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现状及教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谈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现状及教育策略

张海燕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现状教育策略

1目前青少年学生教育堪忧

1.1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型教育给教育带来了麻烦。中华民族家庭传统的“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观念至今没有更新。过分的溺爱使“小皇帝”们在家长的荫蔽下“无忧无虑”地生长着。这些温室中的花朵,一旦遇到社会的风雨,就会表现出怯懦、脆弱的特点,孤独、任性、不善于与人交往又使他们不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使他们生活能力弱,依赖性强,给青少年的教育添上了阴影。

1.2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高压型教育给青少年教育造成了不良影响。家长们十分看重孩子的“出息”,总希望子女能有一技之长,出人头地。这种良好的愿望在实际的教育中却往往“走形”。他们在教育子女时,不仅提出很高的目标,如考试名次、比赛成绩,甚至成什么什么“星”等;而且有一套严厉甚至严酷的奖惩办法,动辄打骂责罚。对孩子的个性要求、爱好情趣、能力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使青少隼形成逆反心理。

1.3残缺家庭给孩子带去的“残缺”教育也会给青少年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离婚家庭中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处境是凄凉的,但更让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未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们的避风港,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孩子,其心灵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而这种创伤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思想认识、个性品行,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一株生机勃勃的幼苗会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逐渐枯萎。残缺的家庭、残缺的教育必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1.3.1学校教育方面。随着近些年学生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学校教育面临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另一方面,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又让学校、教师瞻前顾后,如履薄冰,不敢组织更多的学生活动。这两方面的矛盾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1.3.2社会教育方面。“黄、赌、毒”等社会毒素使青少年受到不健康的“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然而,当窗户打开,新鲜空气透进时,苍蝇蚊子也随风而至,“黄、赌、毒”等低级庸俗的东西如饿狼般窥视着那些意志薄弱者。青少年涉世不深,思想单纯,面对诱惑时自制力较差。在家长和老师管理的空当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往往误入歧途,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2对青少年学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还青少年一片明朗、清净的天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注重对家长的培养教育,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地教育孩子。从家庭教育中暴露出的问题来看,主要是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和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因此,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家长培训班、宣传材料、教师与家长互访,以及有针对性地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的教育,促进家庭、学校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密切合作,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2.2大力开展多形式的学生实践活动,充分锻炼学生的多种技能。新的课程标准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只有立足本校实际,大胆开拓,寻找到独具特色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才能形成学校教育的特色,树立品牌。

2.3学校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加快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加快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与建设,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要积极改进德育教学方法与形式,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拓宽德育教学渠道,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追求目标,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德施教,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引导和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要强化班主任制度,选派责任心强、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2.4加强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学生社会实践的增加,接触社会丑恶现象的机会就大大增加。再加上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私利而将罪恶之手不断伸向这些青少年。网吧、游戏厅里通宵达旦的学生,成年人麻将桌旁流连的孩子,还有社会黑恶势力控制下的少年,一颗颗纯洁的心灵就这样蒙上了污垢。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放下书包、流浪社会的坏孩子,收容教养的少年犯。青少年的教育已不单是家庭、学校所能完成的,它更需要社会的参与。要扭转这种局面,我认为:首先,各级政府应大力宣传,订立相应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如有些地方的“禁麻令”、居(村)民公约等就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其次,执法部门对“黄、赌、毒”的打击决不能心慈手软,应一抓到底,从重打击,尤其应避免“以罚代管”和地方保护主义,这是极端有害的。另外,人们应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着想,洁身自好,以身作则,共同创造一个健康、高雅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教育问题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共同促进全市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达到教育青少年的真正目的,才能真正培养出一代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新疆第三师四十五团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