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

张君

张君(长葛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4615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394-22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8例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持续引流患者做好导管留置期间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28患者均置管成功,置管时间最长20天,最短3天,无胸膜粘连、损伤性气胸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胸膜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是护理上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导管脱落。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留置护理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常见病,病因以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居多。结核性胸腔积液治疗关键:早期、彻底放液,以防止胸腔积液在胸腔积聚时间过长造成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沉积,形成胸膜粘连、增厚,包裹性胸腔积液[1]。临床上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常采用反复穿刺抽取胸腔积液,病人痛苦大且易感染,并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我科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年对178例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留置引流并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8例患者均由超声证实为中-大量以上胸腔积液。其中大量胸腔积液94例,中量34例。癌性积液38例,结核性积液85例,心包积液合并胸腔积液5例。男112例,女66例,年龄16-78岁,平均42.6岁

1.2方法

1.2.1材料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包(益心达),6-7cm敷贴,一次性引流袋。

1.2.2操作步骤根据超声定位选择穿刺部位,多以腋后线6-8肋间为穿刺点,病人取坐位,衰竭病人可取半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术者戴无菌手套。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至胸膜腔并试抽出胸腔积液,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带配套注射器的穿刺针沿穿刺点肋骨上缘垂直刺入,当阻力突然减轻回抽注射器中有积液即证明进入胸膜腔,右手用导丝推进器把导丝接Y穿刺针向前推进20-25cm(进入胸腔内约10-15cm),固定好导丝,退出穿刺针和注射器,从导丝尾端套上扩张皮肤套管,扩张穿刺点皮肤及皮下至胸膜腔,退出扩张皮肤套管,用留置导管沿导丝旋转推进,通过皮肤和胸壁组织进入胸腔,将导管送进(进入胸腔内约5-8cm),拔出导丝,再用注射器回抽出胸腔积液,确定导管在胸腔内,导管夹夹闭导管,用丝线缝合2针固定导管,用6-7cm透明敷贴将导管固定于胸壁,导管接引流袋,缓慢引流,引流量达800ml时,夹闭引流管,停止引流2-4h,以防引流量过大引起纵隔摆动和复张性肺水肿。

1.3结果

128患者均置管成功,置管时间最长25天,最短3天,平均13.5天,无胸膜粘连、损伤性气胸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胸膜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在引流过程中,有1例导管脱落,予以重新置管,无发生气胸及感染等。

2、护理

2.1置管前的护理有针对性地作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着重介绍本引流方法的目的及优点,其与传统引流方法的区别。交代置管中的注意事项,也可介绍成功病例,增加病人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操作。准备好所需物品,如果患者紧张或咳嗽,可用适量的镇静剂和镇咳药物,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2.2置管过程中的观察置管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整个过程护士守候在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如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等不适[2]提示可能出现“胸膜反应”,一旦出现,应提醒医生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就地抢救,使病人平卧,密切观察血压,防止休克。

2.3置管成功后的护理,见引流出胸水,即固定好导管,连接引流袋。标明置管日期和时间。注意控制引流速度及量。刚置管时引流速度不宜超过50ml/h。第一次引流量不超过800ml,24h不超过1000ml。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并记录。不引流时,可取下引流袋,用生理盐水封管后接上肝素帽,不影响患者活动及睡眠。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引流完后,可经导管胸腔内给生物制剂或化疗药。

2.4留置管道的护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扭曲,折叠。因中心静脉导管细,软。如固定不当易向外滑脱,影响引流效果,可用缝针固定导管在皮肤外,再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末端可用别针固定在衣服上。在引流过程中,出现有1例导管脱出,是由于患者无意中用手拔除所致。因此要加强巡视,观察,严格交接班,每次交接班时需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折叠、脱落等。

2.5预防感染,加强局部皮肤护理,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局部潮湿及疑有污染及时消毒并更换敷贴。置管期间每天更换无菌敷贴及一次性引流袋,每周两次更换肝素帽。指导患者擦身时保持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不要弄湿穿刺点敷贴及肝素帽,以防渗水引起感染。睡眠时保持健侧卧位。如无引流液流出或夹管1-2天未见异常反应,B超再次检查确定无积液时,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穿刺点按压4-5min,用无菌纱布包扎。

2.6饮食、休息的指导由于引流大量的胸腔积液,丢失大量的班白质,易引起低蛋白血症,发生营养不良。应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同时给与静脉补充白蛋白,脂肪乳等营养物质。患病期间应卧床休息。

3、小结

中心静脉导管微创闭式引流,操作简单,减少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胸腔积液残留量,防止胸膜粘连、增厚和慢性脓胸的发生,且局部刺激创伤小、持续引流并发症少,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可随时调节引流的速度,管道管理方便,但同时也存在有导管易脱落、扭曲、堵管等缺点。因此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过程中护理支持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是重要前提,保持导管的固定通畅及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是治疗的关键[3]。只有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医疗措施相配合,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魏魁津,何权瀛.胸膜疾病.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97-99.

[2]李建新,丁涛,陆川.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胸腔心包积液同时引流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1050.

[3]高爱.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8,10(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