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12例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12例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吴明乐陈旭汪华明波刘仕强

吴明乐陈旭汪华明波刘仕强

(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抗凝治疗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妊娠、分娩期抗凝治疗情况,胎儿发育情况。结果:12例患者在整个孕期均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瓣膜血栓和栓子栓塞并发症,其中足月正常妊娠8例,早产2例,产后大出血2例其中1例患者胎儿发育迟缓出生时体重偏低,无胎儿畸形发生。在妊娠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阴道出血现象,经治疗后没有发生流产。结论: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效果显著且对孕妇及胎儿不会产生影响,安全方便,不会引发胎儿畸形,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妊娠;抗凝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87-02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是采用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或用生物组织制成的人工生物瓣膜替换的手术[1]。本次主要任务是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抗凝治疗对胎儿的影响,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分析归纳患者的临床抗凝治疗方法剂对孕妇与胎儿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范围为22~38岁,平均年龄为(26.2±4.6)岁,换瓣距离妊娠时间1.2~13年,平均(4.2±1.6)年,单一二尖瓣换瓣8例,单一主动脉换瓣2例,同时两个瓣置换2例。

1.2方法

12例患者均采用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法林(国药准字H31022123)进行抗凝治疗,一日1片,将PTR范围降为1.30~1.50。同时要叮嘱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1.3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妊娠过程出血及栓塞情况,以及对分娩时出血情况、胎儿发育情况等进行统计。

1.4评定指标

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显效:治疗后患者没有发生出血、栓塞情况,分娩过程顺利,胎儿发育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没有发生栓塞,偶有出血但治疗后无影响,分娩过程无风险,胎儿正常发育;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仍发生出血栓塞,分娩时发生大出血,胎儿发育不良。

1.5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

2.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正常生产且胎儿发育正常,10例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生产过程有突发事故但没有造成意外,胎儿发育正常,只有2例患者在分娩过程出现大出血其中1例胎儿发育不良。详细情况见表。

表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

3.讨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运用的机械瓣具有较高的耐力和持久性等特性,临床应用广泛,但机械瓣最大的难题是患者必须终身抗凝且潜在易发血栓栓塞和出血的可能,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变。换瓣术后生育年龄妇女须节制生育。对意外妊娠和心功能不好的患者,尽量在早孕期终止妊娠,以人工流产为宜,药物流产本身容易引起阴道流血时间长,而换瓣术后长期抗凝治疗容易使此现象加重。对于妊娠期患者主要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抗凝药对孕妇的主要影响是栓塞及出血。妊娠妇女的栓塞发生率为7.19%,出血率为16%,但是抗凝药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及具体用药方法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专家提出在孕早期采用肝素代替华法林,但经过临床验证以后发现该治疗方法并不能减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因此,目前临床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华法林是香豆素类抗凝剂的一种,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各种抗凝剂均可不同程度地导致胎儿并发症的发生。华法林可引起胎儿自然流产、死产、早产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其机理主要与胎儿宫内出血有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目前损害最小的药物,药效持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该注意患者的饮食,在保证均衡营养的基础上要多食用含钾类食物,例如海产类、豆类。菌菇类、水果类等,尽量少食用降低抗凝作用的食物,例如:菠菜、白菜、菜花、香菜、猪肝、蛋黄、乳酪、大豆油等。经阴道分娩者可于预产期前1周开始减半服用华法林,术后次日恢复正常剂量。心功能较差,估计分娩较困难,有手术条件者,可采用剖宫产分娩。出院后应该加强对患者进行抗凝相关知识宣教,保障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坚持服药、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自我监测。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12例患者在整个孕期均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瓣膜血栓和栓子栓塞并发症,其中足月正常妊娠8例,早产2例,产后大出血2例其中1例患者胎儿发育迟缓出生时体重偏低,无胎儿畸形发生。在妊娠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阴道出血现象,经治疗后没有发生流产。

综上所述,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效果显著且对孕妇及胎儿不会产生影响,安全方便,不会引发胎儿畸形,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彬,多伶俐,于游游等.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5,14(12):1278-1281.

[2]申登华,高小红,张志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饮食指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2):222-223.

[3]刘俊,苗苗,朱艳虹等.临床药师参与1例华法林抵抗患者的抗凝治疗实践[J].中国药房,2015,26(11):1548-1550.

[4]林宏彩.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进展[J].微创医学,2015,19(2):198-200.

[5]张军.妊娠期心脏手术[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6):416-419.

[6]朱丽,陈莹莹,罗亮春等.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个案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1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