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指导,使朗读成为一种情感体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1

精心指导,使朗读成为一种情感体验

刘步芹

阜宁县新沟实验学校刘步芹

精心指导朗读,使朗读成为一种情感体验。读,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更是一种过程。

第一,渲染情感。情感,应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尤以朗读最为重要。朗读是通过读出词语和句子的声音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中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听,通过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初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从而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

2.学生自己读,读中悟情。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各段写法类似,均由话别引出发生在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令人荡气回肠的往事。教学时应凭借朗读理解其意,感知其情。在朗读描写大娘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吃的这一部分时,对描写大娘动作的词要求重音朗读,辅以缓急的语气,读出大娘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一心挂念志愿军战士的慈母之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其情调,明确其情理。

第二,以境生情。1.模拟真实情境。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无法得到再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的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老虎”以及另外一些小动物。为了增强表演的效果,还让他们戴上了头饰,学生情绪热烈。学生们凭借自己对课文语言的记忆,又将语言进行重组,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还要想象揣摩动物们的心理活动。文本中的角色再一次生动地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他们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了作者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动作、神情都是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而表演的。

表演中,学生积极性高涨,他们演得入木三分,声情并茂。这一表演也使学生对“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语言的感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而且理解了课文内容,更将语言进行了重组、内化、迁移、活化,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成效的。

2.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学《不合群的小蝌蚪》时,我利用课件,制做了一群蝌蚪在欢快地游玩时,另一只形体和颜色有些不一样的蝌蚪却游到一旁,独自悠闲的玩着的动画情景。这两种不同的现象马上就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用不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早已举着小手急于表达自己的发现了。

3.真实情境。如在教学阅读课文《我爱秋天》时,教师可事先组织学生亲自到大自然去感受秋天,收集一些标本,记录一些秋天的足迹,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第三,以情激情。课堂上教学情感的引发,可以靠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新课导入,可以靠或慷慨激昂或深沉凄婉的表情范读,也可以靠形象可感的无声演示,还可以靠见其人、闻其声的电教手段……然而最主要的是靠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显然,这对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语言要饱含感情,以声带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的情感,并把它通过的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以激活历史人物和事件,鼓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

2.语言要简洁、生动、形象。教师说话要抓住关键,言简意赅。应力求“言尽而旨远,言简而意丰”。以恰如其分的情感、精当准确的措辞、绘声绘色的讲述,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3.凭借语言再造想象,创造语言描绘的图景。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教师运用投影图象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展示,音乐烘托,语言渲染,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一种融情融景、情景交融的情景,使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