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预防宫颈癌术后抑郁的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护理干预预防宫颈癌术后抑郁的护理研究

薛红莲

薛红莲

(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太原030013)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6月1日收治的62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随即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一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情绪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临床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程度,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宫颈癌心理干预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341-02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致死率在妇科增加肿瘤中一直居第二位,对女性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近年来,发病出现上升趋势,并且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一般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乱以及多产妇女发病率高于一般女性。宫颈癌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但手术创伤大、手术范围广、术后恢复时间长,对患者机体带来较大伤害,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手术和术后恢复。本文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异,得到理想结果,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1.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6月1日收治的62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3.2±3.7)岁;临床分期为Ⅰa~Ⅱb;此62例患者均未接受过抗焦虑、抑郁治疗,均无神经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病史,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1.2术前临床表现:(1)阴道排液:阴道内有血性或白色、腥臭、稀薄如米泔状或水样排液;(2)阴道流血:早期宫颈癌患者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晚期表现为不规则性出血;年轻患者出现经量增加、经期延长,老年患者停经后出现不规则出血;(3)晚期症状:下肢肿痛、贫血、便秘、尿频、尿急、恶病质等全身症状,病情迁延出现多器官衰竭。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心理干预:(1)热情接待初入院的患者,为患者介绍医院硬件设施以及医院周边的环境、主治医师、主管护士的资历,面带笑容,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详细作答,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减轻患者初入院时对陌生环境尤其是医院的抵触和恐惧心理[1]。(2)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留心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并及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疏导和排解。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使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疏导和排解,使患者消极悲观的不良情绪可以尽早消除,让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等待手术治疗。(3)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用科室内的宣传板、挂图等为患者介绍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治疗过程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将治愈患者与未接受治疗患者安排到同一病房,通过治愈患者的现身说教,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信心,从患者本身观点的改变,减少悲观、消极心理的发生[2]。(4)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通过行为疗法、音乐疗法、呼吸放松训练等方式,使患者学会自我放松,有效的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1.2.2术中心理护理:手术当天,对患者进行鼓励,并为患者做好术中护理准备。术中,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术者,给予患者全面的监测,及时将患者生命指标反馈给术者,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2.3术后心理干预:(1)及时告诉患者手术结果,并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对其说明术后注意事项,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性,使患者在术后得到来自家庭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通过至亲的语言和行动,提高患者生存的信念,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术后恢复治疗的效果[3]。(2)术后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护和记录,认真听取患者主诉,了解患者术后的身体反应以及心理状况,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抚。(3)由于外科手术对患者身体伤害较大,术后恢复所需能量高,因此应合理搭配患者术后饮食,以高营养、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遵医嘱为患者调整饮食,为患者的恢复提供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1.2.4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详细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出院后应保证每日水的摄入充足,保持外阴清洁,坚持进行膀胱以及盆底功能的待)锻炼。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待医生检查删除正常后,才可以恢复性生活,如患者出院后出现尿痛、血性黏液便、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回医院进行复诊[4]。与患者丈夫进行沟通,使其配合一起鼓励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1.3效果评价:使用SAS(焦虑自量表)与SDS(抑郁自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集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进行严密的计算统计。

1.4数据处理: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8.0进行统计。

2.结果

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临床意义。

表1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比较

3.讨论

受到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患者对宫颈癌认知不足以及对癌症治疗的不了解,以及患者文化层次、年龄、家庭环境和宫颈癌临床分期等一般情况的不同,极易使一些患者产生恐惧、自卑、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5]。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以及不良情绪进行行为、语言的干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不同的干预措施,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进患者康复。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患者的护理干预越来越受到广发关注,从医学角度来看,宫颈癌对患者是一种应激,根据患者的承受难过能力以及个人心理素质的不同,所产生的反应各不相同,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以及心理疏导已成为当今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提高患者依从性,使患者积极主动地的配合治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恢复时间。综上所述,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程度,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构建医患和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娜,林道静.宫颈癌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2,19(2):141-142.

[2]雷静,初忠侠,张静.宫颈癌的治疗进展[J].中国校医,2014,22(5):545-546.

[3]张向冬,熊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J].旅行医学科学,2012,1:46-47.

[4]韩冰,冯凤芝.宫颈癌患者心理特点与疗养护理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12,13(10B):3248-3251.

[5]林高娟.哮喘患儿父母心理状况调查[J].现代肿瘤医学,2013,19(1):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