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之塔”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经验之塔”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赵笑晗

(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埃德加·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其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并以初中半坡文化部分讲解为例,解释了“经验之塔”理论如何在实践中进行。

关键词:“经验之塔”;半坡文化;初中教学

1.“经验之塔”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媒体应用于教育有声电影和录音的出现最终在美国教育界促成了"视听教学运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视听教育在美国广泛开展的时期,美国教育家埃德加·戴尔(EdgerDale)作为视听教学的集大成者在其出版的《视听教育》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埃德加·戴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集大成者,理论来源主要是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思想,以及他对电影技术的研究。在中国,经验之塔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进入学者的视野,开始指导教育技术实践。

“经验之塔”包括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三大类,“直接、有目的经验”、“设计的经验:模型”、“演戏参与”、“展示”、“现场旅行”、“展览和博物馆”、“电影:教育片与记录片”、“电影:娱乐片”、“静态画面:照片、幻灯、幻灯软片等”、“广播与录音”、“视觉符号:图表、图形、地图等”、“语言符号”十二个层次。有关经验之塔的解析有多个版本,根据诸版本归纳:经验之塔是“具体经验”——“抽象经验”的综合体;这也符合了学习者的学习路径,即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下手,逐步升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的抽象。位于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2.“经验之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我将以人教版初一历史半坡文化这个知识点为例探讨一下“经验之塔”在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在讲解半坡文化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半坡文明属于仰韶文化,有很成熟的陶器制作。如果想要学生切实感受一下半坡文明,分组动手做一做符合半坡文明的陶器。可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了解半坡时期陶器的特点等。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得到第一手的经验,但是耗费的时间多,相对而言学到的东西少。如果学校有手工课开设的话是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觉得学生动手做不可控因素太多,可以选择使用模型的方法,一个半坡民居的模型可以很好的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半坡民居是什么样的。当然这个模型也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可以了解半坡民居的外观特点,还能对于半坡民居的实用性有深层次的了解。当然,这个模型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第三层是参加表演的经验,最容易出现在课堂上的是角色扮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深入的融入历史情境中去,创设情境是历史教学中非常常见的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这三种都属于做的经验。那么课堂上,有表演的同学,就有观看表演的同学,而观看表演的同学获得的经验就属于观察的经验。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表演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比如半坡居民的建筑房屋的过程,通过课本学习,教师讲解,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能获得要学的知识,这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

观察的经验获得方式很多,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历史发生的地方,带他们领略一下半坡遗址,在旅行观察中,反而不是让学生注意半坡时期的石器是什么样的,陶盆的花纹是什么样的,而是一些课堂上看不到的东西。比如现代人对历史古迹的保留,对远古人类智慧的反映,中华民族文明的开始,与自然抗争共存的精神等等。这些历史遗迹是岁月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更是历史课堂需要加以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学生在亲身感受到历史的气息的时候,比起看图片等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参加展览,是学生扩大视野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博物馆他会把他关于这个主题的东西都尽量收集到,然后展示出来。如果把课堂放在博物馆的话,比如陶器这部分,就可以让学生看到半坡居民各种各样的陶器,这么多陶器用途肯定也是很广泛,从侧面了解半坡人的日常生活,不仅仅是狩猎、采集,吃饭睡觉这种简单生活,他日常也会举行一些仪式,比如尖底瓶,根据考古学家的解释,一种说法是祭祀天地的礼器,一种说法是插入土中的保温装置。在出现两种或多种不同意见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收集更多的资料去深入了解,而不是把学生的考虑范围囿于课本的知识,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素养,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如果是实地的参观组织很困难的话,就用到了我们的电影电视,是现在我们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形式。它可以通过剪辑突出这节课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时间掌握也灵活现在有一个特别大规模的运用就是翻转课堂,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把视频融入教学当中去。

幻灯片一类不如电影直观生动,也不如图解抽象。表达的内容比较少,需要配合教师的讲解,但看图片很难获取有效信息,但是他可以定格在关键点,比如开国大典、虎门销烟等等。而且使用起来不受时间的限制,如果学生的经验水平足够的话,一张幻灯片也就足以展示教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了。

在初中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应用角度研究方面,2013年尹延芹与徐洪玉在对多媒体教学问题的研究中着重讨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选择,其在《以多媒体为导向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一文中认为具体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制作中要迎合学生的学习习惯,突出多媒体对教学资源利用的优势,并指出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注意三个要点。其一,多媒体课件要将知识紧密结合图像,融入情境。其二,结合视听资料,再现历史。帮助学生增强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其三,课件制作过程中可以结合音乐,融入情感。[1]

下面讨论的是抽象的经验,用少量的符号代替大量的直接经验,亲身参与的程度减少了,但想象范围增加,理解也随之加深。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出示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分布图,图中用红色的原点代替遗址,极大的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不需要一个一个的展示出来遗址是什么样的,用符号就可以简便的表示遗址的分布状况。历史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看懂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语言符号是跟其他材料一起发挥作用,比如小组讨论,不管是讨论动手过程还是旅行经历,都会使各类经验得到巩固,关键是还得以传播。所以这个塔的分层只是从经验的抽象程度来进行划分的,不是说低年级的学生就不能用较为抽象的方式进行教学,即使是在研究生阶段,实践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所以这个经验之塔给我们提供的是经验抽象还是具体的一个指导,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师的水平,学生的水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等来确定。

3.结语

在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运用的时代,如何做到适当的运用而不是随波追流,简单的把ppt当做代替板书的工具,可以从教育技术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在80年代的研究中有大量对教育技术如何运用的深度探讨,从理论出发,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曲田.新媒体观下的“经验之塔”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0).

[4]焦丽珍.神奇的“经验之塔”——视听教学法之理论[J].现代教育技术,2012(6).

[5][美]埃德加·戴尔.经验之塔[J].章伟民译.外语电教,1985(1);(2).

作者简介:赵笑晗(1995.01—),女,山东省滨州市人,烟台市芝罘区鲁东大学学科教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