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王娟

王娟(虞城县第二实验小学河南虞城476300)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爱意的、富有诗意的、包含情意的、体现创意的课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时常在思考这些问题。宋代朱熹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为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这“渠”清如许并“活”起来呢?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设情境

1.千呼万唤始出来:充满“爱意”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美丽的课堂。想要把人文关怀如春风化雨般融入人本的课堂,想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血肉丰满的大写的“人”,那就让课堂充满“爱意”。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教育事业说到底是爱的事业。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如果课堂上师生关系不平等的,没有和谐的、宽松的氛围,别说创造思维的火花不会迸发出来,就连书本的知识也难以掌握好。我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词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说得多好啊!是的,爱,就是于教师孕育课堂教学高潮的“温床”。在教学《全神贯注》一课时,一位学生读课文,一连读了三遍也未读正确,孩子急了,无所适从。于老师亲切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老师热情的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课结束时,这位学生撰写的名言“只要全神贯注地朗读课文,一定能成功”,让听课的师生都非常感动。于老师总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爱,让学生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他。

“爱意”的课堂中教师要学会激励,激励的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鼓舞人心,它是人前进的外在动力,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样的课堂,老师才会游刃有余的教,学生才能自主学习,学生不必小心翼翼的“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2.未成曲调先有情:充满“情意”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的好坏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学习兴趣即学习的动力。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开启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用谜语、音乐激趣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静夜思》这一课时,先用谜语导入: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顺势揭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跟月亮有关的故事《静夜思》。然后教师质疑:这首诗描绘什么样的意境呢?接着请欣赏歌曲《静夜思》,教师随机介绍这首诗的作者和这首诗的主题: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是他刚刚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时,而勾起的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学生在余音缭绕中很快进入诗文。

将生活理念融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言的情境中实实在在地生活,在课堂上,让学生“无拘无束”自我表现地说,自我陶醉地读,自我欣赏地演,自我感悟地议……尽显生活真情,享受快乐语文生活。如此,教师就要解放思想,注重引导学生饱含感情地去思考,去探究,去理解作者是如何将“情”与外界的自然或社会景物有机结合,创造了生动、鲜明、具有深刻意义的生活画面。如教学《春天》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插图的动画设计,展现柳树发芽、桃花盛开、燕子飞来、青蛙从洞里跳出来的情景,再放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美丽的春光图中,接着让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春风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同时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让全班同学站起来,随录音自由想象,用表情和手势动作来表演。教师处处撩情、时时激情,点燃学生心头的情感之花;学生事事积情,时时存情,内心世界就丰富起来,在课堂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的真情。

课堂上,教师眼笑眉开,学生就会燕舞莺歌;教师柔情似水,学生就会情深似海。有这情感的碰撞,就会有同品共享的学习愉悦,就会有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就会有放飞灵性的生命欢歌。“未成曲调先有情”,“情意”浓浓的课堂,一定会深深感染学生,洞开学生心灵的窗扉。

3.大珠小珠落玉盘: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

课堂应该是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更应如此。什么叫诗意?就是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一幅幅纯美的画面,一篇篇纯正的文字,流淌之间的是一股浓浓的诗意。因此,诗意的课堂,要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辅之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就可以营造出诗的意境,让孩子们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慢慢地感悟美,细细地品味真,从而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激。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教《风》这一课时,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课件,师做这样的描述: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风车转动图)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在教师创设的视听情境中,在教师富有诗意的描述中,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了主动接触文本的愿望和兴趣,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了阅读,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课文。接着我让学生把别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风》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谁也没有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当树叶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跳舞。谁也没有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当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再说悄悄话。”我带着孩子们一遍遍地读着,细细地品味,孩子们喜欢极了!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你们觉得那些事物还能表现风的存在?我们也试着写写美妙的诗句,好吗?”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写下了。

风,

谁也没有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当红领巾飘起的时侯,

我们知道风在抚摸我们。

谁也没有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当白色垃圾漫天飞舞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发怒了……。

