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效性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初中化学有效性的探索

张继兴

张继兴(四川省广汉市新丰镇中学四川德阳618300)

【摘要】初中时化学教育的初始阶段,那么如何又快和又好的优化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呢?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同时博采众长,特作以下探析,权作引玉之砖,以期共同推动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化学精髓能力素质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8-036-02

初中是化学教育的初始教育阶段,结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更高阶段的学习夯实基础。

一、明确初中化学教育的精髓。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四个方面的素质,是中小学阶段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方向。针对化学学科的本身特点和主要内容,确定化学教育的主要方向和具体目标。作者认为:初中化学教育应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入手。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和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又快和又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和"加强实验教学"。可见,优化化学教育,并不排斥"双基"教学,化学中的优化教育,首先要高度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化学基本知识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发展、科学态度的建立以及训练,都需要融合于化学知识教学之中,通过化学"双基"教学来逐步实现。当然在实现的过程中理念和方法都应推陈出新。

二、增强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科教育的有力举措。

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重在于应用。学生的化学素质并非取决于知识掌握的多少和解决了多少化学难题而在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便不断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周围化学现象的解释和处理入手。针对今年我国多个地区出现的大范围和长时间的雾霾天气,引导学生积极探讨出现的原因,对我们人类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消除这些危害,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一些新领域萃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素材,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利于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性。

3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应有目的的为学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我选择实验方案,安装仪器,配制药品,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逐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的特点,有步骤的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驱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宣传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国情教育。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虽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但如今百分之七十的石油依赖于国外进口。从而增强学生为繁荣祖国科技和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利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等知识,教育学生了解内因是物质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运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环境保护教育。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学习化学主要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在有关实验中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积极走出课堂,接触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增强保护环境意识,积极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和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言而总之:以上三种方法只是作者的一些浅见,然而这三种方法并非独立存在,内在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需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利用,效果才能凸显,尽管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非一朝一夕或者一蹴而就,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初中化学教师不断研究化学的精髓,不断专研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实践道路上不断的锐意进取和推陈出新,届时,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会有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2杜世强;试论新课程改革时期教师角色的转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4期

3王屹,韦鸿岸;化学网络课程有效实施的课程观及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04年02期

4陈默;;初中生化学"问题意识"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5年12期

5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杨秀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制度安排[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周继红;中师课堂教学效率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柳如;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颜桂芹;人教版新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探究活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宋晓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