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任务型专题讨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浅析任务型专题讨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魏春林

魏春林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approach)是指在继承交际教学法(即通过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来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并对之加以改进的一种教学法。它是将教学目标整合到1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中,通过任务的设定使教学双方都明确自己要解决的目标,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时,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它并非简单地完成1项教学任务,也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的接受,而是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的智力活动,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任务,从而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也增强其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专题讨论;英语教学;应用

一、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建构

传统的3P教学法(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即讲解、操练、运用),教师从教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不具有明确的目标。该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机械、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而教师也往往带有1种“师道尊严”的心态,没有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讲课的推动力是教学进度,而不是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以及通过语言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等方面所应达到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机械地讲,学生机械学;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发现的心理被严重压抑。即便在教学中有所操练,也严格按照语法规则进行理论联系,这样学到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率很低,造成学生学了,但仍然不能自由运用,于是也就出现了哑巴英语、书本英语等怪现象。

而任务型教学法则提倡3T教学:模式(Test—reconstruction;Task—based;Team—workSystem)。它重视语言内容更甚于语言形式,课堂上的语言活动更趋向于语言的自然习得(languageacquisition);一切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每一个任务都有明确目标和具体操作要求,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是在训练语言的使用技能。

该方法以任务为纽带,以“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为理念,以心理学、哲学和人类学为理论基础,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强调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使学习者通过交流学会交际;它将课内学习与社会活动结合在1起,使教学与应用融为一体;它将学习者个人经历作为课堂教学的要素,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感、真实感和门然感;它还将天文地理、人文科技、风土人情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知识,丰富了个人素养。

该方法同时主张通过互动与合作建构知识,特别强调要通过社会的互动与合作进行学习,认为孤立的学习不能导致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学生只有通过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与同伴合作,才能激活内在各种因素。以任务型教学法为理论依据的教师要抛弃意义可以通过符号灌输给学生的思想,抛弃学生可以精确拷贝教师的知识为己用的观点,抛弃完整的概念和知识可以脱离语境(经验)进行传授的观点。应该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真实自然和有交际意义的活动,山他们去寻找知识,提出问题,建构自己的模式、概念和策略。可将这种模式下的课堂视为小型社会,学习者可以在那里参与活动,构建语篇和进行反思。

二、英语教学中任务型专题讨论的方法

任务型专题讨论就是指教师把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重点、难点或有争论的焦点没计成一个个问题,在精讲课文后,布置给学生进行深一步探讨。这些问题或抽象型或分析型,均带有一定难度。如,在一篇题为Ifyouhadmuchmoney,whatwouldyoudo?的课文中,可以把这句话当做分析型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课文讲完后分组讨论“wouldn’t”和“would”有什么异同,这两个词分别传递了什么样的意义与情感。在分析过程中,学生的讨论有助于他们对词汇及作者或讲话人的心理或态度进行揣摩,有助于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通过讨论起到深入了解词汇的特点及文章的内涵的目的。

首先,在授课前,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要对学生及教材进行仔细的揣摩和分析,基于各自特点找到1个结合点,确定课题,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教学。

其次,在授课时,对课文进行有重点的讲解后,用大约1半以上的课堂时间进行师生、生生之间针对某一课题的相互交流或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留出够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实际操作。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再次,在授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各自针对该专题或大家的讨论发言写份心得体会。这样,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使他们能书其所想、言其所言,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动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课题(任务)的选择最为重要。教师在选择任务时,应该充分体现其人文性。选择范围可以涵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内容要服务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文意识的增强。这有益于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使用,能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世界意识,弘扬协作和创新的精神。课题选得好,既能实现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还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跨学科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英语教学中任务型专题讨论的操作步骤

1.设计问题

进行专题讨论的关键在于“任务”——也就是问题的巧妙设计。教师要通过设计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其投入到问题中去,在相互讨论中得到启发,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教育对象是中学生,所以设计的问题要避免过于难,否则可能会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同时也会浪费课堂时间,起不到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作用。因此,就教师而言,什么时候提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提问……都要认真进行设计。

2.营造氛围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生动形象的情景能促进交际双方互相理解,激发交流信息的愿望和兴趣。因此,无论是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还是英语交际,都要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创造适宜的外语环境,营造浓英语气氛。通过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多练,借助任务型的课堂活动进行交际模拟,使教师的培养智能活动在外语情境中实现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的求学思维在轻松、自然、热烈、祥和、无拘束的环境下被激发,促使其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内容去创造,去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同时还要注意,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实现转变,即变教导者为顾问或伙伴式的服务者,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用爱心为学生创造1种心灵放松、勇于质疑的氛围。

3.组织讨论

讨论的形式可以分为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视设计的问题而定。1般而言,班级人数越多,学生个体差异越大,话题资源越丰富,信息差别越大,交际价值也就越高。出现有争议的问题或问题难度较大时,宜于使用此种方法。小组讨论也有诸多优点:可以增加学生使用语言的机会,避免了全班讨论时由于时间或其他原因有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言的现象;能够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交流时能够取长补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问题难度较小,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开口锻炼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过程中,要避免由于讨论而造成的课堂秩序混乱,或学生漫无边际地叙述,既浪费了课堂时间,也挤掉了其他学生发言的机会。因此,教师要适当地调控讨论过程,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进行讨论。

4.认知评价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难免会出现1些语法、用词或发音方面的错误。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不应即时打断学生以纠正错误,而要耐心倾听,并给予一定的鼓励,等学生发言完毕,再指出其错误,或让学生自己或同学帮忙找出其错误。另外,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时如果教师对他们的观点、想法予以否定、斥责,那一方面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妨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在讨论时,有学生说会从事有关环保的工作,有的说要选择教师的工作,还有的Whatkindofjobdoyouwanttodointhefuture?Why?说要从事慈善事业,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学生在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满怀激情地构建自己的未来,而且他们提出的很多观点及原因都是值得给予肯定和赞扬的。

总之,英语教学中任务型专题讨论不仅有益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来说,也便于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引导,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好方法。

作者单位:宁夏中宁县第二中学

邮政编码:7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