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终身抗凝药物的观察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终身抗凝药物的观察体会

胡婷婷张应琼*

胡婷婷张应琼*(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恩施州445000)

【摘要】血栓栓塞是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不论应用机械瓣或生物瓣,术后均须抗凝治疗。采用适当的抗凝治疗方法,是巩固瓣膜置换术的疗效,维系病人安全和健康的有力保障。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服药的宣教,病情的观察,以及病人自己的信息反馈,及时的将病情变化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积极的处理,为终身服药提供客观依据。现将08年3月-10年3月,施行机械换瓣手术172例,术后服用终身抗凝药物华法林的观察体会回报如下。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终身抗凝;华法林

【中图分类号】R65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171-02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72例,男78例,女94例。年龄16-71岁,平均43.5岁。其中,二尖瓣置换71例,主动脉瓣置换5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47例。术后痊愈170例,死亡2例。

2护理

2.1术前宣教:华法林作为终身抗凝的首选药物,其副作用,有可能出现牙龈出血,便血,黑便等现象。病人可能对这些具有恐惧心理,所以,在术前和服用药物前,我们应增进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充分沟通,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对服用药物的必要性和副作用有正确的认识,以取得信任和配合,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手术,安心的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2.2术后服药

(1)术后抗凝治疗一般在术后第2天进行,拔除胸腔或心包、纵隔引流管后开始。由当班护士遵医嘱在规定时间发放华法林,药物由护士统一保管。气管插管未拔者,可在预定时间胃管给药。

(2)抗凝开始每日或隔日抽血化验,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以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抗凝剂适宜剂量是维持凝血酶原活动度在30%~40%。服药后12~28小时起效,36~48小时达抗凝高峰,作用持续3~5日。目前临床最常用,国产每片2.5mg,进口药品每片3mg,医生并根据PT值和INR值调整剂量。

2.3服药观察:询问病人在服用华法林后,如有牙周出血,皮下出血斑,柏油样大便,尿色变红,月经增多或头痛等,都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及早处理。

2.4出院服药指导:出院后一个月内,每周查一次PT,平稳以后每个月查一次PT。如果发生下列表现及时来院处理:①刷牙时或割伤后流血不止,皮下出血斑,无故瘀伤且范围扩大。②柏油样便,尿色变红,尿色呈酱油色等出血现象。③女性生理期期间,月经量过多。④头痛、肢痛、腹痛、发冷及剧痛等栓塞现象。⑤高热或持续低热,乏力等感染症状。⑥水肿明显等心衰表现加重。马上到医院就诊,检查PT,停药或减药。

2.5饮食指导:病人术后体质虚弱,很大程度需要靠营养丰富的饮食来补充能量,促进机体恢复。但是,我们必须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富含维生素K或能干扰维生素K合成的食物,如菠菜、白菜、豌豆、猪肝等,食量要控制,如过量则会降低抗凝药物的作用,影响治疗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需彻底避免食用这些食物,而是需要在维持饮食相对平衡的前提下,注意适当减少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不必过于限制维生素K含量低的蔬菜的摄入(例如洋葱具纤溶活性,1天不应超过60克)。毕竟蔬菜、水果可以提供其他营养成分,对整个机体的健康是必要的。因此,为了维持华法林抗凝疗效的稳定,患者有必要保持饮食结构的相对平衡,服药期间不要随意调换蔬菜的种类和数量。

3体会

工作之余,搜集了很多资料和报道,国内因抗凝治疗带来的出血并发症多于抗凝中的血栓栓塞并发症,甚至个别病人在换瓣手术出院后甚至自动停止抗凝治疗,也末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但是并不能因此取消换瓣术后病人的抗凝治疗。对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造瓣膜,取消抗凝治疗自然可免除出血并发症,但是在没有取得充分的科学依据之前,不宜贸然停用抗凝疗法。我们护理人员,只有更好的为病人或家属进行宣教,沟通,让他们认识到终身服药的必要性,才能达到手术最终的成功,为病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参考文献

[1]阮昕华,姜楠,李庆和.中华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6.22(4)281-283

[2]徐宏耀,吴信.心脏外科监护.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3]汪曾伟,刘伟永,张宝仁.心血管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566-572

[4]谢宝栋,李杰,蒋树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8.12(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