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状况及牙周治疗对口腔种植修复长期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牙周状况及牙周治疗对口腔种植修复长期效果的影响

曾贤章

曾贤章

北碚曾贤章口腔诊所重庆400700

摘要:近些年来牙种植技术日渐成熟,为诸多口腔牙齿疾病患者提供了口腔修复的机会。牙周炎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目前已经可以对牙周炎患缺牙修复并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但是牙周状况还是会对口腔种植修复的长期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牙周炎患者必须要接受科学的牙周治疗后才可以植入种植体,并进行定期的牙周维护以保持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针对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牙周状况以及牙周治疗对口腔种植修复长期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牙周状况牙周治疗口腔种植修复长期效果

一、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长期预后

牙周炎患者采取有效治疗后的口腔种植修复的长期效果是近些年内业界研究的热点,但是不同学者所采取的研究标准、客观因素控制以及种植系统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目前关于牙周状况对于口腔种植长期预后的影响并没有定论。但是很多研究该问题多年的科研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牙周炎治疗后种植修复的效果与健康牙周口腔种植修复长期预后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有牙周炎病史的患者治疗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速率会高于无牙周炎病史者。Gwendolyn等最早发表了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种植修复的长期前瞻性队列研究,通过对53例患者112枚Straumann种植体长达10年的观察显示,有慢性牙周炎病史但种植时已经过牙周治疗的患者,其种植体存留率为90.5%,与无牙周炎病史者96.5%的存留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后者的种植体成功率(79.1%)(种植体成功的标准:探诊深度≤5mm,探诊出血阴性,负重1年后年均骨吸收量<0.2mm)却显著高于前者(52.4%)。

二、牙周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长期预后的意义

2.1口腔种植前的牙周治疗

牙周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炎症和菌斑,消除牙周感染。图1为牙周炎治疗前后的对比图,牙周炎位置治愈后牙周袋消失,牙肉重新与牙龈贴紧。在制定口腔种植前牙周治疗之前需要采取恰当的治疗标准,包括全口菌斑指数、探诊出血以及探诊深度等。Kennard等的研究显示,牙周治疗后余留牙周袋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具有显著相关性。他们对70例有慢性牙周炎病史患者的165枚Straumann种植体进行了平均7.9年的回顾性研究,选定牙周治疗前、后及种植体植入前,观察期结束时对3个时间点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指标的分析发现,观察期结束时患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炎标准:探诊深度≥5mm,探诊出血阳性)的患者,在种植体植入前余留探诊深度≥5mm的位点数量显著多于未患种植体周围炎者(4.1:1.9),这表明种植体植入前余留的探诊深度>-5mm的牙周袋可显著增加日后患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牙周治疗的效果会对口腔种植的成功率和长期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种植之前需要消除探诊深度超过5mm的余留牙周袋,降低探诊出血位点,恢复健康的口腔软硬组织形态,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口腔菌斑控制策略和牙周维护方案。

图1牙周炎治疗前后对比

2.2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的牙周治疗维护

口腔种植修复后的牙周治疗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一是牙周炎的复发和种植体周围病症的发生,在种植前治疗但是种植后没有进行有效的牙周维护的牙周炎患者,牙周炎复发的几率会显著提高,而牙周炎会增加种植体周围病症的发生几率。Charlotte等对178例患者的358枚种植体进行平均10年的纵向观察,并对患者种植体周围探诊情况与余留牙平均探诊深度、附着水平等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口余留牙平均探诊深度、附着水平与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及边缘骨吸收速度呈显著正相关。

二是维护期牙周治疗的方案和效果会对牙周炎患者口腔种植预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牙周炎的严重程度主要是由牙周致病菌决定的,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患者的种植后对牙周治疗维护方案的执行度也会对种植修复长期效果产生影响。Charlotte等综合患者余留牙平均探诊深度和深牙周袋数量等指标,将研究对象划分为牙周健康者(PHP)、轻中度慢性牙周炎治疗后患者(mPCP)和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后患者,(sPCP),在平均10年的观察期内,mPCP组22例未接受规律牙周维护的患者中10例出现种植体丧失,14例出现严重的骨吸收;而接受了规律牙周维护的52例患者仅2例出现种植体丧失,6例出现严重骨吸收;sPCP组14例未遵从规律牙周维护治疗的患者中8例出现严重的骨吸收并导致种植体丧失,而接受了规律牙周维护的58例患者仅5例出现类似状况。PHP组未接受规律牙周维护的8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骨吸收及种植体丧失。研究结果提示,有牙周炎特别是有重度牙周炎病史的患者具有易感种植体周围病的高风险,这类患者的依从性对种植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制定这类患者维护期的牙周治疗标准也应更为严格。

三是不同阶段种植体周围病的具体表现存在差异。口腔种植修复的早期阶段,主要的种植体周围病为类似于牙龈炎的粘膜炎,种植体周围会出现黏膜红肿或者是刷牙时的少量出血,往往很难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针对这类早期病症患者通过科学的牙周维护或者是医师采取专业的维护手段都可以得到解决。当黏膜炎发展为种植体周围炎时会有骨吸收的表现,治疗的难度会随之增加,必须要在骨吸收部位实现骨再结合,也可以配合二氧化碳激光以及喷砂等治疗手段作为辅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牙周炎是威胁种植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说牙周炎患者不可以采取种植修复治疗,通过积极有效的牙周治疗并且坚持规律的牙周维护,即使是牙周炎患者也可以得到较好的口腔种植修复长期效果。牙周状况会对种植体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对于牙周炎患者要采取规律的维护治疗和持续感染控制以达到预防种植体周围病的预防。

参考文献:

[1]李金超.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对种植体周骨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

[2]谭葆春.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6(34)

[3]DeBoeverAL,QuirynenM,CouckeW,eta1.Clinicalandradiographicstudyofimplanttreatmentoutcomeinperiodontallysusceptibleandnon-susceptiblepatients:aprospectivelong-termstudy.ClinOralImplantsRes,2009,20(12):1341—1350.

[4]RoccuzzoM,DeAngelisN,BoninoL,eta1.Ten—yearresultsofathree—arnlprospectivecohortstudyonimplantsinperiodontallycompromisedpatients.Part1:implantlossandradiographicbone10SS.ClinOralImplantsRes,2010,21(5):490-496.

[5]GazianiF,FigueroE,HerreraD.Systematicreviewofqualityofreporting,outcomemeasurementsandmethodstostudyefficacyofpreventiveandtherapeuticapproachestoperi—implantdiseases.JClinPeriodontol,2012,39Suppl12:224-244

[6]PjeturssonBE,HelblingC,WeberHP,eta1.Peri—implantitissusceptibilityasitrelatestoperiodontaltherapyandsupportivecare.ClinOralImplantsRes,2012.23(7):88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