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思考

孙颖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孙颖

【摘要】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更是一个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有效引导,体现在课堂中对每一个环节的处理与把握上。教师有效的引导,决定着学生有效的产出,决定着一堂课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引导;有效课堂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强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一、游戏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小学英语教学运应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和发展的规律,采用游戏引导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Module1Unit1的日常英语对话为“――Nicetomeetyou.――Nicetomeetyou,too.”,在Unit2课前的预热环节中,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接龙的游戏,一排同学依次问答,学生们在真实的情景模拟中,互相问好,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语言交际中掌握了知识。

二、利用TPR活动,引导学生复现所学知识

如教学PEPBook8Unit4MyHolidayALet’slearn的几个过去式的动词词组前,教师先是叫几个学生分别上台看卡片内容表演动作,并让下面学生猜:Whatcanhe/shedo?学生根据台上同学的动作示范,回忆已学知识,做出猜测:He/Shecanplaythepiano/playthecomputer/singanEnglishsong/climblikeabear/baby等。这样复习了跟本课相关的一些动词词组的一般现在时,而且这些词组并非是以前某一课学过的原原本本的东西,而是需要学生自己重组内容的,它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行建构,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可见其引导充分展示了有效性。

三、利用体态语引导学生明白指令的意思

如: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但小学生虽然模仿性强,却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静心听,可以用手势指示学生先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张开嘴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跟读课文也一样。

四、利用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如教学PEPBook4Unit3BLet’slearn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会用句型:The______is/are______.来描述什么衣物是什么颜色、大小、长短等。教师利用一女孩的图片先提问:Whatisshewearing?来引入教学。学生回答:SheiswearingablueT―shirt.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新句型:The______is______.学生根据自己前面的回答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容易理解并输出。或利用对比进行选择提问引导:如Isherskirtshortorlong?(教师同时配以手势辅助解释词意,帮助部分后进生理解。)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整句回答:Herskirtisshort/long.由于教师前面还引导学生复习过一些颜色的单词,学生在这里就会生成这样的句子:Herskirtisshortandgreen.可见其引导对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有效作用。

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英语运用能力,即具有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提高学习效率。

1、听

听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不管是听课还是听录音,学生都要认真听,掌握听的方法,边听边思考,边听边练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听单词录音时,很多小学生都有不认真听完就急于开口模仿的坏习惯。这是因为小学生喜欢模仿,但是自控能力差,好胜心强,所以会急于开口模仿,这种行为导致学生自己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其他人的听音。因此,教师在开始阶段就要反复地教导学生,训练学生静心听的习惯。如果学生还是有急于开口的现象,教师要给予暗示,或用手势暗示法,或用眼神暗示法,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听的效果,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

2、读

读是英语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很多学生怕读错,怕被学生笑话,所以不敢读,羞于开口。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读得不准确。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开口说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开口说,大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论学生说的对与错,教师都不要急于打断,要等学生全部回答完毕再进行点评,对的给予表扬,错误的地方指出并纠正。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读的方法。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从而导致不能正确读英语。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指导学生。比如,单词的学习,小学低阶段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划分音节,然后让学生识记。而到了高年级后,学生就要自己划分、识记,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要点,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反复揣摩,最终化解多音节词记忆这一难点问题。

3、写

写包括多方面内容,如规范书写的能力、正确拼写的能力、做笔记的方法以及初级写作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工整地进行书写,熟练、清楚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提高书写的速度,打好书写的基础。比如,学生做笔记时的书写,就不用太正式、规范,只要学生自己能看懂即可,所以学生可以采取一些简便的写法,如用符号表示:用“=”表示同义词,用“→”表示连读,用“/”表示划分音节,等等。这样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以上就关于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的相关对策。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活动尽量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乐趣,也会更加清楚学习目的。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提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要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有趣、有效、有用,从而达到小学教学目标,让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鲁子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课题组.设计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

[4]李长玉:《不断引发兴趣,保护学生积极性》,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