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另一种视角解读历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3

用另一种视角解读历史

尤李彩

——历史地图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尤李彩镇海蛟川书院浙江宁波315201

摘要: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历史地图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人们对新课程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而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效使用地图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历史地图”的视角来探索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创新设计与应用,做到“左图右史”、图文互补、图文互证,促进学生析图说史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特点。

关键词:历史地图“左图右史”图文互补图文互证图说历史

地图是以形象的符号模型表示自然或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与动态变化的图形。它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缩变成可视的二维平面,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可以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地图语言。历史的教学中,举凡历史上的都邑位置、疆域沿革、政区演变、民族分布、战争态势、交通状况、河流和海岸线的变迁等等,都需要通过地图来呈现。这就决定了地图作为认识社会事物空间分布的工具,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而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历史地图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效使用历史地图显得更加重要。历史地图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沿革和空间概念,获取准确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能使他们通过想象、比较、分析与综合等心理活动,促进学习历史能力提高,进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方面有所促进。

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历史地图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构建历史课堂的“用图”环境,培养学生“左图右史”的习惯与意识

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和意识是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必须培养的。习惯的养成关键是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启发并在课内外自觉使用各种地图,教师大量、正确、习惯运用地图必然在潜移默化中导致学生用图习惯的养成。况且,通过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意识到地图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地用图。在八年级的历史与社会的历史教学中,我精心选用、整合、制作大量有效的历史地图来辅助教学,进一步构建历史课堂的用图环境,培养学生“左图右史”的习惯与意识。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能筛选教材中的地图、历史与社会图册中的地图根据教学的需求进行重新整合编排。相对而言,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的图片比较丰富,而图册中的地图则更全面,它们可以相互补充。如果有些地图雷同,就需要教师进行重新整合编排。例如在《罗马帝国的兴衰》一课的教学中,教材中仅有一幅2世纪的罗马帝国图,而缺乏罗马城建立、罗马共和国的扩张、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帝国的扩张、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图等,恰好相应课程的图册中有相关清晰准确的地图,因此,我将两者的地图根据教学的顺序进行整合,统一呈现在课件中,丰富了学生对于罗马兴衰的直观、全面的认识。

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能适当补充和制作有效的历史地图。在信息化社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完善历史地图。因此,我们往往可以在现有教材与图册地图的基础上,从地图教学网、历史地图图册、各种挂图选取有效地图,补充现有课堂教学有限的地图,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重新制作。例如在《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一课的教学中,涉及到两次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教学,教材中并没有相关的战争形势图,图册中有两幅清晰准确的图,然而却缺乏战争发展的动态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网络资源的搜寻,找到两张相对不错的战争形势图作为底图在其上制作动态效果,并配有战争各阶段的文字说明,在教学中学生用图了解战争过程,使学生对于战争的时间、地点、形势的发展有更为生动的把握。

此外,要让学生养成一边读历史一边看地图的意识和习惯,就必须想办法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历史地图,鼓励学生从拥有身边人文地理历史的相关地图开始,逐渐培养用图的兴趣与好奇心,培养用图的习惯。比如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鼓励拥有《浙江省地图册》、《宁波市地图册》等。

二、精心设计历史课堂“读图”环节,教学内容凸显“图文互补”、“图文互证”

1.多图并用,图文互补。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反映直观复杂的形象,叙述得再清楚明白也不能形成表现地域空间的图像,如果能把叙述的史实转化为一幅历史地图,则能使人清楚明白,一目了然。例如,在讲述秦朝疆域、西汉鼎盛时期的疆域、唐朝的疆域、元朝的疆域、明朝的疆域、清朝的疆域,叙述四至、行政区域、疆域的演变以及凸显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疆域最为广大的朝代,清朝前期的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国统一多民族的疆域版图等观点,如果没有历史地图的配合,对当时的边界、行政区域,同样是比较模糊、不清楚。只有编绘了这些朝代的疆域图,配合课文的叙述,才能获得具体、确切的知识,知道边界在哪儿,行政区域跟今天有哪些异同以及我国历代疆域演变过程的空间感知。

