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3

浅析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策略

孟庆敏

河北省大名县孟庆敏

[摘要]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养成教育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管理操作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教育。它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内容,其教育模式则是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疏导,行为的规范,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要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经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这些教育的先贤们都对养成教育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低年级更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养成教育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管理操作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教育。它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内容,其教育模式则是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疏导,行为的规范,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都必须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人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也随之有了新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中指出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生存,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唯一对策,也是学习化社会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近些年,我国素质教育也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而养成教育则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

二、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

习惯的养成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作为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以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由于人具有复杂的思维、丰富的感情、繁多的活动等,加之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劳动、休息等活动每天都在交替着无限循环,所以,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养成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比如有了好的生活习惯的学生,他必定时间观念强、早睡早起。要做到早睡早起,那放学回家一定会先做作业,早上早起就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早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有了。学习习惯好了,对学习的要求也就提高了,作业书写规范、书面整洁……

低年级虽以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主,但也应适时适度地给予其它方面如礼仪习惯、文明习惯、劳动习惯、合作性习惯、创造性习惯等的养成教育为辅。

三、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

我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班主任老师有效地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各种习惯。

1、榜样引导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榜样,学生就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学起来看得见、摸得着,具有说服力强、号召力大的作用,时时都能受到激励。所以运用榜样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育学生讲究卫生,维护校园整洁;待人热情有礼貌。我是这样做的:从自身做起,看到地面上有纸屑,我就弯腰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里;从不随便吐痰。在校园里,遇到客人或老师,我就主动打招呼;当有学生向我问好时,我也常常报以微笑或说“谢谢”。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什么是讲卫生、什么是有礼貌。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了。瞧!学生们纷纷效仿老师的做法:不随便扔纸屑,不随地吐痰,见到纸屑就捡。见到老师、客人能主动问好。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我从不迟到;要求学生不说谎,我就说到做到;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我就率先做到。学生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可见,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使养成教育人格化。使榜样的力量在养成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

2、事例启迪法。事例启迪法是运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或正反事例启发他们将社会需要转变为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方法。故事具有简易性,而事例具有真实性,简洁的故事和真实的事例最能激发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浓厚兴趣,并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熏陶和感化。例如:我校每周一升旗仪式后的国旗下讲话,老师们的值周小结,都把深刻的道理蕴含其中。这些故事都成了我教育学生的好素材,每次回到教室,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听了什么,你准备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从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受到“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等教育。再说,由于现在大多数孩子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又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节约。针对这种情况,我把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家庭利益的关系用具体的事例向学生讲明白。如:行为规范三字歌中提到“不打架,不骂人”、“损公物,要赔偿”、“节粮物,节水电”等,我就借助具体事例把其中要害告诉学生。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家,我们要利用孩子和父母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去养成良好的习惯。

3、情感体验法。情感体验法是借助小学生容易体验到的事件或场面,让学生体验,从而强化正确的需要,否定错误的要求的方法。此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情景性和感染性。例如:在学校开展的《长征精神代代传》的活动中,通过看书、讲故事、看影片等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受教育,并且在他们幼小的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震撼,这样的教育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要富有成效。

4、学科渗透法。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使养成教育立体化。首先,教师要明确,思想品德课是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的主渠道。任课教师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联系学生实际,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养成教育的实践是学生优良品德、习惯和能力的主要实现方式;其次,强调思想品德课与晨会课,文体活动课等相结合、相配套,对学生作分项训练和指导,给学生提供养成教育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5、抓住年龄特征开展养成教育。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这时正是他们生活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上小学之前儿童主要在家庭或幼儿园里受教育,他们的活动形式是游戏,而进入小学以后,他们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学习,小学的环境和对儿童的要求与入学以前相比大不相同,在小学,儿童要坚持课堂学习,遵守学校纪律,学会过集体生活,为了让儿童很快地适应小学的环境和要求,我主动和家长联系告诉他们为子女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心理上的准备,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述小学生的故事,带领学生参观高年级同学上课学习和生活情况,激发他们过学校生活的兴趣和愿望。使他们对上小学不感到紧张和害怕。(2)生活方面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性,如收拾文具,穿衣扣纽扣等。(3)注意学生在家作息时间安排。其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中注意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衔接,注意学习的趣味性,一堂课中,随时掺杂着游戏,使他们逐渐地适应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6、细化目标,制定具体的要求。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和知识技能的限制,大道理是听不懂的,是非曲直,是辨不太清的,因此,要达到养成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制定具体的要求,而且要把目标最小化。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记得新生一年级刚入学,我要求学生要早睡早起,但有些家长反映,有同学在家晚上爱看电视,经常晚上十点钟不睡觉,我就有些纳闷,找同学来谈话,才知道在贪玩的孩子心里,别说晚上十点,就是晚上十一点睡觉都还嫌早呢。因此,我又把要求提得更明白了,晚上九点钟之前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这样,学生对早睡早起就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以后,很少再有家长反映类似情况了。

