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蓝色的多瑙河》一课教学构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关于《蓝色的多瑙河》一课教学构想

赵新朝

(汝州市第一初级中学;河南汝州467500)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136-01

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欣赏乐曲,体会音乐表现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绪中的作用。二是在听辨、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感受、体会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理解乐曲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理解乐曲内涵;教学难点;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心情的体验。

一、局部听赏,初步感受

1.听赏乐曲序奏和第一个小圆舞曲,同时按组别完成不同的思考题:

(1)乐曲节拍及速度、力度;(2)乐器及演奏形式;(3)旋律线走向、调式及风格;(4)乐曲情绪或音乐形象。

2.各组依次回答听辩的问题。

3.教师点评

二、整体欣赏,进一步理解

1.点题并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是同名父亲约翰·施特劳的长子,也是施特劳斯家族最杰出的代表,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6岁时就写出了第一首圆舞,表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后开始学习小提琴、钢琴和作曲。1844年组成自己的管弦乐队,演本人和父亲的作品。约翰·施特劳斯1899年6月3日病逝后,约有十余万维也纳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在也纳公园内有作曲家的铜像供人们瞻仰。

(2)创作背景及作品简介。《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七星期战争)惨败,使维也纳人感到哀伤、压抑,空气沉闷,情绪低落。为振奋人心,约翰·施特劳斯受维也纳声合唱协会领导人赫贝克之约,写作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

2.音乐分析

《蓝色多瑙河》按照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维也纳圆舞曲结构的主体大多为四五首小圆舞曲的联,前有序奏,后有尾声。每首小圆舞曲有两个主要旋律,用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构成)由引子、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在实际演奏时,常被略去某些段落。

(1)引子。分成两个段落。乐曲一开始由小提琴用碎弓奏出轻弱的震音,使人联想到薄雾缭、寂静安谧的多瑙河晨景。引子的第二个段落速度变快,出现了圆舞曲节奏;这个由木管和小提琴演奏的活泼清新的旋律,宛如东方晨曦初露,天色渐渐明亮,生机勃勃,使人感到振奋。

(2)第一圆舞曲。第一乐段的主题来自引子的主要音调.抒情明朗的上行旋律,轻松活泼的三拍子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呼应的欢快的顿音,使乐曲充满了勃发的生机,仿佛多瑙河上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3)第二圆舞曲。单三部曲式(II:A:IIBAII)第一乐段主题跳跃、起伏,层层推进,给人以热情、爽朗、朝气蓬勃的感觉。

(4)第三圆舞曲。第一乐段主题的连续的三度和声音程的进行,使曲显得优美、典雅、端庄而稳重;第二乐段主题以快速和每个乐句开头的八分音符的连奏,使乐曲富有流动性,舒畅而兴奋,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

(5)第四圆舞曲。第一乐段主题以分解和弦上行旋律线开始,呈现妩媚清丽、优美动人、富有歌唱性的特点;第二乐段主题运用附点音符,突出强调了舞蹈节奏,兴奋活泼,热烈奔放,与第一乐段形成了对比。

(6)第五圆舞曲。在一小段活泼的问奏之后,出现了第一乐段轻弱主题,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二乐段主题炽烈而欢腾,形成了全曲的高潮。

(7)结束部。有两种结尾:合唱曲结尾较简短,迅速地在热烈气氛中结束。管弦乐曲则规模较大,它再现了中间几首圆舞曲的某些段落(一般顺序是第三主题A、第二主题A、第四主题A,第一题A),最后在D大调上再现乐曲引子的主要音调,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3.“乐曲结构讲解”板书

序奏部(一)(二)(三)(四)(五)结束部。

4.小圆舞曲片段谱例分析、视唱

(1)圆舞曲(二)略。(连续的隔两拍一休止,隔两拍一休止,继而六度大跳成一个上扬宽广的旋律,让人自然联想起圆舞曲一步两顿,左荡、右荡一转圈的舞蹈形象。)

(2)圆舞曲(五)略。(连续级进上行后又附点五度下行,给人以流畅、深情之感受,像是人们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歌唱。)

5.完整欣赏全曲。同时学生思考

(1)在各个小圆舞曲的衔接上,作者用了哪些音乐表现手段?(如节奏渐疏,力度渐弱,速度渐慢,转调,改变主奏乐器等等。)

(2)作者在塑造小圆舞曲中的没音乐形象对采用了什么音乐表现手段?(如利用不同性质的旋律、不同类别的乐器等。)

(3)序奏与尾声有何联系与区别?(尾声是序奏的变化再现,首尾呈上行走向的旋律,充满生机,奋发上进,而尾声奋进、欢乐的情绪,比序奏来得热烈、辉煌。)

6.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补充

三、作品简评,提高巩固

1.学生思考讨论

(1)1876年的普奥战争,作为战败国的奥地利,空气沉闷,国民心情忧郁,而《蓝色的多瑙河》是那样的欢快激昂,充满生机。试想作者的创作意图何在呢?

(2)试分析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补充

(1)创作意图:唤起民众,振作精神,为追求自由、和平而舞蹈、放歌。

(2)艺术价值:旋律优美,风格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典范,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喜爱。

(3)社会价值:被奥地利人民称之为“第二国歌”。

四、复听全曲,并让学生随着圆舞曲的节拍,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心情的体验

根据特长学生可自由组合成若干组合。(有舞蹈基础的可成对成双翩翩起舞,节拍感强的同学可随着音乐划出乐曲的节拍,对乐器较熟悉的可模仿正在进行的乐器的演奏动作,对色彩敏感的同学也可用色块画画,擅长朗诵的同学可即兴配乐朗诵卡尔.贝克赞美多瑙河的诗歌,对节奏感受兴趣的同学可即兴编配节奏等等。)

1.分组讨论表演方式。

2.各组按小圆舞曲的顺序依次进行交流表演。④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