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延长对分娩结局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潜伏期延长对分娩结局影响研究

陈向瑜

陈向瑜(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350001)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119-02

【摘要】目的探讨产程潜伏期延长的发病因素、预后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符合潜伏期延长诊断者65例(观察组),与同期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无潜伏期延长者65例对照(对照组)。两组待宫口开大3cm后行阴道检查,破膜,评定胎儿头盆关系、胎方位和胎儿体重等。结果观察组头盆不称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头浮动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体重≥3500g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以下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要重视潜伏期观察,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减少难产的发生率。

【关键词】产程潜伏期延长倾向因素

潜伏期延长是孕妇难产最早的征兆,但临床上往往不被重视。同时由于其处于产程早期,时限较长,有时与假临产难以鉴别,往往容易被忽视,错过早期处理时机,造成难产或出现母婴并发症[1]。为了解潜伏期延长的原因,并探讨产妇潜伏期延长倾向与其处理方法,提高对其的重视,现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出现潜伏期延长65例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随机收集了2009年1月~2011年1月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符合潜伏期延长诊断者65例(观察组),与同期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无潜伏期延长者65例对照(对照组)。观察组最大年龄36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26.5岁,对照组最大年龄36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26.4岁。两组年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潜伏期延长的标准本文以交叉型产程图判断,临产至宫颈扩张3cm为潜伏期,潜伏期超过16h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超过8h为活跃期延长。根据骨盆大小、胎儿大小二项评分相加作为诊断头盆关系的标准。胎头衔接情况,按产妇临产后第一次检查记录为准,临产时胎头颅骨最低点位于-2以上为胎头浮动。

1.3处理方法两组待宫口开大3cm后行阴道检查,破膜,评定胎儿头盆关系、胎方位和胎儿体重等。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采用x: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潜伏期延长与头盆关系观察组65例中,头盆不称40例,占61.5%;对照组65例中,头盆不称21例,占32.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头盆不称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2.2潜伏期延长与胎头浮动观察组65例中,胎头浮动30例,占46.2%,对照组65例中,胎头浮动16例,占2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胎头浮动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2.3潜伏期延长与胎儿体重观察组65例中,胎儿体重≥3500g者30例,占46.2%,对照组65例中,胎儿体重≥3500g者l6例,占2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胎儿体重≥3500g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2.4潜伏期延长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观察组中,65例中,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以下者10例,占15.4%,对照组65例中,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以下者2例,占3.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以下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2.5潜伏期延长与分娩方式观察组65例中,自然分娩16例(24.6%),因头盆不称行剖宫产34例(52.3%),经阴道助产15例(23.1%);对照组65例中,自然分娩50例(76.9%),剖宫产l0例(15.4%),经阴道助产5例(7.7%),两组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

3讨论

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颈口扩张3cm称为潜伏期。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通常造成产程迟滞的原因,有可能是子宫收缩力量的异常、胎儿体重或胎位异常、母亲产道异常等[2]。如果有明显的产程迟滞情况发生,却仍然勉强选择经阴道分娩,可能会对胎儿或母体造成伤害,应及时实施剖宫产手术。同时很多产妇对分娩有顾虑,会产生一系列恐惧和担忧等精神问题,致使神经高度紧张,扰乱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致使大脑皮层过度疲劳,造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较多的钾离子从肾脏排出,致使钾离子浓度过低,直接影响正常的子宫收缩造成潜伏期延长[3]。临床上还往往忽视对潜伏期的严密观察而盲目等待,常常把原发宫缩乏力误认为假临产,以致潜伏期延长,也是导致难产发生率增加的原因。

胎儿过大造成相对头盆不称或骨盆畸形者,常可导致潜伏期延长。本文观察组头盆不称、胎头浮动和胎儿体重≥3500g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所以在临床上要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不要忽视潜伏期的观察,一旦有潜伏期延长倾向要及时检查处理。在影响后果方面,潜伏期延长者剖宫产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潜伏期延长可能预示难产,需提高警惕。另外,潜伏期延长者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潜伏期延长者由于总产程延长,易致胎儿官内窘迫,临床上应注意严密观察胎心、胎动变化。预防潜伏期延长关键在于重视产程的观察,很好的运用产程图,临床上常把原发性宫缩乏力误认为假临产而盲目的等待,以致潜伏期延长,增加难产的发生率[4]。

潜伏期延长倾向可以用度冷丁或度东合剂肌注或安定针剂静脉注射,即让产妇安静、休息,也可帮助宫颈扩张。如果处理后产程仍进展不好,要重新估计头盆的关系,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给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专人观察,调节催产素的滴数,发动有效的宫缩,减少难产的发生率,绝不能因刚临产忽视对潜伏期的严密观察。如用药后宫缩协调可进人活跃期,需及时破膜了解羊水性状并判断有无头盆不称,必要时加强宫缩。如用药后宫缩既不消失,又未改善,宫颈仍未继续扩张进入活跃期者,提示胎先露在骨盆人口处受阻,应予警惕,及时检查有无头盆不称。如无明显不称可加强宫缩,继续观察,仍无进展者剖宫产。有研究指出充分休息或缩宫索对处理潜伏期延长同样有效和安全。休息是恰当的,用强镇静剂后85%的产妇顺利进入活跃期,另10%因是假临产宫缩停止,最后还有5%可再发生潜伏期异常而需应用缩宫素。不主张在潜伏期人工破膜,因有10%系假临产。还可以使产妇了解妊娠及分娩是生理过程,使其增强对分娩的信心,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产程,不要把原发性宫缩乏力误认为假临产而盲目等待,以致潜伏期延长,增加难产的发病率[5]。总之,要重视潜伏期观察,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减少难产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204.

[2]陈笑云,廖义清.初产妇头位难产产程图曲线异常的原因及处理[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9,6(6):352-353.

[3]漆洪波,孙江川,李莉,等.产程潜伏期延长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2(2):102-105.

[4]莫艳芬,李风雷.难产潜伏期延长62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18(9):1301-1302.

[5]任秀萍,石玉.产程潜伏期延长89例分析[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18(5):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