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对校园安全事故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浅谈应对校园安全事故的策略

魏丽芬

魏丽芬

河北临城中学

〔摘要〕校园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正处在身心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个体认知水平比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安全事故。剖析校园安全事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保证校园安全,避免学生受到伤害,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校园安全应对策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古代故事,已成为当今一句防微杜渐的警示箴言,因为它寓意任何麻痹和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一些重特大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就是因为学校管理者忽视了细节,墙壁上的一道裂缝,房顶上的一根朽木,楼道处的一盏坏灯,教室里的一根破损电线,都是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的隐患。因此,学校安全工作必须细致入微,从细节入手,构建学校安全事故预防体系无疑是学校在新形势下赢得长远发展的一项根本举措和紧迫任务。

一、校园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及原因

①最常见的平常事故。学生在课间到操场自由活动,相互追逐、嬉戏、打闹时无分寸,使用石子、玩具、小刀等造成伤害。②体育活动事故。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涣散,体育器械使用不当而造成伤害。③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保人员防范措施不到位,校外不法之徒入校侵害;学生之间有摩擦使用武力;不良交友引诱;少数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④学校设施造成事故。学校楼道狭窄光线黯淡,学生放学和下课时由于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发生碰撞事故;教学器械设备配备不达标、课桌椅不达标、黑板不达标等给学生带来的伤害。⑤劳动或实践事故。在劳动或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⑥消防事故。前些年修建的教学楼、宿舍设计达不到消防标准,一幢房子只有一道消防通道。许多学校为防盗,把一楼甚至到顶层的窗户全部用铁栏杆封死,一旦发生火灾,学生们无法逃身自救,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同时,建筑物内配备的消防设施、器材不少因检修、保养不及时,而难以发挥其有效作用。学校没搞安全应急演练,缺乏行动落实。⑦卫生事故。学校不重视卫生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差,一次性饮用水(自来水)未经检验合格擅自使用,造成师生中毒、拉肚等现象。⑧交通事故。上学路途中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加上复杂的社会治安等因素。学校交通状况对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伤害隐患,如非法运营接送学生车辆、道路是否畅通、校门口是否设置交通缓冲带、道路设计是否有人行道、校门前车辆管理是否到位等,这些都有隐性伤害;还有学校交通安全意识差,对学生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造成不安全隐患。

二、应对安全事故的策略

第一,强化管理,明确责任。实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安全纳入对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与学校签订责任状,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将安全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校长要集中精力,切实负起责任。要把学校各处室、每个工作岗位的安全责任进行细化,明确要求,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和每个环节。要加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考核力度,严格实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第二,切实排查,消除隐患。学校要在春秋季开学前,普遍开展一次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物的排查:如电路、围墙、消火栓、建筑物等;人的排查:生生间、师生间、教师间。常规要求是:学校每天一排查、中心校每周一排查、教育局及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成员单位每月一排查、每季度一督查一整治。做到排查落到实处,整改落实到位,彻底消除隐患。第三,加强教育,提高意识。围绕“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主题,深入组织学生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日”、“平安行动在校园”等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学校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板报、编写校本教材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拥挤踩踏、交通、溺水等事故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报警、灭火、逃生自救自护安全演练,提高全体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学校要与公安、综治、工商、卫生、交通等部门协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解决重点问题,在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落实一校一警或责任区民警制度,在学校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严厉打击侵害校园和伤害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营造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第五,加强实践,提高素质。安全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责任。学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预防校园伤害的教育中,不能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训练,安全能力的训练,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被害预防。

三、实施家校互动,打造平安校园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与学生父母达成协议,并向家长发放《倡议书》,让家长自觉加入到安全教育行列,告诉父母应时时提醒学生安全预防,夏天的防水防火,冬天的防电防滑等,平时向孩子进行适合他们的安全教育,讲一些通俗易懂的道理,用各种例子告诉他们为什么那样做不安全,应该怎么做。

总之,校园安全无小事,时时处处须安全。只有形成合理,齐抓共管,营造充满生机的校园环境,才能让学生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课题编号:HB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