7、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强化养成教育。低年级儿童具有自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他们对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兴趣不浓,这就要求教育者采用各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受教育者加以影响、感召。(1)挖掘典型,树立榜样,如我班的班长杨也同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劳动积极,班务工作任劳任怨,我就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我向杨也学习”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以身边的先进为榜样,找出自己与先进的差距,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修正。这样,在一个活生生的榜样的带动下,一大批学生都纷纷像杨也一样,上课听讲认真了,发言大胆了,劳动积极了,班干部更负责任了。班主任也感到管理班级更轻松了。(2)寓教于乐。“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从小爱学习……”把各种行为规范以歌谣的形式让学生记牢,并教育学生付诸行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养成教育成果展示会,学生们饱含激情,朗诵了《红领巾清洁队》,那激昂的诗句分明是在表达他们要以真、善、美的行为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8、学规范,用规范,养成文明好习惯。低段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利用晨会、班会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一日常规》。让他们知道,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规范、拘束自己的行为。比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五条:“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针对这一条,我每天主动向学生问好,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我都发自内心,出于真诚。学生潜移默化,慢慢都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成为懂礼貌的文明孩子。每天都能主动向老师问好,回家时与老师说声“再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低段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低段学生喜欢儿歌,而儿歌又朗朗上口、生动有趣,对学生很具吸引力,因此我教给学生一些简短的儿歌,规范他们的行为。如进校:“到学校,不迟到,服装整洁领巾飘。值日洒扫做得好,不追逐来不打闹。见到师生有礼貌,清晨问早午问好。”儿童都能按时到校,自觉进入教室晨读,秩序井然。当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响了后,会跑步进教室,并朗诵儿歌:“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在儿歌声中,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平时站队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静’、‘齐’”。当学生握笔姿势不规范时,就用以下儿歌来规范:“两指握住笔,中指托下底,笔杆小淘气,连忙往后移。”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正确的握笔姿势,写出较规范的字。适时的让学生朗诵有关儿歌,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诵中学,在学中诵,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说记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记住常规要求,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效果较好。

9、言传身教,养成良好习惯。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这是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形象及言谈举止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所以在平时我比较注意以身示范,比如:当地上有纸时,我会赶紧捡起;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把它排整齐;讲桌不整洁时,我总是清理干净;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地上有纸屑时,会有学生去打扫干净,教室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时,总有学生去摆放好,而且他们还学会起立、坐下时轻轻的,知道了怎样做才不会打扰别人……。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还用儿歌引导规范学生课堂学习,如上课:“专心听讲纪律好,积极发言勤思考,不懂难题举手问,课堂知识当场了。”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儿童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专心听课、勤于动脑、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的好习惯。要求学生着装整洁,书包干净,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乱吐乱扔,不留长指甲。对少数卫生习惯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学生个人卫生检查,并给卫生习惯好的学生和有进步的学生予以小红花奖励。教育学生不但要爱护班级内外的卫生,还要保持学校校园及公共场所的卫生,争当“环保小卫士”。

10、开展评比竞赛活动,落实养成教育。引进激励机制,能激发低年级儿童的进取心。如开展“比一比,赛一赛,谁的常规做得好”;评出“遵纪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文明之星”和“体育之星”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段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只要教师不断地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孩子就会形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我必须抓住时机,坚持不懈,循循善诱,使孩子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养成教育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记住: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在培养小学生养成各种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训练中,只要教师倾注爱心,选准方法,就会使这种养成教育落实得更深入、更彻底。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2006年第8期;

[2]、《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