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历史教学别忽视挫折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3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别忽视挫折教育

李振学

河北省大名县儒家寨中学李振学

【摘要】: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广大的青少年耐挫折的能力让人担心,加大挫折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试图在历史学科范围就挫折教育内作一些探讨,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关注和研究这一课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挫折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将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需。在教育部最新制订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多元化目标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学历史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人文科学,那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反动统治者的斗争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世界史那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坎坷的历史过程等等,在对中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探讨中,在对国家兴衰成败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中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承受挫折教育,具有说服力强,感染力大,立足点高,理性意蕴深的特点。历史教材中那丰富的伦理价值内容,众多名人伟人嘉言懿行对促成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中学生受挫后的消极情绪反应主要表现在:①焦虑。受挫后的个体陷入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导致生理失调,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自卑心理。②攻击。受挫后直接攻击他人,损毁东西或转向攻击迁怒他人、迁怒自身,严重的导致犯罪或自杀。③退缩。受挫后不敢面对现实,陷入幻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他人对学习态度冷漠,与同学不合群,造成性格孤僻,形成心理障碍。④固执。受挫后寻找各种客观理由,一味埋怨或者破罐子破摔,失去对未来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动力。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反应给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帮助同学建立有效的挫折防卫机制以实现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学历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优势。历史课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探讨中,在对国家兴衰成败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中进行挫折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一.历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可能性

历史科作为人文学科,在开展挫折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1、历史科中丰富的人物资源就是挫折教育的最佳资源。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但凡有一番成就,无不经历挫折,经受磨难,他们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的资源,只要深入的挖掘,俯拾皆是。例如感情受挫、奋发向上的有林肯、歌德、牛顿等等,身残志坚、成就大业的有罗斯福、诺贝尔、司马迁等等。

2.新课程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过程也蕴涵丰富的挫折教育资源。历史科的魅力在于历史真相的“不确定”,追寻历史的真相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追寻历史的真相,在这过程中,学生或自主探究或在与他人的合作、在学习的方法和合作态度方式等方面必然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就是潜在的挫折教育的资源,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

3、历史科学习的评价同样也是难得的资源。新课程下历史学科的评价是多元化评价,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开放性评价等等,在这些评价当中,学生会获得成功,也会获得失败体验,这同样也是挫折教育的有效资源。

二.历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方式

1、课堂渗透。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渠道,挫折教育的主阵地也应该在课堂上,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丰富的人物资源,在课堂上进行渗透。例如,在学习《秦汉时期的文化》中的司马迁和《史记》时,我们可以详细收集和介绍司马迁遭受宫刑后的悲愤、绝望的细节,后来,编写伟大史书的宏愿逐渐战胜了悲伤和绝望,终于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于离骚”的《史记》。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只要抓住典型事例,挖掘细节,适时的进行课堂的渗透,其效果是很好的。

2、学生体验。挫折教育作为“心育”,最理想的方式,无疑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这方面的值得推广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开展历史剧的创作与表演活动,让学生在挖掘素材、加工创作和艺术化表演的过程中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一起经受挫折,一起成长,象这种在体验中学习、感悟历史的做法,其效果比单纯的说教好得多。当然,学生体验的方式不止历史剧一种,还有组织学生写新闻特稿,写人物传记、编手抄报等。

三.历史教学活动中实施挫折教育的原则

1、因地制宜。是否开展挫折教育要由教学的内容决定,不能勉强而为之,生搬硬套,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教学的内容当中蕴涵着典型的教育事例,细节挖掘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是可以开展挫折教育的,比如,我们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罗斯福自身的经历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他身残志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这是很好的典型事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细节很容易挖掘,这些细节铺开后,已经不需要教师去强再去强调什么了,学生自己已经从罗斯福身上已经找到了答案。

2、因势利导。挫折教育要掌握好教育的有利时机。挫折教育是“心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的效果才能得到保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准确把握教育的时机,有效的开展挫折教育。

3、适可而止。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它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挫折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此,挫折教育应该适可而止,绝不可不分主次。另一方面,挫折设置要适度,否则,过犹不及,其结果会适得其反,反而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比较准确,并及时加以调控,比如,及时的鼓励和肯定等,挫折教育与成功教育应该结合起来,不可把两者对立起来,一味强调挫折、打击。

4.学生是主体。挫折教育是心灵的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要有学生心灵的参与,教师一言堂,手段单一,哪怕事例再典型,细节再具体,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新课程的精神大胆的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这些学习方式都强调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参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证明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挖掘历史人物的教育素材,挖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灵受到洗涤的过程,比教师单纯的告知,效果要好得多。

