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刀联合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囊性脑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伽马刀联合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囊性脑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艾天贻

长春市第二医院伽玛刀中心130062

摘要:目的探究伽玛刀治疗囊性脑转移瘤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5年3月77例囊性脑转移瘤患者共计86个囊性转移瘤,依据囊液多少行单纯伽马刀治疗51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加伽马刀治疗26例,观察统计治疗效果,随访3年,统计远期生存率。结果治疗后3个月86个囊性转移瘤中7个完全消失,49个明显缩小,22个变化不明显,4个较治疗前增长。局部控制率95%,局部缓解率65%。随访1年生存率58.44%(45/77)、3年生存率23.37%(18/77)。结论伽马刀治疗囊性脑转移瘤简便有效,对囊液较多的的囊性脑转移瘤患者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后伽玛刀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伽玛刀;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囊性脑转移瘤。

癌症患者脑转移瘤的发生率为20%~40%[1],并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囊性脑转移瘤较为少见[2],临床治疗囊性脑转移瘤多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放射外科等方案[3-6],均可取得一定效果。本文旨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可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囊性脑转移瘤患者生存期。

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5年3月77例囊性脑转移瘤患者,其中男39例,女38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8.2岁。原发肿瘤类型:肺癌41例,乳腺癌13例、肾癌9例、肝癌4例,胃癌3例,其他7例;单个囊性肿瘤56例,多个囊性肿瘤11例;病例入选标准:①无全脑放疗或脑转移瘤手术史;②KPS评分≥70;③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依据囊液多少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自然分2组。单纯伽马刀治疗组51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加伽马刀治疗组26例,两组之间性别、年龄、KPS评分、原发肿瘤类型及病灶数目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2方法

治疗过程:

囊液穿刺抽吸:局麻下安装LeksellG型立体定向头架,行GE1.5T核磁共振T1加权像增强扫描,行2~3mm层厚轴位、冠位图像重建,应用立体定向计划系统进行立体定向手术计划规划,安装定向仪导向系统,去手术室,在局麻下于距囊腔最近位置(避开重要脑功能区及大血管)施行颅骨钻孔;穿刺针缓慢插入,抽吸囊液,囊腔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置管引流。

伽马刀治疗:单纯伽马刀治疗组局麻下安装LeksellG型立体定向头架后直接进行MRI增强扫描;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加伽马刀治疗组经囊液穿刺抽吸完成后。进行MRI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同前),伽玛刀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治疗规划和剂量设计。应用国产HOLY旋转式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77例患者共治疗囊性肿瘤86个。伽玛刀治疗采用4、8、14和18mm的准直器,肿瘤周边等剂量曲线为40%~65%,处方剂量为15~22Gy(平均17.6Gy)。对肿瘤体积较大、位于重要功能区(如脑干和运动区)以及多发性转移瘤则适当减小剂量或采用分次治疗。

随访: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之后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直至死亡。统计患者的KPS评分和增强MRI检查结果。完全缓解(CR):肿瘤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无变化(NC):肿瘤缩小不超过50%或增大不超过20%,进展(PD):一个或多个病灶增大超过25%,远隔部位进展(HPD):脑内其他部位出现新的转移病灶视为远隔部位进展。局部控制率=(CR+PR+NC)/总例数*100%,局部缓解率=(CR+PR)/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生存时间和生存率计算应用Kaplan-Meier非参数法,肿瘤控制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量资料采用珋x±s表示。生存期是指伽玛刀治疗始至患者死亡或至最后1次随访时的时间。

3结果

肿瘤局部控制情况

治疗后1个月,77例患者86个囊性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治疗后3个月如表1。86个囊性转移瘤中7个完全消失,49个明显缩小,22个变化不明显,4个较治疗前增长。局部控制率95%,局部缓解率65%。

4例局部进展患者2例选择二次治疗,1例放弃治疗,1例继续观察。

治疗后6个月,6例死亡,71例患者,其中共78个囊性转移瘤中71个得到局部肿瘤控制(肿瘤控制率为91%),7例治疗后肿瘤远隔部位进展。

治疗后12个月统计,77例患者中,有27例不同时间出现远隔部位的肿瘤进展。

生存率和生存时间

77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期内共有59例死亡,16例死于脑内肿瘤进展、38例死于原发肿瘤进展、5例死于其他疾病。总生存期为18个月,1年生存率58.44%(45/77)、3年生存率23.37%(18/77)。

4讨论

囊性转移瘤形成的组织学原理尚不清楚。Cumings等[7]认为由瘤周血管的渗出液形成。伽玛刀治疗体积较大的囊性脑转移瘤时,因为接受高剂量射线的是中心囊性部分,边缘实体部分接受的剂量小,且周围脑组织损伤大,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增加放射性反应[8]。对于体积较大的囊性转移瘤在伽玛刀治疗前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减少囊液的体积,解除占位效应,缓解症状提高处方剂量,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全美放射肿瘤协作组发表的关于肿瘤放射外科90-05草案中规定,最大肿瘤直径为31~40、21~30和<20mm的脑组织最大耐受剂量分别为15、18和24Gy。对于直径20mm以下的囊性脑转移瘤,直接伽玛刀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直径超过25mm的采取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后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当前,囊性脑转移瘤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相信随着对囊性脑转移瘤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秦晓玲,杨帆,郁志龙.单发或多发脑转移瘤的放疗疗效研究[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5,42(2):84-87.

[2]覃宗波,归云荣,叶俊,等.单发囊性脑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J].右江医学,2013,41(5):755-757.

[3]尤光贤,文强,蒋先明,等.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7):1056-1058.

[4]谌龙,孙娟,时晓玲,等.颅脑λ刀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19):69-71.

[5]樊锐太,王书君,王瑞.鞘内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9):74-76.

[6]王刚,刘旭,李宏伟,等.全脑放疗联合与不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6):52-53.

[7]CumingsJN.Thechemistryofcerebralcysts[J].Brain,1950,73(2):244-250.

[8]邹叔骋,黄红星,严文辉,等.立体定向活检联合陀螺刀治疗囊性脑转移瘤[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0(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