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系音乐教育”的感悟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新体系音乐教育”的感悟与实践

马优佳

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新体系音乐教育是在引进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音乐文化和教育国情产生的。“新双基”是新体系教学法的核心,新体系的“新”就新在它选择了与现行学校音乐教育不同的“新双基”。“新双基”是指基本音乐情感体验,基础音乐活动经验。

【关键词】新体系音乐教育核心思想实践教学手段

2019年1月本人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组织举办的“新体系音乐教育”培训,培训回到学校后,我将新体系音乐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思想核心应用于每节音乐课上,以下是我在实践中获得的一些收获和见解。

一、“新体系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及实践方法

1、重点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期间,我观摩了示范展示课后体会到:在课堂上,教师会把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作为课堂上的重点。例如在《秋天来了》一课中:教师会让学生在课前准备金黄的落叶,在课堂上,学生伴随着歌声一起撒落叶、捡落叶、把落叶简单拼成小动物的形状。孩子们在这个小小的环节里充分体验到了歌曲的情境氛围,在大家一起制造的秋日气氛里得到情感的升华和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也增添了学生音乐活动的体验乐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不再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坐着想象“秋天”,而是把“秋天”送到每一个孩子身边,在“秋天里”唱秋天的歌!在“秋天里”玩耍!

我的音乐课也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改变,课堂形式的多样性,不仅仅拘泥于教室里、课桌前,不局限于单一的教唱、学唱环节,可以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在音乐律动、音乐游戏中,体验音乐情感、捕捉音乐的灵动瞬间。

2、以歌唱为音乐教育手段

歌唱训练具有丰富的学习内容:音准、节奏、速度、音乐表现形式、曲式分析、和声功能等,都能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培养起到有效的作用,并且如果在学习乐器前先学习了歌唱,这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在课堂并不是让学生单一的照本宣“唱”,更多地是让学生明白在唱什么?怎么唱?怎样唱歌才是好听的?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能体会出歌曲的歌唱情绪、对歌曲中的音乐符号一目了然、具备简单的乐理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在“歌唱”中需要掌握的内容。并且在“唱”的形式上也可以更多样:男女对唱、轮唱、接唱、合唱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在合唱中,学生学会彼此倾听,形成与人合作的观念,增强了团队意识。同时合唱中习惯于注意指挥,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纪律性也是很有用的。

3、乐器教学使用奥尔夫打击乐器

奥尔夫打击乐器的使用能有效训练节奏和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音乐的美感,增加基础音乐活动的体验,也是我们音乐课堂上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回想我们的音乐课,每当老师拿出小乐器,学生总是兴奋不已,都争先恐后的想要亲手体验,兴趣高涨。把各个种类中的部分奥尔夫乐器带入到课堂中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了解并且认识,聆听音色,学习使用乐器,并且从中选用合适的乐器为不同风格的音乐伴奏。在伴奏时要求使用乐器的方法正确,音色优美,并且准确配合乐曲或歌曲的节奏,与他人合作使用不同的乐器。形成一个丰富的音响效果。学生能够自信的演奏乐器,通过演奏乐器更好的来学习、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表现能力。

4、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音乐家、作曲家、演唱家、演奏家,但我们音乐教师可以培养孩子成为音乐的爱好者

苏霍姆林斯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新体系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大众化学习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所有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它意味着学校并不能让极个别学生走向金字塔的塔尖,却能让大部分孩子培养出良好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的音乐审美。让学生认识音乐是一种美好而且有益的艺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理解音乐情感和用音乐表达情感的实际能力,是音乐成为服务学生一生的“情感之声”;指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校生活更丰富多彩,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目前我国教育制度下需要这种思想和原则,让每个儿童自然而然的接受音乐,喜欢音乐。以人为本是新体系的核心思想,也是突出特点。

所以在课堂上并不是一味的让歌唱动听的孩子展示歌喉、让乐器精通的学生表演技艺,更多的是让一些“五音不全”的孩子也能喜欢音乐,也可以勇敢的站在讲台上展示音乐,让音乐陪伴孩子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步。

二、实践“新体系音乐教育”在课堂中的主要教学手段

1、在音乐声中行走

强调在音乐中用自己的方式行走,可以是不同动作、不同表情。感受在不同情绪下的行走方式,体会到音乐的情绪是有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界定的,让学生在行走中体会到恒怕感。

例如在《逮蝴蝶儿》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行走,伴随着音乐“逮蝴蝶”,根据音乐节奏和强弱或走或停,亦静亦动,可以生动的表演出逮蝴蝶的愉快且小心翼翼的情绪。并且在此环节后大部分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教学环节也变得轻松简单。

2、在音乐中律动

例如《打花巴掌》《阿西阿西》《小蚂蚁搬米粒》中,通过击掌、抖膝、交换位置的方式让学生们体会恒怕。看似简单的击掌、拍肩、拍手、抖腿等动作,在相互穿插交替律动时也大大增加了肢体协调的难度,充分锻炼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3、学唱节奏字母谱

节奏字母谱是“新体系”的一大“新”点:节奏是以往教学活动中的一大难点,学生在大部分学唱歌曲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节奏问题,节奏字母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在低段,歌曲节奏较简单时,培养了学生稳定的恒拍感和简单节奏的掌握。在中高段,有了之前的基础,对复杂拍子也不会胆怯、抵触,更容易在节奏谱中找到律动感。字母可以让学生提高音准,对识谱有一定意义。

4、运用柯达伊手势

柯达伊手势的运用是为了更好的感受音的高低变化和旋律走向。通过柯达伊手势进行音阶练习,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反而非常有意思,乐意每一节课自己打着手势准确的演唱音阶。在以往的音乐课上,每当听到有的同学唱跑音的时候,我都会停下音乐给学生纠正音高。那样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演唱,也使音不准的同学很尴尬。自从我教会学生柯达伊手势之后,每当再有学生因为音高不准而唱不好歌曲的时候,我会把他唱不准的音用手势表示出来,这样音乐继续播放学生继续演唱。既不会打扰其他同学的演唱,也不会让这样的学生难堪。二声部的演唱是最困难的。学生们常出现音不准,随其他声部跑音的现象。柯达伊手势也帮我把这个“难题”也解决了。在学习二声部歌曲之前我用两只手的手势表示不同声部音高,调整音准、训练听觉,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配合。一个音、一个小节、一个乐句,就这样慢慢练习着。当学生完整演唱二声部的时候,他们自己都觉得有进步了。

以上是我在学习了“新体系”课程后的一些感悟和实践运用总结。希望通过本文对新体系理论的论述、课堂教学实践的分析,让更多的音乐教师了解新体系的理念,为教学实践中运用新体系的方法提供参考,为尽早实现“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教学目标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妲娜,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