大家会发现,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叙述历史事件,特别是古代史,往往文字简练,重点突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编绘历史地图却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整个面貌。从而做到图文并茂、图文互补,全面地呈现历史概貌。

2.一图多思,图文互证。历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实证性,以往的历史教学更多的是通过文字史料来证实历史的真相。然而却忽视了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历史地图也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地实证材料,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以元朝疆域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为例,做到一图贯穿、图文互证。

教学案例:《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片段

呈现中国古代历代疆域图,教师设问:元朝疆域范围与历代疆域图相比较,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元朝疆域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教师追问:元朝统治管理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思考分析:元朝疆域空前辽阔,统治管理十分困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元朝疆域图中的中书省、行省,从而分析元朝为了有效统治和管理,实行了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补充呈现西周分封形势图、秦朝疆域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比较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过程。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从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朝)——行省制(元朝)——元朝行省制奠定了今天行政区划的基础的演化过程。

继续引导观察对西藏的管理设置了宣政院,对台湾的管理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以上片段中一直引用元朝疆域图,用图层层深入观察,用图突破教材重点、解析教材难点,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这样才能达到人们常说的“身教大于言传,行动大于说教”的教学效果。

三、落实历史课堂“析图”训练,培养学生“图说历史”的能力

为了使大多数学生真正地明白历史地图的语言,学会“图史结合”,必须进行读图析图的强化训练。只有强化训练,才能把知识落实到图上。使学生所学知识掌握得牢固、持久,并能在头脑中形成历史脉络,从而做到“看图说史”、“无图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堂课的后25分钟,往往是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趋于分散和转移的时期,此间应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据此,在教学中为了巩固新知识,应进行“看图说史”的能力训练。布卢姆非常强调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少量的高峰学习体验,获得成功的欢乐等。因此,不妨让学生走上讲台,面向全体学生按历史地图回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理解力,能使学生大脑一直处于机敏状态。学生也由此体验到“学有所获”、“思有所得”的成功感受。在“表现”中获得一种满足和自信。让学生指图讲解,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活泼。同时也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例如,八年级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涉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以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这一单元凸显了几个文明多元发展的特点,以及这些早期文明之间的异同,探究造成文明差异的原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落实学生的析图训练、培养学生“析图说史”的能力呢?学习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一课时,我特意布置学生课前去搜集自己所需的相关的历史地图,并将这些历史地图进行编排,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一个角度去比较这些早期文明的异同点,最终以“图说历史”大讲坛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精心的准备下,全班共呈现了以下四组成果:第一组,搜集了亚非欧早期文明古国图以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地图,以大河文明共同的自然环境为主题,依据地图分别描述了这些大河文明诞生的自然环境特点,最终归纳共同特点是拥有优越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大河文明的孕育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二组,搜集了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地图以及古代希腊图,以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不同的自然环境为主题,最终归纳古希腊文明诞生于大海沿岸,而四大文明古国诞生于大河流域,拥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第三组,搜集了四大文明古国在文字、重大工程、国家制度、文化等方面相关的地图和图片,以大河文明的文明成就为主题进行汇报。第四组,搜集了古希腊、古罗马的相关地图、图片,以西方古典文明成就为主题进行汇报。学生汇报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将教材的知识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另一方面也补充了一些学生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文明成就。通过主题汇报,学生学会了如何搜找有效的历史地图和图片资料,提升了图说历史的能力,加强了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等。

对于学生图说历史能力的提高来说,教学初期教师的耐心指导和热情鼓励是基础;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和善于启发是关键;精心选择练习,持之以恒的读图、用图训练是保证。只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好以上的工作,则学生的历史学习中读图、用图能力和思维能力必将有较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师要高度重视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应用历史地图使学生感知具体历史知识、重视历史现象时不仅要注意其真实性,而且要注意其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这样,我们既能完成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的三项教学任务,又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6。

[2]《历史与社会图册》(八年级).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06。

[3]王萍《穿越时空感悟历史——谈谈历史地图、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中学),2010,(11)。

[4]金培裕《借用历史地图构建高效课堂》.中学生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0,(03)。

[5]侯敢堂《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管理学家,2010,(11)。

[6]邓余光《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看图》.新校园(下旬刊),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