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凸显课堂生命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凸显课堂生命活力

马仲维

马仲维(临夏市实验第二小学甘肃临夏731100)

摘要: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具体、新鲜、生动的、充满智慧、活力和激情。本文试图从动态生成课堂中的弹性预设、主体参与、思维碰撞、情感共鸣、合作互动、科学评价等角度阐述动态生成课堂的实现方式以及形成策略。

关键词:动态生成弹性化备课开放性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9-0107-01

“动态生成性”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论中对教育活动特性的精辟概括之一。它强调的是教学实践过程的不可预定,展示的是教育本身的生动和丰富,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育机智和学生的生命活力。所以,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共同创造,是充满活力的,是不可复制的。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中,即兴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富有生命活力的新特点。

一、意料生成――没有高质量“预设”,就没有精彩“生成”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拥有了充满生命的气息,才拥有了撼人心魄的感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准备,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追求必然变成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预设也是一种生成,一种“意料生成”。预设和生成又是辨证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深陷在“预设”的窠臼里,统得过死,往往会把学生引入狭窄的小胡同,这显然有悖于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所以,生成指导下的预设是必要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

二、互动生成――学生的“动态生成”,教师的“跟进策略”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不可预设性的,只能是生成性的。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调整预案。只有教师的不断生成,才能促进学生的生成与发展,从而营造一种生成性教学的态势,这就需要教师的“跟进策略。

三、创新生成――“问题”变成了资源,“病点”转化成亮点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生成需要空间,空间是生成的前提条件;生成需要时间,时间是生成的必要条件。学生的动态生成、创新生成需要教师给予的空间和时间。

动态生成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忠实地传递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应是师生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它不可能完全按教师预定的轨道行进,把握适当机会动态生成,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奇特的、富有个性的鲜活内容。

四、选择生成――过程“形散而神聚”,内容“凸显整体目标”

动态生成下的课堂教学,需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不能偏离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不能拘泥于过程中的具体教学目标,要做到“形散而神聚”。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求,适时做出富有创意的重组、整合、删减。不追求“滴水不漏”,允许偏差的存在,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也属正常,而这一切,有都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动态生成下的课堂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教师既要因材施教,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生成的空间要照顾不同发展水平、心理特征的学生,做到“机会均等,水平不等”。例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方法多样化,放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追求开放,想法无可非议。但个别学生的方法比较特殊;有的还不正确或不科学、不简便;也有的学生故意寻求与众不同解法,经常出现一人唱独角戏,把许多学生带进云里雾里,这时如果教师不加引导,就会偏离整体教学目标和忽视大多数学生,这样的动态生成就变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良性互动的平台,通过动态教学的过程,学生和教师达到同步发展和共同提高的目的。一方面,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民主、和谐、进取的教学气氛,自由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不断重组课堂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形成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个人魅力得以展示,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在动态生成中,焕发无限活力!

参考文献

[1]宋志华.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探究[J].学周刊.2011(33)

[2]鲍平平.如何在生活当中学习数学[J].科技视界.2014(21)

[3]徐琦.制造亮点,让科学课堂熠熠生辉[J].才智.2012(04)

[4]张若愚.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J].科技视界.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