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学科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4

浅谈小学语文学科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高密

【关键词】创新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社会课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而培养创新精神的先决条件是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正是时代的需要。国民创造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的重要标志。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崛起和社会的进步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创新精神的培养从根本上来说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学生是教师的“应声虫”,书本的“奴隶”,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教学状况,致使儿童创新思维的种子在萌生前就被地扼杀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适宜的客观条件。

1.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创新思维的培养营建温室

情绪学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进发出创新火花。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容器,教师给学生装,课堂中无丝毫的民主、开放可言,学生的思维处于固定僵化的状态,不能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我重塑自我角色,把自己定位在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将课堂教学视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的过程,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营建了温室。

1.1优化导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精心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就可以成功地敲好这一锤,为整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在执教《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我设计了别具匠心的导入,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课前让学生谈谈对秦始皇兵马俑的了解,教师自然的导入,请大家看一段录象,看后说说你又学到哪些知识。然后播放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的录象资料。这样设计既体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又用一段声形并茂的录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多彩的画面,激动人心的背景乐曲和准确精练的文字介绍,使学生入临其境,入闻其声,入见其景,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他们带着对秦始皇兵马俑的美好向往投入了对课文的学习。创设与课文相通的特定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课堂教学的情景交融。

1.2身临其境。《课程标准》中指出:“可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经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此,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教《草原》这课时,我就和学生一起找了几幅壮阔锦锈的草原风光图,先让学生通过视觉欣赏草原的迷人景色: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还让学生想象此时此刻草原上会出现的各种声响:叭叭的鞭子声,得得的马蹄声,哞哞的牛羊声。在这声、色交融的图画里,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这时你也和作者一起骑着骏马,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扬鞭驰骋,那该多好啊!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挂图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更好地进入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学《瀑布》,先让学生观察黄果树瀑布的画面(挂图或幻灯片),感受到瀑布的雄伟气势,再学习新课。

1.3双向互动。比如,我在教学《鲸》这一课时,因为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主要讲了鲸的进化和生活习性。所以我采用了“答我问”式互动,课堂彻底开放,在学生读课文后,学生之间协作学习,互相发问,我在监控,辅导学生的同时也参与到其中,有学生通过递条子,直接发问的方式向我提问,我根据学生所提问作答。正是由于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进发:“鲸是哺乳动物,人类有没有办法让它回归陆地呢?”“除了课本上介绍的虎鲸外,还有哪些鲸?”“为什么齿鲸喷出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须鲸喷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由高……”

当然,不仅仅只有以上方式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方式还有很多,但关键是教师要为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

2.开发鲜活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汲取营养

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有这样一句名言:“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创新思维产生的基础就是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没有大量的知识信息,学生的灵感不会闪现,好奇心不会产生,思维将处于封闭的状态。在语文的教学中,我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开发鲜活丰富的教学资源。

2.1依托教材文本。语文教材文字优美,内容丰富,知识信息无处不在。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语言上讲,可以依赖教材文本为培养口头表达,语言创新能力积累丰富的文字材料。如,好词佳句。从内容上讲.教材文本中有中外著名人物创新的成功范例的形象描述和再现,如《最后的辉煌》一文中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诺贝尔:《茅以升立志造桥》一文中勇于创新的桥梁专家茅以升:还有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等,他们都为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创新精神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汲取了精神动力。

2.2整合学科知识。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音乐,美术,社会,科学,自然等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融合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明显。在语文学习中,我时常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学科知识,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汲取营养。

如教学《五彩池》时,了解了五彩池的美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让我们来赞美五彩池吧!”话音刚落,就有学生站起来:“我想画一幅美丽的五彩池”。“我想唱一首歌”……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用五彩的画笔描绘了精美的五彩池,他们用美妙的歌声赞唱了神奇的五彩池,还有的同学设计了新颖的宣传用语走向社会宣传五彩池。

