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韦祥珍

韦祥珍

(云南省砚山县中医医院663100)

【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阶段性健康教育方案,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实验组采用家属参与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方法,通过对临床症状的缓解、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对比。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血糖控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家属参与阶段性健康教育,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09-02

糖尿病(DM)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人体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或胰岛功能缺陷导致人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一组宗合性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余万人,并且其发病率程逐年上升的趋势,DM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1],

DM的危害主要在其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其致残致死率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得知自己患上DM,要终身治疗,就会对生活绝望,对治疗疾病失去信心,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DM的认识程度与糖尿病流行趋势不相适应,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DM的预防与治疗。为此,在DM的防治工作中,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及管理,让糖尿病患者家属参与到DM的健康教育中,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我科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阶段性教育的方法,介于对DM的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认知、心理、饮食及行为的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使血糖控制平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28~86岁之间;职业:干部38例,一般职员26例,农民36例;文化程度:大学17例,高中及大专41例,初中及以下40例;家庭经济状况良好48例,一般35例,较差17例;临床诊断均为2型DM2年至10年不等。将以上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给予健康指导,实验组采用家属参与阶段性教育的方法,该方法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以及出院后半年内跟踪随访,共分为4个阶段(入院后前3天,住院期间,出院前1~2天,出院后半年内)。具体方法:(1)按照护理程序的健康教育模式(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2],在入院后3天内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生活方式、二便饮食结构习惯、病情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让家属参与制定出个体化的教育计划;(2)住院期间根据DM综合治疗的原则,对药物的使用、患者的三餐膳食、副食添加、休息与运动、血糖监测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辅以资料宣传,要求家属参与,按照计划实施,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糖尿糖水平、并发症、情绪及精神压力进行统计评价、分析,以便了解制定的治疗方案是否适合该患者,便于修改、调整方案;(3)出院前1~2天,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提高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如定期监测血糖及尿糖,了解DM各种数值控制的良好指标,掌握口服降糖药应用的方法及不良反应,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低血糖反应的判断和应对,了解饮食治疗在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合理膳食、烹调,长期坚持饮食治疗,掌握运动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生活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做好足部及皮肤护理,鼓励患者及家属多了解DM的相关知识,树立共同战胜疾病的信心;(4)病人出院后指导患者及家属定期复查的时间及复查的内容,并跟踪调查记录,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综合总体生活质量。

1.3判定标准

以血糖控制情况,临床状况得到控制的时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将两组进行对比。空服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6.0-10.0mmoL/L者为良好;若空服血糖>7.0mmoL/L,餐后>10.0mmoL/L者为差,典型临床症状(三多一少)在3-5天内得到有效控制的为良好,大于7天还得不到控制的为差;能定时监测血糖,按时进餐,无低血糖现象发生的为自我管理良好,反之为差。综合以上四方面均为良,并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积极配合治疗,饮食、睡眠好,对生活充满信心者为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良好,反之为差。现将两组情况列表进行对比。

2、结果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

3、讨论

健康教育,其实质是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面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行为决择,削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愿采取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以促进身心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3]。

糖尿病治疗是一个终身连续的过程,趋于很多病友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对自身所患疾病目前无药可根治,突然感到很无助,产生消极或错误的态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如果只对患者进行单一的教育,很难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单自己注射胰岛素一事,就会使许多患者恐惧得不知所措,实验组采用家属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在不同阶段进行相关健康内容指导,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能积极应对,控制病情的发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看护者和支持者,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患者很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健康教育,不仅针对患者,家属也参与,使患者有被重视,被支持,被理解的感受,而家属也认识到关心和体贴对战胜疾病的重要性,从而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终身漫长的治疗,由于家属参与了全程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对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可以为患者提供最好的照顾,使患者在精神和心理上有所依,从而获得安慰和支持,减轻心理负担,改善机体功能和情绪,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晓惠《中国糖尿病教育指南》2009.P.32

[2]张申秀,孙新,戴俭慧等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进展,临床护理杂志,2011.10(4B):60-62.

[3]蒋有霞,刘香菊,张炜.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B):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