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分课堂模式建设后孩子们的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浅谈对分课堂模式建设后孩子们的变化

杨国芳

关键词:对分课堂模式学生的变化

数学教学究竟能给予学生什么?是给予一堆昂贵的金子,还是给予学生一个点金的手指?我想我们肯定选择后者---让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会学习就是学而有方,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轻松,伴随着我们的对分课堂模式建设,孩子们逐渐成为了会学习的人,因为他们开始亲自去学习了。

一、优化学生组合,合理划分学生学习小组

1.1科学分组。这学期开学,我把学生按好中差相结合,3人一小组,前后两排6人一大组,每一小组中间一人,成绩优秀的担任组长,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简单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不能确定的同一大组内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再请教老师共同解决,课堂灵活安排大小组的活动。

1.2加强小组管理。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至关重要的是对小组加强管理。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任务,对操作程序说明,并对学生进行群众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时给予小组长必须的权力和职责,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内外开展学习活动,教师随时指导小组长的工作,培养小组长的管理潜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

二、对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后孩子们的变化

2.1学会了思考:

我们班的孩子在刚开始时预习比较单一,只是能把计算不完整的地方补充完整,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比如为什这样列式,问题表示什么意思等等,慢慢的开始能提出有效问题:像在体积的解决问题中,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是运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时水面上升的体积表示的是什么?再后来提出的问题基本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例如在学习工程问题是安娜同学提出的问题,他的问题是这样的:1表示什么?它表示的是单位1吗?还有王元元同学自己分析题意,要想计算出多少天能完成?先得知道这条道路的长是多少米?她试着假设了一个数自己求出了答案。

还有孩子们又把每节课自己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在了一起,例如还是工程问题这节课:各小组提出的问题有:

(1)假设这条路的长度答案会变化吗?

(2)我们能不能先假设出这条路的长度在计算呢?可以怎样列式呢?

(3)1表示什么?它是单位1吗?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的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2.2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

通过课程模式建设后,孩子们学会了用富有条理性,逻辑性的语言

描述小组讨论的结论,人人都是小老师。

我们班今年在接受市教研室视导的一节公开课,其中的奋勇向前组上台阐述自己小组的基本观点,当孩子们大方的站在讲台上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没有自信怎能行?长期的口头表达,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提高,在课堂上我们已欣喜的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

2.3提升了学生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合作的能力

有一件事我感受特别深,有一次,我下课前布置了几个重要问题下节

要抽查,下课后我看到了这样的情景:索翌同学正在给杜雅妮同学一对一辅导,听见索翌同学说:你没讲好,再讲一遍,要不然咱们小组就丢分了,其实好多组的同学都是这样的,课堂模式建设后,建立了互帮互学的气氛,让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2.4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

教学中,让学生说,许多教师能做到,但让学生学会倾听可能大多会忽略。学会倾听,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可在听的过程中,明晰他人与自己思维的异同,领会别人发言的中心思想,进而提高自己。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方法与习惯,是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在以前的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的少,思考的少,听也是单纯的听,甚至有同学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课堂模式建设后,人人都有参与,人人都在思考,每位同学都是主体,要想表述自己的观点,或做补充,必须认真倾听,老师的提问,同学间的发言。老师讲,孩子们不一定听,如果孩子们讲,大家的认知水平是相同的,语言也是接近的这样大家理解起来也更容易了,孩子们更愿意听他们自己讲。

2.5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是我们班在课堂模式建设前和课堂模式建设后的成绩对比,课堂模式建设前,平均分是77.16分,课堂模式建设后平均分是87.15分,优秀率和优秀人数都有上升,全年级四个班成绩的对比,六一班83.35,六二班实验班均分85.17,六三班平均分是79,六四班平均分是78.这是我们班个人成绩的对比,连浩东同学原来96分课堂模式建设后100分,陈凡同学以前72分,课堂模式建设后82分,

还有好多同学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在课堂模式建设后,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全部共有8个100分,就连和我搭班的语文老师都说,咱们班的同学数学成绩进步太大了,看来都是杨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的功劳。

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3.1教师有效帮忙。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带给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忙。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过程,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好的加以表扬或奖励。

3.2及时性激励与评价

为了充分调动组员的用心性,培养小组的团结协作意识,发挥小组的群体作用,小组评价采取加分制,让每个孩子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真正做到小组内帮优扶差,共同促进;小组间相互竞争,共同提高。

总之,自从我们进行了课改模式建设以后,我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提升,老师也不再是简单地教学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孩子们更加喜欢数学,也更加喜欢我了--他们的数学教师,真正让孩子们成为会学习的人,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姓名:杨国芳女,汉,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