四、学史以明志

一个人是否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往往关系到意志品质的高低,而意志品质的高低又和一个人的耐挫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关系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一个人有了坚定的远大理想和信念,面对困难和挫折就能够百折不挠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和努力。如学习孔子时,他的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中首推颜回,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因为对儒学学习的信念,颜回能藐视贫寒,忍受寂寞而成为孔子三千弟子中的第一人。明代的戚继光因倭寇危害东南沿海一带,立下宏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在遭谗言陷害入狱后仍不改其志。出狱后招募农民和矿工组成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戚家军,相继肃清了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倭寇,为东南沿海一带社会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伟大的导师马克思1835年9月从特利尔中学毕业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使马克思能够忍受政治上的迫害和经济上的极度困难,历经40年写成煌煌巨著《资本论》,揭示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实质,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这表明一个人不仅要立志,而且要把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祖国、人民联系起来考虑。用理想来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消除挫折所产生的消极情绪。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个人的荣辱得失、恩怨矛盾不再成为心理的重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所礼赞:“伟大人物的生平把我们提醒/我们也能够使生命变得高尚/在离开人间时,我们也能够/将足印遗留在时间的沙滩上。”

要保持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就必须维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情绪健康,而情绪健康的特点之一是自信、乐观、有主见。这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心理学和成才的角度来看,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是超越挫折的内在动因。一个有信心的人会在挫折中反省,在挫折中崛起;丧失信心的人在挫折面前自暴自弃、畏缩不前,从而蒙蔽了自己的智慧之门。学习中国近代革命史,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面对反动派的腥风血雨,革命队伍中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屠杀所吓倒,抱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开创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作用非常明显: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南朝祖冲之对圆周率数值准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比欧洲早1100多年;唐朝的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各国仰慕中国文化、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灿烂的文化不胜枚举。每每学到这些内容,同学们总是深情地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五、学史以明智

在无处不存在竞争的社会中,个体对知识的储备,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程度越高,获得成功的概率越高,可能遭遇的挫折和烦恼就会越少。我国古代先哲历来重视智慧的培育。孔子认为智慧的培育是“天下之达德”,“智者不惑”。《淮南子?主术训》中指出:“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在智慧的支配下,人们有所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历史是一门智慧之学,是对人类活动的总结。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对挫折的认知能力。如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想时,可以启发同学认识挫折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它的消极作用,给我们带来烦恼和痛苦;另一方面是它的积极作用,即适度挫折的增力作用和超限挫折的减力作用。如某次考试失败,是一次挫折,如果能总结失败的原因,对症下药奋起直追,就能获得进步,这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是挫折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按挫折教育理论分析,个体受挫后理智性的积极反应主要表现在:①坚持目标,矢志不移。即受挫后经过分析思考,认为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就坚定不移地奋斗追求,以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预定的目标。历史课本中这类自强不息的例子俯拾即是。西汉的司马迁,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被处以腐刑,他承受了在当时士大夫阶层看来比死都还难受的奇耻大辱,秉笔直书,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留下了富含哲理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名句。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又如唐高僧鉴真为东渡日本,不顾海波恶浪途程艰险,经历5次东渡失败后已双目失明,但他坚定不移。至65岁高龄时第6次东渡获得成功。②调整目标,继续努力。即个体受挫后对原来的目标作适当的调整,以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如鲁迅在21岁时就表达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要当人民的孺子牛。为实现终极目标———救国救民的理想,鲁迅几次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从入军校、学矿业、攻医学,最后选择了文学创作的道路,用战斗的笔来唤醒民众被麻痹了的心灵,即使面对国民党的子弹,他也毫不畏惧,战斗不息,成为一代思想巨人、文坛泰斗。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一种挫折学习、挫折教育。历史上每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无不经历挫折。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点:在经受磨难、遭遇挫折时,表现了一种积极的、理智的情绪反应,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的。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也许来自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许来自于个体生理缺陷、知识能力的不足、生活阅历的简单、人生观念的不当等等。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我们要具有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即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敢性。我们应该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引导同学以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为榜样,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容纳百川,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慨战胜自我,战胜挫折。

总之,历史科在挫折教育方面的资源是丰富的,是得天独厚的,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利用好这丰富的资源,开展挫折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祖国培养身心健康,德能兼备的优秀人才和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