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经皮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张奕

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疑似或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对其行经皮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50例患者共有142例成功行经皮桡动脉穿刺术,占94.7%,有8例患者行右股动脉穿刺,术中、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皮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虽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但是治疗效果显著,穿刺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皮桡动脉穿刺;冠心病;冠脉造影;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696-02

针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扩张冠脉、抗凝、溶栓、解痉等,其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冠脉介入治疗[1]。常规的冠脉介入治疗方法对安装支架的技术要求较高,而且操作方法也比较复杂,经皮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方法以其特有的解剖特点,出血易控制等优势成为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首选路径[2]。为进一步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疑似或确诊为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疑似或确诊为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在32-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4±6.47)岁,合并高血压者69例,合并血脂异常者73例,合并糖尿病者8例。病例筛除标准:(1)入组前3个月有脑血管病史;(2)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3)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者;(4)合并其他终末期疾病者;(5)电解质紊乱者。

1.2方法术前行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方法为:肠溶阿司匹林300mg+波立维300mg,顿服,1次/日。术前检查患者桡动脉的循环情况,具体检查方法:抬高患者一侧患肢,医师将双手拇指固定在桡动脉搏动后,阻断桡动脉血流,叮嘱患者连续做3次握拳-放松的动作,直至手部发白即可,随后自然垂放手臂,观察手部由白转红的时间,如果转红时间小于7s,则属正常,如果在7-15s之间则提示异常,如果在15s以上则为血供不足,对于转红时间在7s以上的患者,不宜将穿刺插管部位选择在桡动脉区,本组150例患者术前均行上述试验,结果发现本组患者手部转红时间均小于7s,因此,均可行桡动脉穿刺插管。桡动脉穿刺具体方法:指导患者平卧,手臂自然向外伸展防止臂托上,常规手掌消毒,将穿刺部位选定在手掌横纹上方2cm动脉明显之处,采用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随后穿刺进针,如穿刺针末端出现鲜红色血液,则提示可以插入导引钢丝,随后拔除穿刺针,插入鞘管,于鞘管注入利多卡因和硝酸甘油,避免,以免患者出现血管痉挛,注入肝素以防出现桡动脉阻塞。随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将指引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根据病灶变化规律,将指引钢丝送至血管远端,将球囊送至病变处进行加压扩张操作。对于桡动脉穿刺失败者,可以改为右股动脉穿刺,穿刺具体方法如上,术后拔除鞘管,并用止血纱布局部止血包扎,8h之后可视情况拆除绷带,对于右股动脉穿刺者,12h后可拆除绷带,本组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并注射肝素。

1.3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结果分析本组150例患者共有142例成功行经皮桡动脉穿刺术,占94.7%,其余8例患者因桡动脉血管硬化、造影后血管痉挛而行右股动脉穿刺;经皮桡动脉穿刺术后有1例女性患者穿刺后前臂出现异常肿胀,但血液循环良好,经加压包扎后恢复正常,术中无1例患者出现血肿或动脉夹层等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半年显示无桡动脉阻塞情况发生。

3讨论

股动脉血管粗且直,因此穿刺成功率较高,被确定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首选穿刺路径,对于血管病变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优先选择此种穿刺路径,以免术中出现病情恶化而需行其他治疗[3]。股动脉血管路径穿刺方法虽然穿刺操作较为简单,但是股动脉血管的压力较大,穿刺不慎容易造成静脉瘘、血肿,如压迫操作不慎还会造成皮下血肿甚至出血,因此,拔管后需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防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4-5]。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经皮桡动脉穿刺的治疗成功率较高,而且不易发生血肿、出血后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即可起床活动,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经皮桡动脉穿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下操作事项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1)桡动脉细且弯,穿刺操作容易引起血管痉挛,因此需要谨慎操作;(2)如果遇到冠脉开口的患者,如果导管支撑力度不够将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增加操作难度;(3)桡动脉穿刺后最易发生的并发症为动脉闭塞,因此术后需严密监测患者有无动脉闭塞的迹象;(4)穿刺操作应当注意患者手腕的放置角度,并用无菌方巾调整高度;(4)穿刺成功后需小心、缓慢的送入导丝,如果遇到阻力需要立即停止推送,调整导丝方向后再试探性的送入;(5)如果患者术中发生动脉痉挛,需要立即停止一切操作,并利用利多卡因缓解痉挛。综上所述,经皮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手术优势,但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临床医师积累足够的经验和技巧才能顺利完成操作。

参考文献:

[1]刘涛,韩玉龙.经皮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08(9):659-661.

[2]李娟,冯佩兰,蔡白连,等.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628-630.

[3]夏福纯,颜昌福,贺剑,等.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经左右桡动脉入径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58例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3-5.

[4]程昌霞,周建华,王斌,等.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桡动脉介入治疗36例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4):498-500.

[5]戴雯,余丽娟,陈莉,等.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伤口管理的护理研究[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24(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