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同步直播为《行风热线》节目注入新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广播电视同步直播为《行风热线》节目注入新活力

汤文飞

汤文飞(广东省清远广播电视台,广东清远511515)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了广播电视同步直播技术在《行风热线》节目中的运用,分析当前大部分广播版《行风热线》节目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弊端,并提出运用广播电视同步直播技术对其进行改进的方法,通过清远市《行风热线》改革的实效,对该技术特点及其效果进行展示,探索《行风热线》节目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行风热线》;广播电视同步直播;改革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136-01

一直以来,《行风热线》多以广播为主要载体,受众面难以拓宽,这是大多数《行风热线》节目面临的问题。以笔者所在地区——广东省清远市的《行风热线》节目为例,从2002年开播至2009年,一直采取周播的形式,播出时间为周一下午五点至六点。受到固定传播渠道和特定播出时间的影响,节目受众基本由广大驾乘人员、有诉求的群众等电台听众构成。播出多年,节目开始呈现出“热线时热时不热”、“热点单位过热、冷门单位偏冷”“热线质量不高”、“侧重个案、偏轻社会面”等特点。对于一个长设节目来说,相对较窄的受众面和针对性过强的节目形式,不利于其长期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2009年8月,清远市《行风热线》节目进行全新改版,实现了电视、广播同步直播,开创了广东省地级市的先河。节目在广播、电视同步直播、扩大受众面、增加观众和听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热线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探索,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创新节目形式、突出电视元素

广播版《行风热线》以热线为主,“只闻其声不见其影”,而且“事事必应”的热线原则,使得节目无法对个案进行典型化和情节化。从现代传播发展的角度来看,越来越难以吸引除有硬性需求的投诉方之外的受众。针对这个弊端,清远市《行风热线》实现广播电视同步直播之后,在原有的以热线为主的节目架构上,新设了“上线单位职能介绍片”、“随访”“回音”、“回访”等环节。“上线单位职能介绍片”采用短片形式,声画结合,展现上线单位职能,一来使观众和听众对处于不断改革中的政府部门职能有更清楚的认识,二来可以让有诉求的群众更容易找准对应窗口;“随访”采用街头随机采访的形式,广泛听取群众呼声,聚集百姓焦点,把热线之外的民声民情纳入节目;“回音”和“回访”把政府部门对热线问题的处理情况和处理效果进行展示,使热线办理情况公开透明,进而强化群众问责力。通过以上环节的合理编排,广播电视同步直播的《行风热线》既保持热线为主的风格,又突出了电视元素,使节目形式更丰富多样,有助于吸引不同层次的观众和听众,进一步扩大节目受众面。

二、扩大宣传,树立“热线”品牌

从传播受众的角度看,品牌是媒体在观众心目中的固定化和标识化,对观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它是观众长期观赏经验中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品牌是媒体的一种品位、品格和品质。品牌就是特色,就是信誉,是一个栏目传播效能和竞争实力的一种文化象征。要使《行风热线》在众多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树立品牌工程必不可少。清远市《行风热线》在启动广播电视同步直播之前,经历了大半年的筹备期,期间重点开展了几项“树品牌”工作。1、树热线品牌。节目精心挑选并启用了新热线号码—3512345,并进行了提前推广,号码易记,朗朗上口,一经推出后,迅速在群众心中树立起了品牌效应。每期节目直播期间,电话不断,甚至节目结束之后仍有排号,实现了改版前提出的“热线更热”的目标;在直播号码之外,行风热线还设立了日常工作号码——3505678,开通了直播以外的投诉渠道,便于群众反映问题,在群众心目中建立起了“热线长期在线”的观念;此外,“行风热线”还在网上架设了网友提问专版,开辟了网络投诉渠道,为热线建设网络品牌;2、树领导效应。2009年8月17日新版《行风热线》首期节目,清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作陈家记,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萍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志强亲自上线,通过热线与市民沟通对话,了解民意、倾听民声,解答群众疑问,解决民生难题。节目当中,市委书记陈家记当场拍板,解决市民反映水压不足问题;市长徐萍华承诺市民改善治安环境,构建平安清远;常务副市长梁志强就市民关心的机关作风问题作了解答。首期节目播出后,市民普遍反映“节目内容活、嘉宾份量重、问题处理快”。党委政府一把手上线,起到了带头垂范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3、树节目品牌。《行风热线》广播电视同步直播以来,不断加强自身的宣传力度,除了利用广播电视台自身的优势之外,还加强了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宣传,在地方党报开设了专栏,并在地方综合网站上架设了专版,同步宣传。做到了“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报纸有专版、网络可点击”。通过以上几项工作,《行风热线》在实现广播电视同步直播不到一年时间里,迅速在观众和听众中树立起品牌,成为清远广播电视台的“精品栏目”。

三、引入新技术,“联动上线”建立快速反映机制

一直以来,主持人、现场嘉宾和群众,三方通过热线互联互通,是节目的基本也是主要的构成框架。如何打破这种历来稳定的“三角关系”,把更多的声音和意见引入节目当中,是《行风热线》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清远市《行风热线》此前也曾作出过尝试和探索,但是出于安全播出的硬要求和成本核算的软要求,多年来无法迈出更大的步伐。实现广播电视同步直播后,清远市《行风热线》经过多方协调,进一步加快推进联动上线的方案,通过与电信公司合作,使用“全球眼”技术,将直播室信号传送到下面各市、县电视会议室收听和收看;同时也将各电视会议室的信号传送到电视台直播室,达到直播室与远端嘉宾的视听信号互动的效果。

联动上线技术图表:

2010年5月10日、5月17日两期节目,清远市七个县市区的远端嘉宾共十四人次,通过“全球眼”技术参与到直播节目中来,实时解答群众问题,成功实现了联动。栏目大胆采用新技术,使热线效果更明显,问题转办更直接,投诉处理更快速,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广播电视同步直播为《行风热线》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改版近一年时间以来,无论是节目质量还是社会效果都有了质的提高。截止到2010年5月31日,清远市《行风热线》其播出31期,接听热线电话(网友提问)462宗,回复率超过99%。

清远市《行风热线》在实现广播电视同步直播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三个转变:由“倾听民声,解决民难”,向“体察民情,实现民愿”转变;由“受理和解决问题”向“传递改革信息、解读法律法规、宣传政策政令”转变;由“解决个人对政府部门的投诉或是提出批评意见”向“公众对政府部门建言献策”转变。从而使“行风热线”的内容更加丰富,更能够体现“为民解难,为政府分忧,树行业形象”的栏目宗旨。

作者简介:汤文飞,男,(1978.9—),汉族,广东省清远市人,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广东省清远市广播电视台记者。从事新闻工作十年,曾在时政新闻记者、民生新闻栏目编辑、直播节目导播等主要岗位工作,目前任清远市《行风热线》栏目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