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张楠

张楠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人文艺术系271000

摘要听力是一个需要听者积极参与,是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相互撞击,相互作用的主动的心理过程,图式理论为听力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对听力教学有指导意义。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应激活自己的背景知识,并利用它们来理解新的文章。听者的图式决定他要理解的内容,理解的程度,以及能否恰当理解。图式激活可以看作是打开听者背景知识的钥匙,打开成功理解的桥梁。

关键词英语听力图式理论

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人们在社会实际语言文学使用中,75%是通过听说来完成的,其中听占45%,说占30%,读和写分别只占16%和9%,而语言交流的核心是发出信息和反馈信息,可见,“听”是人类交际活动中最主要的形式。

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过程中,听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听说法,50年代产生的视听法都是以听力输入为主的教学方式。从语言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听”总是先于“说”,有了“听”的输入,才有可能有“说”的输出。如果听不懂,那么“说”也无从说起。

听力在日常生活中是使用比较频繁的语言能力,在外语教学中也是比较重要的,是听、说、读、写四种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长期以来,听力理解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听辨过程,大学英语听力课的常规模式是“讲讲单词,放放录音,对对答案”。在听的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任何背景知识的提示,这种听力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听力技巧和听力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这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是相违背的。

事实上听力是一个需要听者积极参与,是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相互撞击,相互作用的主动的心理过程,图式理论为听力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图式理论认为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听力理解是听者的语言知识、社会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常识与外来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背景知识的结构被称为图式。图式知识一般分为三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看,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互动模式,它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结合的互动模式。根据这种模式,听力理解过程就是听者的背景知识与所听课文相互作用的过程,图式理论对听力教学有指导意义。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应激活自己的背景知识,并利用它们来理解新的文章。听者的图式决定他要理解的内容,理解的程度,以及能否恰当理解。图式激活可以看作是打开听者背景知识的钥匙,打开成功理解的桥梁。

图式理论将英语听力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听前阶段(pre-listening)、收听阶段(while-listening)、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听前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新图式或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收听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听力技巧和策略,加快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听后阶段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阶段,主要通过听说结合、写听结合等方式积累图式,以利于今后听力的学习及其他语言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重视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重视听前阶段和听后阶段在听力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听力课堂的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基于图式理论的研究,就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第一,教师应对听力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与评价。根据图式理论,当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接受新知识时,输入的新信息必须与已有图式相吻合、相匹配,这样图式才能起作用,才能实现对新信息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必须以“可理解性输入”为尺度,难度太大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难度太小,又容易使学生失去听的兴趣,达不到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学前教师要对听力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根据材料的难易程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

第二.教师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在听力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注意传授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信息输入量加大,能把静态知识变成动态及声像知识进行传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大量阅读各种英文报刊杂志,收听英文广播,观看英文电影,积累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政治、文化、科普等方面的内容图式,听者头脑中建立的内容图式越多,对语言材料的依赖性就越小,对新事物的理解也越快越准确,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也越快。

第三,根据语言材料的难度,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教师应对语言难度大、背景知识也为学生所不熟悉的材料,适当延长听前导入阶段的时间,增加听前热身活动,充分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提高听力课堂教学效果;对于语言难度小的材料,即使背景知识是学生所不熟悉的,也可适当控制听前导入时间,对背景知识提示的量少一些,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语言知识对材料加以理解,突出语言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对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以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第四,教师应重视语言知识的教与学。图式理论所强调的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包括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知识、篇章结构知识三类,其中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在听力教学中不可因为重视文化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而忽视语言知识的教与学,应三类图式并重,既要鼓励学生建立丰富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又要加强和促进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法等各种图式的积累,为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第五,听力教学要重视听说结合。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应该贯穿到其它技能的训练当中,因为各技能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听和说是语言交际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听是说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有信息输入才能有信息输出。听前的说一方面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储备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之间补充信息,相互激活头脑中的背景知识,提高听力理解的效果;听后巩固阶段的说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听的效果,反思听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改进听力教学方法,提高听力教学质量。因此在听力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听前阶段和听后阶段,以说促听,以听带动说,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总之,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步尝试与探索阶段,如何完善这一理论,使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有待于我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新思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