靶向治疗,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将把向治疗药物应用于非小细胞癌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能够配合化疗工作的开展,对于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国伟,王慧娟,马智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与展望:聚焦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J].中国肺癌杂志,2017,20(04):278-286.

[2]石红.中医药干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3]陈耐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与靶向治疗药的疗效评估[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01):21-24.

[4]刘静,张舒羽,曹建平.蛋白酶体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02):190-193.

[5]王慧敏,钟华,金波,娄加陶,韩宝惠.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的临床价值[J].肿瘤,2012,32(12):1021-1024.

[6]曲进,任晓安,边吉来,唐淑红.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化合物(EGFR-TKI)靶向治疗疾病进展后与化疗交替治疗14例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