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对比

陈丽

陈丽西安翻译学院710105

摘要:19世纪中期,长期以来闭关锁国的中日两国的大门先后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两国封建统治者相继被迫打开国门,开港通商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1868年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1898年中国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中国和日本在相近时期内爆发了两次自救式改革运动,以下将从不同方面对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进行浅析。

关键词: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中国日本

一、两国变法的背景以及经过

19世纪中期,日本仍在德川幕府统治之下,社会矛盾尖锐,闭关锁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人民频繁反抗,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经济实力增强;中下级武士因经济状况恶化而对现实不满,尤为不满足政治上的无权地位,由幕府支柱转变为倒幕的主要力量。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侵入日本,幕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1864年、1865年幕府两次发兵征讨长州藩标志着幕府与强藩的矛盾公开化。1867年新上任的明治天皇向倒幕派送去了许可倒幕的密诏。1868年底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明治维新开始。19世纪后期,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壮大,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它主要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了。

二、两国变法成败的分析与对比

1.政策措施。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1871年8月29日,木户孝允等人以天皇的名义宣布诏书,废除全国的261个藩,免去旧藩主的藩知事官职,叫他们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到1872年1月2日,完成了重新划分行政区的工作,在全国设置了3府(东京、京都、大阪)、72县(后减为47县)。府县之下设大区、小区,小区之下设镇、村。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领土土地所有制,触及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消除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局面,加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同时,也进行了教育改革、殖产兴业、修改不平等条约,最后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年),使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百日维新”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2.思想文化。中日两国的维新运动之所以产生了诸多不同,根源在于两国文化传统不同,对待西方先进科技的态度不同。日本跨入文明较晚,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总是“接受了很多,但付出的很少”,形成了一种对外国文化乐意吸收的文化心理传统。他们先是学习中国文化,近代以来又大量地、全面地吸收西方文化,所以作为当时比较先进的西学受到了日本人民的广泛欢迎,并得到了广泛传播。再者,日本历来提倡武士精神,崇实而不倡空谈,对维新改革也是很有利的。中国,文明古国,几千年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是由于她太过辉煌,一旦需要变革之时,反而成为一个无形的负担。中国民众以中华文化为豪,而外来文化则不入法眼,在国际交流中,一直是出多入少,因而形成了一种自尊、自足、泥古拒变的文化心理传统。直到维新时期,守旧派还顽固地坚守“祖宗之法不可变”,顽固派官僚徐桐甚至说出了“宁可国亡,不可变法”。而且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这些对维新改革是十分不利的。

3.守旧力量与维新力量的对比。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抬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既有基地,又有军队,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而且这股反动势力还有强大的外国侵略势力的支持,因此,在这个具有特殊凝聚力的统治营垒中是很难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的。如中国的维新势力仅以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既没有基地,也无兵权、财权,与守旧党比,对比悬殊。

4.改革侧重点不同。戊戌变法侧重于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涉及面广;而维新变法则侧重于政权建设。

综上所述,两国的变法运动必然有着某些相同之处,然而它们却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都是自己国家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都同样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张跃发《近代文明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2]梁仁《简明中国近代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3]吴廷嘉《戊戌与明治时期的中日维新运动之比较》,1987年,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