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目标分层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目标分层教学实践

温石辉

温石辉江西省信丰县龙舌中学341600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往往由于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正确认识,或因目标设计不合理,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自新课改以来,许多新的教学方法被提出,目标分层教学法即是其中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实践

教学过程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必将使整个教学很混乱,影响教学质量。数学比较严谨,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很多初中生而言,在学习数学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再加上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的各异,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差别。在现代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其长处以及不足对其进行分层,即目标分层教学法,从知识分层和学习分层两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

一、分层分组

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首先应承认这一事实,对每个学生都有个全面的了解,根据能力将其分类,如分作A、B、C三级,分别代表优等、中等、差生。分组后,各组之间会形成竞争,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师而言,也能够顾及到全体学生,通过合理目标的设计,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使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提高自信心。对每个组的学生都要及时鼓励表扬,先形成其组内竞争,渐渐扩展到组外竞争。

二、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制定关系重大,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工作,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导向、激励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研课程、细读教材,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A、B、C三组的实际能力提出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如A组学生的重点在于知识面的拓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摆脱教学大纲或教材上的束缚;B组学生则应该按照大纲进行学习,同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C组学生则应将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稳扎稳打,提高此组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机,教师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到现在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对知识加以灵活的应用,变被动为主动。如在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线一节时,可制定如下目标:1.掌握证明三角形及梯形中位线的原理;2.对其中涉及的公式或定理加以熟练应用;3.分析归纳思考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此过程中,将第一个目标作为基础较差学生的目标,第二个或第三个目标则适合有能力但缺少学习方法的学生,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应将目标放的远些,不能再局限于课本或课堂上。

四、练习辅导分层

练习过程同样很重要,它既是温习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对其进行升华的过程。对三个小组的学生,练习的设计同样也要与其特点相符。A组学生以课本上的选择题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为主,或让其自己出题与组内成员交换;B组学生在基本知识的掌握上往往没有问题,重点在于缺乏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因此B组的练习可设计一些有多种方法的习题,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可以掌握多种方法;C组学生大多是基础较差、缺乏自信、没有兴趣,其练习应有一定的趣味性,先吸引注意力,然后再对基础知识加以掌握。此外,由于课堂人多,教师也不可能全面顾及,这就需要根据各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开设第二课堂,进行课下辅导,以解决各个学生的不足之处。重点工作应放在C组上,对A、B两组,只需适当的指点和引导,由他们自己去领会去学习,在C组的辅导工作中,监督其完成作业,并充分挖掘其潜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地向深层引导。通过分层辅导,可有效地弥补教学的不足。

五、评价、调整分层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评价,教师可了解学生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制定合适的策略;而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习。对A组学生的评价应该以较为严格的方式进行,帮助他们不断升华自己;对B组学生首先应予以肯定,也要指出其缺陷,同时帮助他们找准方向和目标,激励其前进;对C组同学则应以鼓励评价为主,挖掘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在肯定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自信息。

一段时间后,教师应对这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于进步较快较大或者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并以其为典范,对当前的分组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重新分组,既要注重小组的情况,更要关注个人的进步。

六、结束语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极为严重,教师多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学,而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忽视,缺乏针对性。新课改以来,教学方法有所转变,分层教学法逐渐普及,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进行适当地调整,灵活性大大加强,从而有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邬云德初中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理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22,(4),162-164。

[2]王春艳目标层次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3,(2),148-150。

[3]应文婷浅析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方法的实践[J].才智,2012,27,(16),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