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于衷意表于外——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浅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3

情动于衷意表于外——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浅见

张优维

张优维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315175

摘要要以语感培养为核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感语文培养

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很顺眼,听起来很顺耳,说起来颇顺口,但又不解其因。这种无意识的心态实际上是语感的功效。20世纪30年代,夏丏尊先生首先对语感作了形象的诠释:“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在此。”此后,叶圣陶、朱光潜等语言大家也就语感问题作了相应的阐发。

到20世纪末,语感成为语文界竞相研究的焦点热点,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语文是百科之母,包罗万象,浓缩人生。语文的妙趣在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对文字有了敏锐的感觉,领略到了语言文字负载的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在情感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中,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立人”的目的。有句话说:“物质的阳光照在人身上,只能暖和他的肌肤一时;只有精神的阳光才能照临他们心灵的隐秘之处,才能暖透他的一身一世。”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深以为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在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常常脱离语言文字,对文本材料进行架空分析,或者通过大量习题,来实现课文的教授,结果事倍功半,与标准的要求背道而驰。这都与忽视语感有关。

语感,一般人认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常把它与“直觉”联系起来,有时把两者划上等号。它难以言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一直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感就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综合前辈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语感是一种基于先天基础而又来自后天经验的直觉的语言知识。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将它独特的有别于其它民族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情感,渗透在人们的血液里,溶解在人们的心灵中,积淀在深层的心理结构之内。我们汉族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用母语与别人进行自由的口语交际,即他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言语感悟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孩子这份得天独厚的精神财富应加以开发利用。“学生与课文之间的交谈、对话,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环节是学生的语感对课文言语的同化与顺应。以语感为中心的必要前提就是以读者——学生为中心,意义等等不是由教师从中提取出来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作为读者的发现与创造,这种发现与创造任谁也不能替代,只能来自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课文向学生提供一个语感活动更为活跃、更为开阔的空间,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即能进行创发性理解的读者。”运用语言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听说读写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责任。

首先,把好诵读关,体会文字之美,音韵之美。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之魂。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可谓语感教学的启蒙。教师并不讲解,不管懂不懂,只有读,在读中写,写中读。读读写写,就是古代学生的全部。万般学法惟有“读”为高。记忆、分析、比较,都要学生自己完成,而这个过程就是依靠读。书塾先生端坐讲台,戒尺一拍,下面便是一片琅琅读书声,真个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每次读完这段话,我们总要忍俊不禁。旧时书塾先生就是通过身体力行的朗读来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的。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一个摸索过程,也是学生语文意识的培养过程。且不说中国古代这种私塾教授方式是否合理,但,读,确实是帮助学生感知品味语言的金钥匙。读是手段,也是目的。言语文字的谐音押韵、平仄交错、工整的排偶句、错落有致的整散句,都使读者悦耳。“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还应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即发挥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必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的文学创作论断套用到此处似乎也适宜。文本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诵读时“心到、眼到、口到”。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心得体会:文章朗读到了某一个地方,突然间“心中一动”,这是我们的语感对文字无意识的反应。此时要指导学生及时做好圈点工作,把触动自己灵感的内容记下来,在反复地朗读与背诵中,感受美的熏陶。

不光学生读,适当的时候,老师也可以走到台前,充当朗读者的角色,把自己积淀的情感充分融入抑扬顿挫的音调里。记得听过一堂公开课,在古典民乐《渔舟唱晚》的背景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荷塘清韵》,“……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我为我的‘季荷’祝福。”乐声已停,余韵未歇,全场一片寂然。同学们被季老文中流露出的质朴的恋荷情结深深感动了。通过诵读,学生领略到了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

语感的深浅,说到底取决于对语感对象的熟知程度。因此,我们提倡“重读背、轻讲析;重陶冶,轻灌输”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方面,针对不同的感悟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大体上说,获得感觉只须-般的泛读,获得感知就要求精读,而获得感悟就不仅要求读得精,而且要求读得熟,对于那些十分重要的内容,更必须熟读成诵,历久不忘。“字里乾坤大,文中日月长”,教有千法,读为上策。故教师要把握读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产生对文本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其次,注重学生阅读实践,在实际经验中加深语感。

马克思说:“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感觉不是“教得”,而是通过学生主体“习得”。感觉在人的意念之间传递中,不能复制或粘贴,它只能从人的心灵深处渐渐滋生出来,如一颗萌芽破土而出,雨露浇灌后,长成幼苗,继而成就参天大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言、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地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言外之意。语感来源于语言实践,又指导着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驯兽员要降伏烈马,就必须了解马的习性,音乐制作人必须具备良好的乐感。

