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加宽施工技术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公路工程路基加宽施工技术浅析

吴昊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25002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流通量将逐渐加大,然而现如今的公路功能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这将需要在原有的公路基础上对路基进行加宽处理,确保公路安全顺利运行。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的路基加宽及时进行简要的分析概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加宽;施工技术

前言:若想有效的促使我国公路交通得到更好的发展,则需要保证交通运行的通达度,在近几年来,为了实现这目标,我国的公路建设部门也加大了对原公路加宽的建设,路基地加宽施工技术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然而如何有效的实现加宽效果,避免新老路基的加宽施工中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必须保障有较强地施工技术。

一、公路路基加宽施工的要求

在对旧路路基进行加宽之前,需要对具体的路况进行详细的调查,掌握真实有效的资料,分析调查旧路路基地填筑材料、使用以及损坏等的病害情况,并且对原路基的病害进行处理。但是则需要根据路基的具体情况,选择较为适合的处理方式。在对病害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详细的了解种类、规模、状态以及原因等,并在施工之前或是施工期间,对路基病害进行彻底的处理。并且在路基施工前,需要完成击实试验。经过击实试验确定路基土地最佳含水量以及最大干密度,为路基的施工检测压实度提供有效地参照依据。经过液塑限试验取得路基调料地塑性指数,以确定出此土样是否适用于路基的施工。同时,对新老路基在施工之前,需要先放样的准备工作:在每隔20米左右,则使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旧路基外侧缘点,并使用喷漆标明桩号。以20m为一个固定单位,每隔一个单位则对旧路基以及加宽路基地面进行复测,并且反复核对横截面,在实际数据与设计图纸不一致时,必须要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沿线导线点以及水准点要进行加密以及复测。若是旧路基两侧的导线点不能通视,便可在旧路基的两侧布设闭合地附合导线。

二、公路路基加宽技术的处理措施

1、台阶施工

旧有公路路基通常选用1:1.5的边坡坡率。因而需要将旧有路基边坡挖成台阶,借助台阶将旧有路基与新建路基交错结合,实现有效的衔接。台阶的宽度需要考虑摊铺旋工和压实机械施工的实际需要,一般应在2米以上,以方便机械施工,若是施工现场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可以适当的减小台阶的宽度,但台阶的宽度必须控制在1米以上,并且要做成内倾斜坡,控制倾斜度在2%-4%之间。在旧公路的路基施工中,边坡部分填土一般都会被忽视,或受施工挠动等因素地影响,填土压实度一般都没有满足设计标准,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加以注意,予以协调。

2、路基基底的处理

公路的两侧往往是碎落台或排水边沟,由于边沟将长期遭受雨水侵蚀,下部将会变得较为软弱,然而在平台的四周,由于绿化地需要,其底部也是腐土质。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进行彻底的清除。同时,在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还需铺设透水性较强的材料。基底压实通常应比规定的要求高百分之二左右,从而减少地基沉降情况的发生。运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进行路基的填筑,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地基沉降,还可以有效的节省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基底的承载力,减少新旧路基地剪切变形。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清除处理旧有路基两侧的腐质土、较软土、排水沟,以避免松软土层以及杂物影响施工整体质量。

(2)对于地下水丰富的路段,需要采用透水性材料来对路基的沉降进行缓解,以避免新老路基因沉降过于不均匀而出现剪切变形。

(3)对含水量较高的路段进行处理,具体措施可以选用翻挖、掺灰、填砂砾、晾晒等方法,以避免路段压实度难以控制。

(4)清除树根、大块砂石等障碍物,将路基底部清理平整,并夯实坑穴。

(5)处理旧有路基与加宽路基外l米内的场地,对范围内的池塘等进行清淤处理,集中清除范围内地表的草皮等易腐殖物质。

3、填筑材料选择

旧有公路路基的填筑材料在自重、车辆以及路面荷载的作用下,已经达到十分高的压实度,但是新路基的填料还没经过长时间的荷载作用,因而容易出现后期变形的问题,并且由于新旧路基的压实度不同而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裂缝的产生,影响路基质量,甚至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重视填筑材料地合理选择,路基填料需要尽量选择与旧有路基填料性能相近、透水性好的填筑材料,综合考虑工程造价以及工程实际等因素。在不能选用与旧有路基填料相同材料时,需要选用碎石土等沉降度较小地材料,并严格的控制填料性能的指标。

