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全科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重庆医科大学全科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蒋祎1陈俊国2黄小兰1姚莉华1邓晶1郎涛1

蒋祎1陈俊国2黄小兰1姚莉华1邓晶1郎涛1

(1.重庆医科大学重庆400010;2.第三军医大学重庆400000)

作者简介:蒋祎(1977-),女,重庆市人,讲师,硕士,第三军医大学在读博士,重庆医科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医学教育。

【摘要】目的:评价重庆医科大学对全科医师培训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效果。方法:采用SEGUE量表对参加培训的全科医生在未培训和培训结束两个阶段分别就其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测试,对测试分数使用SAS9.0作统计分析,然后进行配对设计的t检验或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是否参加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的五个维度和总体评价方面有明显差异,培训后总体评价的平均分数高于培训前9.82分。结论:全科医师参加培训后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培训有明显效果,应当对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中的全科医师进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医患沟通水平,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全科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372-02

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体系重庆医科大学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自2005年成立以来共培训在岗培训中的全科医师学员82名。为了科学评价培训效果,基地经过认真调研和向专家征求意见,选择了SEGUE量表作为评价工具,并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对所有学员进行了测评。事实证明,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对于全科医师提高医患沟通技能有明显效果,培训是有意义的。国家在制定全科医师培训大纲时应当增加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并根据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大胆改革。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2008年参加基地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的全科医师学员82名。

1.2测评前的准备

1.2.1选择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北美92所医学院校中32%常选用的评价工具是GregoryMakoul等人在2001年编制的SEGUE量表和对医患面对面交流能力的评价——卡尔加里剑桥观察指南(theCalgary-CambridgeObservationGuild),这两种工具都是根据科学的心理学理论而设计的。SEGUE量表共5个维度,25个指标。SEGUE五个首字母意味着医疗问诊的整个流程,子项目的先后顺序也与问诊过程基本一致,简单易懂。量表具有很高一致性系数和测量者间信度效度,描述了一系列与医疗效果有关的医师行为与技巧,为组织诊病流程提供一种高效而实用的架构,有利于开展临床工作[1]。而卡尔加里剑桥观察指南共71个条目,内容丰富,评分标准比较复杂,难于掌握,更适合高层次沟通能力的评价。因此选择了SEGUE量表[2]。

1.2.2培训标准化病人:在运用量表进行评价之前对8名标准化病人候选人进行了培训,培训对象为重庆医科大学在校四年级非医学专业学生。具体过程如下:第一,选择案例。采用了中国医师协会借鉴美国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教材并结合中国实际统一编制、审定的其中6个案例,分别是无需药物病例、糖尿病病例、Crohn病例、高血压病例、胆结石病例、胃部疼痛病例[3];第二,撰写考核表。选定案例后,邀请四位临床专家、一位医患沟通专家和研究者进行讨论,针对6个个案的标准化病人背景资料,讨论在病历上各个项目学员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并且拟出标准化病人的回答内容,撰写考核表;第三,培训标准化病人。在进行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之前,先将己讨论的标准化病人背景资料及考核表初稿提供给这六位标准化病人提前阅读。在第二天培训训练时,再逐项说明,并要求标准化病人练习回答问题,特别是音调、表情、肢体语言及态度的配合病例的背景资料;第四,标准化病人预测及修正考核表。标准化病人在初步训练后,邀请四位临床专家对他们分别进行问诊。问诊过程中,同时核对考核表内容的适当性与实用性。预测结束后,邀请标准化病人与专家就问诊过程及考核表的各项内容提出修正意见,同时对标准化病人的角色扮演进行指导,以便完全符合医患沟通技能测评的要求;第五,标准化病人的选拔。训练结束后,由四位临床专家对标准化病人的候选人进行选拔,符合角色要求者即可成为标准化病人。选出4名标准化病人。

1.2.3对SEGUE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信度、效度检验是通过对随机抽取的20名重庆医科大学学生的测评成绩进行分析完成的。根据采集的一次性数据,测得chronbach’s系数为0.7646,说明问卷内在一致性较好。内容效度由专家经验判断。问卷内包含5个公因子,则程序中规定公因子数量为5,根据SEGUE量表因子分析结果,公因子1支配着x1、x7、x11、x17;公因子2支配着x2、x21、x22;公因子3支配着x8、x9、x16、x18、x20、x23;公因子4支配着x3、x5、x6、x10、x12、x13、x15;公因子5支配着x4、x14、x19、x24、x25。这说明实际的调查问卷与研究者设计问卷时假设的结构基本一致的,即结构效度较好。因此,SEGUE量表能够作为全科医师人文执业技能培训中医患沟通技能测评的依据。

1.3实施测评:采用专家现场观察测评的方式进行。将82名学员分为21组,每组4人,同一组的4名学员分别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角色扮演,专家一对一地进行测评。测评完成后,将总分写在“总体评价”一栏,附上说明,然后由研究者统一将测评表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数。在测评现场、资料收集、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过程中,加强了质量监控,数据录入时采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并用双人录入、逻辑查错。然后使用SAS9.0作统计分析,用描述计量资料的分布特征,用相对数描述计数资料的分布特征。针对数据的分布特征,相应地选择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或者配对t检验。从而保证了与研究目标无关的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

2结果

2.1全科医师学员培训前后医患沟通技能总体成绩比较:是否参加培训在医患沟通技能总体成绩方面有明显差异,培训后的平均分数高于培训前9.82分。0-15分段的学员从培训前93%锐减至培训后5%,培训前达到“优秀”和“良好”的比例为零,而培训后的比例为57%。这说明学员已掌握了医患沟通中的基本技能,见图1。

2.2全科医师学员培训前后医患沟通技能各维度和总体评价的比较:各维度比较分析:由正态性检验结果,五个维度前后差值数列非正态,故选择符号秩和检验的结果。可见,是否培训在各维度上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

总体评价比较分析:由正态性检验结果,该前后差值数列呈正态,故选择配对t检验的结果。可见,是否培训在总体评价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见表1和图2。

3原因分析

第一,研究者根据我国全科医师的特点将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标准体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进行了扩展与修正,所有知识点和学员的学习内容都经过了多位专家的研究讨论,甚至亲自演练,最后才进入实施;第二,在培训进行的整个过程中既注重人文技能的训练,又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和灌输,使学员能够自然体会,进而对人文技能的运用融会贯通;第三,开放式、交互式学习大大提升了学员参与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第四,培训中聘请了大量对人文医学感兴趣、在人文技能方面有经验的临床医学专家执教,既弥补了专职理论老师的不足,还增强了培训的实用性,提高了全科医师学员对培训的认可度。

综上,对全科医师进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是有积极意义的,医学教育界应当将理论研究提上议事日程,在全科医师培训大纲中增加此项内容,然后在全国选择2-3个全科医师培训中心进行试点,待模式成熟向全国推广。

参考文献

[1]Makoul·G.TheSEGUEframeworkforteachingandassessingcommunicationskills[J].PatientEducCouns:2001,45:23-34

[2]李娟.用SEGUE量表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评价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TimothyJ.Gallagen,PaulJ.Harturg,StanfordW.Gregory.Assesmentofameasureofrelationcommunicationfordoctor-patientinteractions[J].PatientEducationandConselling,2001,4: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