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教师培训有效性———我县农村教师培训实践性有益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有效性———我县农村教师培训实践性有益探索

邓有为冯志辉

邓有为冯志辉

〔摘要〕农村教师培训有效性是当前培训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培训有效性,必须准确把握农村教师培训需求内涵。创新培训模式,激发培训原动力,以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突出培训两策略,建立培训有效性长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有效性创新模式长效策略

湖南省《关于做好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今后五年,对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师和校长、园长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十二五时期,各县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非常艰巨,具体培训实践过程中,由于培训目的的不明确,培训缺乏实践性等原因,农村教师培训效果不尽人意。据中国教育报2012年10月对农村教师培训效果统计结果显示:“对培训效果很满意的仅占13%,比较满意占21%,认为一般占26%,而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占40%。”[1]由此看来,十二五时期教师培训,不仅要完成规定学时培训任务,更要注重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只有提高了培训有效性,才能最大程度激发教师培训积极性,才能真正让培训走进教师心里。

1提高培训有效性,要正确把握农村教师的需求内涵

目前农村教师群体普通年龄偏大,虽然知识结构有些老化,但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相对年轻的教师群体,他们更注重提高实效为目的的学习。正因如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培训有效性,必须正确把握农村教师培训中的需求内涵:①我为什么要培训;②我培训什么;③我培训的目的何在。

1.1有效提高教师参训积极性,解决“我为什么要培训”,这是基础。教师培训必须激发教师内心需求,增强主动性。首先,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尤其在本省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走上规范、常态化管理后,教师培训机构要加强引导,突出教师资格证年检的重要性;其次,定期组织教师外地学习观摩,让教师身临其境,触动内心反思。因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外地教改信息接触少,只有当他们看到一幕幕精彩教学场景,才会引发内心强烈的渴望需求;第三,加强本校学习文化氛围建设。校长、行政班子及骨干教师应积极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召开学习交流会议,发挥宣传橱窗作用,要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1.2有效提升教育认知理念和知识,解决“我培训什么”,这是关键。教师培训中观念更新至关重要,尤其农村教师,由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相对老化情况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课堂评价体系等教育新理念学习尤为迫切。具体实践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转变教育理念,适应角色转换;②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完善知识结构;③掌握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模式。

1.3有效提升实践教学问题能力,解决“培训为了什么”,这是目的。农村教师培训需要“直面实践,操作性强”,[2]他们渴望培训的终极目的:通过培训,能使自己教学实践能力不断增强,教好书,做一个让学生欢迎的教师。一句话,要使农村培训有效,必须着重于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实践中,引导教师发现问题;②实践中,引导农村教师学会反思,追问教学疑难;③实践中,教会如何用新理念解决实际问题;④实践中,提高教研能力,寻找实践与理论结合点,形成教研成果。只有实现四个方面目标,方能实现培训有效性,从面达到培训最终目的。

2创新培训模式,突出长效策略,全面提高农村教师培训有效性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重点在追求实效和学以致用,其培训模式也应遵照“以人为本,按需培训”。[3]我县农村教师培训正是遵照这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参训积极性,保证了培训的有效性。

2.1专家引领,有效实施农村教师的层次培训。专家引领,重在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新理念。一是定期聘请省内外著名专家,主要目的引进省内外知名学校先进办学理念,获取办学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二是建立本县名师工作室,做好新课程理念的通识培训,及时有效传播教改新动向。在集中培训实施过程中,我县重点把握好了农村教师的层次培训,主要思路为“抓骨干、带全面、顾两头”。①抓好骨干教师培训版块,骨干教师是每所农村学校的领头羊,其示范引领作用十分突出。通过县城集中,在骨干教师中每年评选出全县教学能手,学习外地先进办学理念,激发他们积极勇于的实践精神,以带动全县农村教师培训热情。②抓好区域内通识培训,这一层次涉及农村中小学每位教师,主要采取送教下乡的方式。定期组织名师送教团,巡回各校报告,主要阐释新课程下教学新理念,如2011年新课标实施,我县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巡回各农村学校作报告,现减轻了农村学校培训负担,又如期完成了培训效果。③抓好中老年教师培训。中老年教师是各农村中小学一笔宝贵的教学经验财富,他们在培训中各种表现有很大影响力,在实践中,我县采用县域集中分批培训,侧重于经验交流、生活保健、建言献策等培训内容,让中老年教师体会到培训的乐趣,个人价值得到体现。④抓好年轻教师上岗培训。作为未来教师的生力军,我们把培训重点放在:师德教育、基本功修炼、常规工作指导等内容上。

2.2联校教研,有效实现实践教学取长补短导向培训。联校教研,即建立区域性学校联合教研和强弱校之间联合教研。区域性学校联合教研,我县共化分为七个区,每年各学区定期举行联合教研活动,主要内容为:①优质课评价,有意识分批将各学科精典优质课呈现出来,通过观摩评价显示其亮点;②竞赛课评价,以竞赛方式展示原生态课堂不足,寻找教育教学实践中薄弱点,从而为教学教研寻找突破口,确立课题研究方向,以有效解决实践的难点、疑点。通过教研,达到区域内各校取长补短导向培训效果。强弱校联合教研,即建立城区内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帮扶机制,重点落实好以下方面:①交流因地制宜教学实施策略。如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等。②学校特色教育教学成果共享,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独生子女教育、网络教育有效引导等,让城区与农村学校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了解,突出共性,研究个性。③做好送教与求教工作。送教,即优质学校每年选派一至两名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带动该校教学研讨氛围,做好示范引导。求教,即农村学校每期派出两名教师到优质城区学校跟班学习,促使其在新环境中,学会思考、学会教研,加快农村教师成长步伐。

2.3驻校教研,有效实现农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升。驻校教研,即全县名师工作室与教研室部分成员,利用一周左右时间,进驻农村中小学进行实地教研指导。目的是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其主要着力点为:①引导发现教学实践存在问题。②学会在理论与实践中寻找结合点,探寻问题的根源所在;引导教师学会反思。③引导教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如何运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④如何把教学实践与理论完美结合,提升教研能力。驻校教研,是帮助农村教师实现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

2.4跟踪培训,有效弥补年度各项培训的薄弱环节。跟踪培训,主要在年度末实施的一次培训反思,针对本年度的各项培训,作为县级培训机构要做好跟踪调研安排,这是为今后培训计划制定寻找依据,也是保证培训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内容为:①教师培训后教学实践有何改变;②教师教学实践中还有什么问题急待解决;③培训教师的带动效益如何。

3突出培训“两策略”,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要保证农村教师有效性,除创新培训模式外,还应建立长效培训机制策略,必须突出培训“两策略”:①突出主体参与策略。无论何种培训方式,无论培训什么内容,都应充分发挥教师培训主体参与意识,坚决克服过去那种"我讲你听"传统灌输式培训方法。要积极研究互动性运行策略,充分发挥好培训者的主导作用与受训者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培训的有效性。②突出教学反思策略。“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4]培训实施过程中,要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对教学理论的反思,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结果的反思。只有反思,才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欲望,有欲望才更有培训学习动力,这也是提升培训有效性的一个长效策略。农村教师中培训关乎到农村基础教育的成败,而有效性更是培训长期应该追求的目标。突出有效性,必须创新培训模式,坚持长效策略,才能激发教师培训动力,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真正实现培训之目的:让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四大问题.中国教育报,2012-10-1

2农村教师需要这样的培训.中国教育报,2009-11-18

3朱邦兆.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思考

4叶澜.教育概论[从].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