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就是学生自身的读、写、听、说活动,教师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只能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而不能越俎代庖。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脉脉”在此处系指水柔柔的,没有声音,而“脉脉”又常指少女眼含深情的样子。教师做适当的启发,学生在阅读时,理解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应体会作者“脉”字叠用,是通过一种舒缓的节奏,表达出内心的恬静喜悦。又如孙犁在《荷花淀》里有两次描写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女子划船时的水声,第一次是“哗,哗,哗”,第二次是“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这两处描写不仔细看常常会被同学忽略过去。教师在学生阅读时可以提示着精彩细节。学生在推敲后,就能体味出其中的区别。第一次是女人们寻找丈夫未果,回家时在荷花淀里边聊天边划船,心里有点失落,也有点无聊,划船动作轻柔,节奏缓慢。故“哗,哗,哗”。第二次情势突变,鬼子在后面穷追不舍,她们紧张,但不慌乱,所以水声响亮,节奏加快,但又比较整齐,所以“哗哗,哗哗,哗哗哗”。两处水声传神地表达了不同的情境。

所以,王尚文教授说:“学习读写听说过程就是语感生成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对积淀于言语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过程,对表现于言语中的人的存在、人的生活的认同过程。”

再次,对学生语感培养中要注重生活积累。

老舍写《茶馆》时语:那些人在几分钟里说的那些话,全是从他们生命和生活的根里流出来的。而学生的语感由片面而全面、由肤浅而深刻、由贫乏而丰富,归根结底离不开生活的积累。敏锐的语感和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是密切联系的。

叶圣陶先生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人的语感水平的发展和他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什么样的生活铸就什么样的语感。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生活,是言语习得的唯一课堂。学生在课堂当中接受的知识量,培养的对语言的敏感远远少于其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的。“以生活为课堂,课堂则是通向生活的窗口,是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课堂里的读写听说是最有滋味最有收获的生活,生活中的读写听说则是课堂的自然延伸。”有一次,让学生学习2004年全国高考重庆卷的现代文阅读《山峦》,文章歌颂了一群最高贵的女性——俄国十二月党人的妻子。文中提到她们“成长为一座山峦。”学生们怎么也无法理解那些出身上层的“长在庄园的玫瑰花丛中”的年轻的贵族女子突然间遭受苦难的境况,以及跟随她们的丈夫远赴寒冷的西伯利亚的义无返顾。我就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他们现在每个月生活费为三百元,现在突然间变成三十元,那是怎样的一种境况。对于这样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学生都有切身体会,他们马上领悟到了,并且准确地把握了文意。在那时候,教师起的作用就是小小的点拨,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所有语感及生活体验的积淀,迅速地与作品情感表达融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联想相应的生活情景,想象展示的相应画面,把自己融入作品中,化为作品的一部分,再现人物的心态,推测人物的内心。在语言感悟中激活学生的人生阅历,触及学生心灵深处,让学生情动于衷形成语言,使语感形成过程焕发学生活力。

最后,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语感的效用,从而达到语感与情感的同步,对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小时侯,常常看到草班子戏到村里表演,演到《狸猫换太子》之类的,对李氏妃的遭遇无人不同情,到高潮处,台下观众不停地抹泪,等坏人伏法,又无不拍手称快。所以就有“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的说法。从情感角度看,这就是演员与观众在彼情彼境中融为一体,产生情感共鸣。阅读文本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认识,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情感的触发点,实现教材与学生的对话,让学生能融入作品中作者要表现的情感中去,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

在2004年《中学语文》第9期上看到一篇题为《面对祥林嫂学生为什么不流泪》的文章,文中有这么一段话:“《祝福》中祥林嫂是中国文学长廊中著名的悲剧女性形象,她辛酸坎坷的遭遇已家喻户晓。在教《祝福》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学生读到祥林嫂遭遇时,不仅不为之流泪,有时还觉得可笑。”我在教授这课时,也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一边模仿祥林嫂“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一边发笑。有些老师曾经认为学生的情感太冷漠。仔细推究,是他们的语感水平与情感表达没有在这篇文章里达到同步。“你好”一个日常问候语,但在《红楼梦》中,当大观园里一厢怡红院吹吹打打,迎娶新的二奶奶时,另一厢潇湘馆,却已油尽灯枯,气息奄奄。林黛玉病榻弥留之际,喊了一句“宝玉,你好——”。此时读者的心里涌起的满腔怨恨与辛酸难以言喻。有些多愁善感的女性甚至为了这句话,哭得肝肠寸断。这里,语感主宰了读者的喜怒哀乐。

王尚文先生的话为这个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创造语感必须千方百计地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言语,以他们自己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等去触摸它,使学生之心‘入乎其中’,与言语对象的那颗心发生共振共鸣;又要‘出乎其外’,玩索言语对象表达的具体独特之处,在出入往复中使感受不断深化。”

我们相信语文语感教学的可行性和生命,因为它牢固地立足于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看了多少书,看了什么书和怎样看书,取决于他们写了多少文章、写了什么文章和怎样写文章;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去完成这些工作。总之,要以语感培养为核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结合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沉淀,积累语言,理解语言,感悟语言,表达语言,这样才能让语文真正地回到人文的轨道,返璞归真。

参考文献

【1】《语感论(修订本)》.王尚文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