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王桃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王桃红

王桃红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高职教育有自身的特殊性,其主要的教育模式特点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集中力量解决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问题,以保质量来促改革。高职院校教师主要要具备双师双能的素质和能力,即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行业素质,要有突出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应用技术手段的能力。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立足产学研合作,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联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教学团队;

一、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1.是适应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需要

高职教育有自身的特殊性,其主要的教育模式特点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同于本科院校,主要是侧重学生专业竞争力的提升,获得就业能力,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倾向性。高职院校的学习时间较短,学习任务重、要求高,在这个背景下,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显得格外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水平。高职教育师资的结构、组成、职称、教学能力、科研素质等等,深刻影响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水平等等。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还存在诸多的不足,表现为:一是专业教学团队整体上存在思想观念不新,教学理念不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新的问题,多沿用传统、固守传统;二是整体水平不高,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是留校的学生,缺乏深厚的知识储备,缺乏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三是团队合作能力还不强,集体备课、集体开发教材、集体科研等远远不够。鉴于此,高职院校要集中力量解决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问题,以保质量来促改革。

2.是加强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需要

专业是学生的立足点,专业是学生今后的走出校园、进军职场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教育与社会链接的媒介,专业在高职院校教育中一直占据着中心的地位,在以就业为教育导向的高职院校,专业实力、排名和就业情景是广大学生和家长首要考虑的因素,自然专业成为高职院校吸引学生,提高生源质量,保证学校办学的基本出发点。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要强首先是师资能力要强,一般而言,有权威的专业带头人、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坚强的软硬件条件,有丰富的专业建设成果,自然专业不会差。当然,专业建设不能关起门来搞,要对接市场、满足企业需求,适应市场,融入最新信息技术手段,注入最新科研成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适时而动,保证专业的动态调整。

二、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1.双师双能

“双师双能”,是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要具备的主要素质。所有高校,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传授学生知识,使学生获得并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教师主要要具备双师双能的素质和能力,即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行业素质,要有突出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应用技术手段的能力。在目前的条件下,高职院校每一位教师要实现双师双能也不太现实,但是要保证一定比例。如此,才能保障教学质量,才能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2.专兼结合

专兼结合即指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主要结构特征。高职教育侧重对接社会和市场,这就需要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有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的团队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在现有客观条件下,高校教师要达到这个水平,还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如果全部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会提高办学的成本,给学校带来经济负担。因此,专兼结合是较为理想和切实可行的方式。既在高职院校本校专任教师之外,再相应的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骨干、在某一领域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样做,既可以保证高效专业教学团队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等的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能加深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说,专兼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当前高职教育师资力量建设遇到的困境,能够缓解社会风云变化带来的冲击,能够使学生提前接触或基本掌握市场的相应情况,能够让企业培养自己对口的人才。

三、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中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双师双能”结构特征不明显

高职院校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者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导致当前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还不多,结构还没有得到最大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师资培训不到位,进校的教师没有经历系统的完整的师资培训,就走上了讲台或者教学岗位,自身素质的缺乏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相形见绌,同时给整个团队带来了影响;二是专业素养不高,在高职院校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赢得学生认可的主要方面,也是学生学习质量的保证,然而一些年轻的老师或者只有理论修养的老师,没有相应的实践指导能力,导致整个教学团队不注重实践,出现轻实践重理论的偏差理论,不利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明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专业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不强

科研是教学的动力,科研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当前的社会,一个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在高校是很难立足的。科研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在高职院校,教师受传统固有观念的影响,不太重视科研,教学团队不搞科研只搞教学,成为一大怪象。对高职教育的科研特征缺乏了解,对从事科研的态度不积极,对科研没有给予一定的条件和奖励,不重视科研项目的申报,不提高纵向项目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导致整体师资水平不高。

四、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1.密切校企合作

经验证明,不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是没有发展前景的,不重视校企合作的专业教学团队,水平是不高的。加强和密切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这是时代的选择。首先要建立师资访学长效机制。即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立足产学研合作,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联系,尽最大努力提供教师访学和实训的条件与单位,打通师资培训的通道,让教师多到企业一线去学习,主动参与企业的全过程管理和运营,了解最新动态,熟悉技术操作,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其次要建立师徒制,对于一些青年教师,要传帮带,师傅带徒弟,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素养。

2.大力引进企业人才

前面有分析到,高职院校要发展,需要借助企业的力量。引进企业人才,要灵活处理,制定相应的待遇政策。基本上可以通过全职和兼职两种方式聘请,且以兼职为主。在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高技能人才时,高职院校要认真建立和完善作专业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区别对待,从而整体上改善专业教学团队的结构,加强整体实践能力和协同能力,扩大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

3.注重师资继续教育

高职院校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落脚点还是要放在师资培训上。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制度,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教学评估、物质待遇上,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将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指标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工作中,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法的研讨,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此外,高职院校教师还是要把重点放在与企业的横向合作、技术开发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集中力量加强技术转化和转移。另外,高职院校在师资培训工作中,要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李国政.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

[2]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郭长华.高等农业教育.2010.

作者简介:王桃红(1986年2月—),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助理政工师,主要从事历史与党建思政、高等教育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