兴趣是学生快乐的源动力,快乐又是学习的主旋律,只有把学习乐趣融入语文课堂,从各方面去开启学生的源动力,使语文课堂更丰富多彩,学生才能把语文课堂变成自己主动学习的乐园。因此,教师语言所营造的意境,教师运用含蓄、情感、丰富的诗性语言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撞击,使学生跟随语言进入意境,那就是对灵魂的唤醒、心灵的充实、精神的重塑,思想的升华和美化。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在孩子的眼里,山啊,水啊,星星、月亮啊,都是活的,会跑也会飞,会说也会唱。儿童的眼睛,就是喜欢瞧着这陌生的世界。”因此诗意不只是一种语言的感染,也不是一种想象的自由,诗意需要安上思维的翅膀,才会有力度,飞得高,飞得远。罗马一位诗人说:“诗仅具有美是不够的。”因此,诗意的语文课堂,除了文本所形成的意境,还应当浮动着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曾听一位教师教《天鹅的故事》一课,教师让学生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老天鹅是怎样破冰的?这一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一遍遍的诵读,随即通过演示和填空这两个看似非常简单的形式,唤醒学生对于老天鹅的悲悯情怀,学生的回答精彩各异:“老天鹅真勇敢啊,你看它不顾自己的疼痛用力扑打着厚厚的冰面。”“老天鹅真有智慧,你看它先腾空而起,这样下落的冲力会更大。”“老天鹅真有牺牲精神啊,你看它为了大家,心甘情愿忍受剧痛奋力破冰”……有人说:“教育不在于给予什么,在于打开,就像诗,给我们第三只眼。”诗一样的语言一旦嵌入孩子的心灵,唤起他们对美好感情的向往,就能够让学生在情境的影响下,与文本融为一体,进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产生新的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万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思维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美与活生生的思维,如同花儿一样,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既然如此,那就让语文课堂努力成为语文的生命诗意飘溢的过程,成为学生的天性诗意盎然的过程,成为教师的劳动诗意弥漫的过程!

4.此时无声胜有声:充满“创意”语文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处理、导语的设计、板书的技术、提问的时机等都是教师展示“创意”的对象。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孙老师带着孩子品读课文,大家被冰心的童心与爱心所震撼,课堂被推向一个又一个情感与智慧的高潮。课堂教学似乎到此可以圆满地画上句号了。但是,孙老师没有停下来,又牵着孩子的手走近冰心,与孩子一起品味美文,感悟人生。从《雨后》到《纸船》,从《纸船》到《繁星》,让孩子感受冰心爱孩子、爱母亲、爱大海、爱星星,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老师和孩子的灵魂在教室的上空飘荡,在字里行间徜徉。《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从民族文化中丰富自己,获得智慧。要体现、落实这样的目标,阅读经典名著、诵读优秀诗文就是最好的选择。孙老师就用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让学生真正进入作品到中去,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解读,使他们与作品之间产生心灵的交流与碰撞,让孩子们通过读书穿越时空,叩问这些伟大的心灵和智慧。

语文课堂不应只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里,还应该在自然、社会、生活中。语文的内容丰富,最能引发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能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想像的空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新课程标准》为此,我们的“创意”课堂,应向自然拓展,往社会延伸,与生活连接,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不仅给学生“松绑”,更要“放飞”孩子,让他们接触自然、社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会运用,学会创新。例如开展“环境调查”这一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去学校附近观察、拍摄照片、采访、录音、搜集环保资料,小组讨论,写观察日记等。在鲜活的生活实践体验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观察、采访时,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得到了鲜活的口语交际的实践;在广泛地查书籍、看电视、听广播、甚至上网搜集环保信息,既丰富了素材,也积累了语言。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进行小组讨论,围绕主题对材料审视、判别、筛选,学会了如何整理和处理资料。就在这一系列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兴趣,点燃了学生的智慧之火。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为创设情境教学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创设情境教学法也必须会给予语文教学丰厚的回报,让语文课“化蝶飞”,成为小学课堂上一道绚丽的风景,吸引万千学子专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