4、碾压施工

在填筑施工前,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试验段施工,准确控制含水量、填筑厚度、设备类型、组合方式、压实遍数、压实速度等参数,将各项指标调整到最佳状态,使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加宽渐变部分需要控制压实宽度,旧有路基台阶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借助铺设护道来满足压实宽度的要求,以保证压实度。

在碾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填筑厚度,保证压实度达标,将压实厚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标准要求,特别要关注结合部位的压实,确保压实后路基平整光滑。

5、路基路面排水

为快速排出公路路面范围之内的积水,以减少路面渗水,不会对路基边坡带来冲击,必须采取路面集中排水的措施,在硬路肩外侧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预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与硬路肩形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并在每20-50米的间距设置泄水口,并与路堤边坡急流槽相接,从而把雨水排入排水沟,对于超高路段的路面排水,应通过中央带的圆形雨水井和开口排水沟进行及时排除。

三、公路路基补强措施

1、铺设土工织物土工格栅具有抗拉强度高、伸长率低,不易变形等特点,其全面与土体接触,大大增加了和土体的摩擦,有效约束土体的侧向位移,土工格栅网格与粗颗粒填料结合,其最优的镶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加宽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加宽路段中的铺设,可以增加新旧路基的结合,增大结合部抗剪能力,防止新路基的沉降对老路基的破坏,从而达到稳定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

土工格栅设置可根据路填土高度进行设置,当路基填筑小于1.5m时,可在底部进行设置3层;填土高度在1.5m~8m时,在路基底部和顶部各设置3层;填土高度大于8m时,在路基底部和顶部各设置3层,中部平台设置3层,其中底部铺设在基底平整碾压后铺设1层,每2层填土铺设1层,上部铺设位置为上路床顶部和底部、下路床底部各1层。土工格栅铺设宽度根据加宽宽度进行,但新旧路基铺设宽度不应少于1.5m。条件许可情况下可采用长60cm¢12钢筋进行锚固,并进行注浆,钢筋穿越新旧路基土层,对抗剪起积极作用。土工格栅可优先考虑使用钢塑双向土工格栅,但其伸长率应小于4%抗拉强度应大于45kN/m,锚固间距及搭接宽度与普通施工同。

2、冲击夯实路基的本体沉降主要与路基本身的压实度有很大关系,进行充分冲击,使其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使路基本体和地基的沉降都达到最小,以减小路基的沉降,减少或避免新老路基结合部纵向裂缝的产生。便可选择冲击碾压的方法,对路基进去补强。冲击碾压施工可提高加宽路基的压实度,使新旧路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结合成一个整体,增加其极限抗,使路基本体沉降减到最小以便使其沉降系数减小。冲击碾压另可避免结合部因碾压不足出现软弱的滑动层。

在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试验,对机械的行驶速度、影响深度、沉降量、行走篇数等进行总结。根据以往经验采用25t对深度为1.0m(4层)填方段路基冲碾补压,5-7遍较为合适,补压效果较为明显。通过采用冲击式压路机对路基进行冲碾补压施工,使路基压实度得到提高,加速路基沉降,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路基自然沉降的时间,有效地减少了路基的沉降变形,对新老路基的结合起到良好的作用。

3、跨年度施工为降低加宽路基的沉降量,尽可能做到路基跨年度施工,使路基能够经历雨季的考验,并且在路基完成后尽量开放交通,在路上采取一些措施,使车辆尽可能的在加宽处行驶,加大行车荷载作用,将沉降量降至最小。

结束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公路工程的建设规模向一个崭新阶段发展。公路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现如今的交通下,必须加强对老旧公路的进行加宽施工处理,以解决压力较大的交通流量。在公路改建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方法,以确保公路路基加宽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博;黄亚飞;试论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技术;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

[2]郑晨力;公路路基加宽的施工技术探讨;中华建设,2011(6).

[3]潘金磊;浅谈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技术;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