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改需要淡化语法教学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语文新课改需要淡化语法教学吗?

杨建荣

杨建荣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734300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改的开展,“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仿佛一件过了时的衣服,无人提,无人议,好像从中学语文教材中蒸发了一般。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真的就该从语文教学的历史舞台上谢幕吗?

一、淡化语文语法教学的背景

二十世纪50年代出台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拉开了我国语法教学的序幕,之后四十年,语法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当时语法条条框框多,枯燥乏味,难教难学,考试时还会单独命题考语法,学生得分很低,更重要的是学了这些概念、定义、特点后,对实际写作、阅读和口头表达作用不大。于是四十年后,有人提出了“淡化语法教学”的主张,渐渐地教学大纲和教材里语法都遁了形。高中教材比初中教材清除语法知识的速度更为迅速、彻底,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早就销声匿迹了,于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二十一世纪初结束,语法教学“完成”了它的使命,彻底退出了语文教学的舞台。

二、语文语法教学的现状

语法从中学教材中消失使语法教学在目前的基础语文教学阶段成了什么样子?小学不提语法,虽然学生也做扩展语句、压缩语句、修改病句的练习,但他们靠的是语感;现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和1至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除“习作”要求中在第二个学段之后的几个学段都对修改作文提出了要求,仅一处明确提及“语法”,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写作”部分提出了“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初中教材从2005年开始连以前淡化到要求一课时就讲完的“虚词”都不见了踪迹。初中教材没有语法知识,教师课堂上不可避免地提到比如“名词”、“主语”等语法术语时,学生一脸茫然,借助语法知识进行表达运用又从何谈起?高中教材里也不涉及现代汉语语法,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常常用到语法,学生束手无策,教师只好零星讲解。

对于这种变化在语文教育界争论很大,这几年似乎大家都已面对现实,只有一线的高中教师叫苦不迭。

三、语法教学的缺失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学生没有一些必要的语法知识,致使使用语法知识相当频繁的高中语文教学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从小到大都在汉语语境中长大,对母语的了解和掌握都是感性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了高中阶段,学生有必要对母语有个较为理性的认识,这是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的。生动活泼而简明地传授诸如词类的划分、各级语言单位的划分、短语的类型、单句的结构成分、复句和句群的大体类型等知识,让他们发现原来每天必说的汉语有这么多的“法”,这样会使他们了解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他们科学运用汉语的意识,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目前高中不论哪一个版本的教材,其中文言文的篇目都体现了一个特点:越来越多。编者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掌握学习研究中国文化的工具,提高文化素养。但是学生们连现代汉语的语法都不了解,学习与现代语言有差距的文言文,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没有现代汉语句子结构成分的知识,就无法接受文言文的倒装句式;没有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也很难理解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3、高中教学越来越重视语言运用,其中单句和复句、短句和长句的转换、修改病句都常用到“提取主干法(也叫紧缩法)”来检查单句是否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学生大都凭从小到大培养的或强或弱的语感来判断,而相当一部分语感差的学生错得太多了,久而久之对此板块的知识产生了畏难情绪。即使能做对的学生也不一定能说出理由。

四、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量的语法知识

我认为,初高中考试时不专门命题测试学生对语法的掌握情况是科学的,学它是为了用,不是为了考试。但是不能因为以前教材中的语法知识繁复过细,教学的效率不高,对学生作用不大,就在教材里彻底放弃语法。要根据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要求,对有关的语法知识作全面科学的研究,该详则详,该略则略,该取则取,该舍则舍;对一般理论问题及一些复杂的问题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对有争议的问题采取回避或采用一种较好的处理意见即可。

简明扼要不是不讲科学性、系统性。学生学习语法不可能一次完成,要按照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初一到高三语文教材中循序渐进地安排语文知识内容,从读写知识、语法知识、文学知识到文言文知识,让初中的语法学习为高中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使高中阶段的学习有个质的飞跃。即使编教材者出于其他考虑初中教材不编排语法知识,也要在高中教材中有个合理系统的安排。

总而言之,初高中教材回避问题比较多的语法知识是不明智的,只有迎难而上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方是上策。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呼唤新的科学的语法系统,呼唤高中语文科学、简明、系统的语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