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让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1

激发兴趣,让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李德信

李德信山东省平度市古岘小学266742

摘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兴趣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亲近数学。

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短短的40分钟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无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二、动手操作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

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摆一摆,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要求摆的△比○多2个。在摆的时候,要想一想先摆几个△,再摆几个△,一共摆几个△,让学生把自己摆的结果到展示台上展示。老师再在黑板上出示以下图形:

○○○○

△△△△△△

42

6

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数量关系、图和数的配合,可以一眼看出摆出来的6个△,是由与○同样多的4个△和比○多的2个合起来的。

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要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照自己所摆的结果想一想:我是先摆什么?再摆什么?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由“物化”的过程转化为“内化”,儿童的思维由感知表象到抽象,让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三、应用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实践数学。

学习“百分数”时,教师要求学生搜集饮料瓶、商品外包装上的百分数,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如在报纸上写着的百分数),让学生解释含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关注以后生活中的百分数。在学习“认识物体”时,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这些物体的概念比较陌生,但是他们对足球、魔方、牙膏盒等物品却十分熟悉,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运用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让学生逐步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的概念,初步了解它们的特征,然后找出生活中的物品,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这些物体的理解。这样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得到了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评价激励创设评价情境,促进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1.让学生参与评价,保证评价时间。

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师生问答的环节里,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所以要努力改变这种状态,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评价。

2.同学互评,发展自我。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了评价自己,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形成了自我评价能力。

3.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观点,让学生无所顾虑地表达意见。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后,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在组内合作、班级反馈时就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猜测与揣摩教师所期待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想法。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丁学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宜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