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探究

杨明辉刘艳艳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骨二科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接受的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与实验组(38例: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4周优良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χ2=5.895,P<0.O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单位时间内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切开复位;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136-02

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本病的发生多是在老年个体骨质疏松基础上患者跌倒,暴力沿骨骼进行传导,桡骨远端脱离正常解剖位置,患者以局部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1]。本次研究为论证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我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接受的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单位时间内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在62岁至78岁,中位年龄为(68.27±1.25)岁,平均病程(2.44±0.27)小时。AO分型:其中有14例为A3型,有10例为B2型,有8例为B3型,有6例为C1型。对照组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63岁至77岁,中位年龄为(68.24±1.28)岁,平均病程(2.46±0.28)小时。AO分型:其中有15例为A3型,有10例为B2型,有8例为B3型,有5例为C1型。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患者家属、患者本人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后均局部疼痛、肿胀,经X线检查显示患者符合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全身性皮肤感染、术区患有缺损性皮肤病患者。(3)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治疗,患者在臂丛麻醉下进行治疗,患者仰卧位,于患者腕部掌侧做亨利手术切口,手术操作者直视下进行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复位满意后选择桡骨远端解剖锁定板固定,术中必要时附以克氏针固定。

1.3.2实验组患者行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行臂丛麻醉,依据患者入院检查X线成像自桡骨骨折近端、第二掌骨桡侧置入金属骨针,屈肘90度,对于史密斯骨折应腕背伸复位并维持,对于克雷氏骨折应屈腕复位并维持,术中操作者握住患者腕关节,助手持续牵引患者肘关节配合手术操作者将患者骨折断端进行复位,必要时附以克氏针固定,复位后参考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支架固定。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优:患者治疗4周后X线检查显示患者骨折线消失,外固定拆除后肢体功能活动良好。良:患者治疗4周后X线检查显示患者骨折线模糊,肢体功能活动轻度受限。差:患者治疗4周后X线检查显示患者骨折线清晰,肢体功能活动无明显改善,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1.5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其相关计数资料(%)百分数表示用χ2验证;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治疗4周后恢复优秀率、良好率分别为,对照组治疗4周后恢复优秀率、良好率分别为,实验组治疗4周后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n(%)]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普遍伴有骨质疏松,骨折发生部位多位于桡骨远端3厘米范围内,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伴有其他骨折患者共有的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2]。常规手术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部位内固定难度较大,且因患者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使用钢板、克氏针内固定后可发生骨折畸形愈合,不利于患者局部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3]。除此之外,切开复位可对骨折局部软组织造成一定的刺激,尤其是老年患者,切开复位创口愈合时间长。

手法复位是一种封闭式骨折复位方式,与切开复位相比可有效避免对个体骨折局部组织造成的损伤,外固定支架可根据患者骨折类型调整固定角度,有利于患者术后骨折部位机体恢复[4]。本次研究显示治疗4周后共有37例患者好转,对照组有31例患者好转,实验组优良率为97.37%,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术后单位时间内实验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凌云,胡勇斌,卢伟民,等.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3,34(52):9083-9088.

[2]邓宾,胡栢均,伍中庆,等.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2(19):4310-4312.

[3]徐亚斌.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4):10-12.

[4]褚金杰.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5):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