2.3利用信息载体。除了从各学科获取创新思维的营养——知识信息,学生还可以利用的营养源还有很多:书报,广播,电视电影(传统媒体),网络(新兴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从书报,广电,网络中搜集资料,获取信息,尤其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媒体网络。传统的语文教学媒体一般是教科书、黑板加粉笔,学生的视听感官得不到充分调动,不利于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高效进行。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对象,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作用。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让学生通过媒体了解了风光迷人的西沙群岛,使学生有一种向往的欲望,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接着,我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展示西沙海底世界那美伦美幻的奇景:珊瑚、海水、各种鱼类等等。然后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想法吗?你还知道海底有哪些美景?学生们非常兴奋,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在欣赏的引导下,发挥了充分的想象,把海底描述得诗一般。可见,现代媒体在这里充分发挥了它特有的优势,集声,像于一体,学生的思维在它的引导下冲破了定势思维的束缚,迈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又如,在教学,《琥珀》一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于琥珀的资料。有学生从《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中搜集了什么是琥珀,有学生从网上下载了各种各样的琥珀图片,查到了琥珀产生的年代……在交流了这些资料,共同学习了琥珀的样子,形成,发现之后,就有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充当小小推想家,假象裹有蚂蚁的琥珀的形成过程,还有学生向权威挑战:“科学家推测松脂球形成约莫在一万前,又裹过了几千年,地壳发生了变化松脂球化城了化石。而我搜集到的资料上反映:松脂球的形成,早在4000万至6000万年前,又经历千万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形成了现在瑰丽的宝石——琥珀。这是为什么?”

如果没有这些鲜活丰富的信息输送养分,学生的好奇心怎么会被引发,求知欲怎么会被激起?创新思维自然就不可能产生了。

3.组织多样有效的教学活动,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构筑平台

小学生活泼好动,针对这些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如想象、辩论、设计、表演等,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构筑了平台。

3.1启发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我创设一切可以创设的想象空间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语文教学的可想之处很多。

3.1.1阅读教学中的想象。如《海上日出》一课有这样一段文字:“太阳象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他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学生根据文中的形象描述闭眼想象,让太阳升起的动态在头脑中加工,组合,形象再现。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以教材为凭借,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语言实践,在实践中积极发展语言。

3.1.2作文教学中的想象。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力开始的。”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劳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根据儿童富于幻想的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想象力,有利于克服思维僵硬,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从多种渠道入手,如:观察感知、利用教材进行想象、练习说话中进行想象等等。我主要结合课文,在“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写想象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想发明的东西,想象出它的样子,构造,作用等,然后写出来。(1)仿写: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是让学生举一反三。”好的仿写就是在创作。

如:我在教完《松鼠的尾巴》一文后,就要求学生仿照文中松鼠尾巴的功能,写一写其他动物尾巴的功能。这种仿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探究、类比思。(2)续写:可以续写课文的故事情节,有不少课文的结尾还有进一步续写的空间。如教学《凡卡》、《穷人》、《鲁本的秘密》等这类课文时我都让学生大胆想象故事的进展情况,进一步续写故事情节。维和创造想象力,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可选择结尾含蓄而有较大想象余地的课文。如:《找骆驼》一文,结尾写到:“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可启发学生,商人是怎样找的,途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等等。让学生把内容继续写下去。又如:寓言《守株待兔》一文结尾,种田人的庄稼全死了。可启发学生:种田人见到庄稼全死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有没有醒悟过来等。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这样,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课文结尾的妙处,加深理解课文,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想象能力。(3)改写、扩写:在现行教材中,可改写,扩写的文章很多。如《农夫和蛇》一文中,写蛇一醒过来就咬了农夫一文中。如果这一口没咬到,那么农夫会怎么想呢?他有没有反省呢?带着这些问题可把故事扩写。又如:古诗《小儿垂钓》,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启发学生,将古代文学语言改编为现代文学语言。适当展开想象,注意行人和小孩的语言、神态、对话环境、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将一首简单的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文学故事,在改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

3.2组织辩论。辩论是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它要找出对方观点中的破绽,这种活动很容易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要教师善于挖掘,语文教学中的辩题不难发现。优质课例《爷爷的芦笛》何义田老师就巧设“智慧”陷阱,创设争辩课堂。教学中,何老师对文中人物评价这一环节的处理,即课文描写了怎样的强强?怎样的爷爷?学生的一般思维定势都是从正面进行评价。课个别学生负面的评价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时,何老师没有避开,而是及时的捕捉到了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巧设了智慧陷阱,让学生围绕“强强到底是勇敢还是胆小?爷爷是狠心还是慈祥?”进行了辩论。在辩论中学生除了不断地触摸文本,理清课文,寻找根据,还得组织清晰而有说服力的语言来驳斥对话,让对方信服。这一智慧的设计一下子扣紧了学生的心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开始新的学习活动,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语文课真正成为师生心灵交汇的场所,师生智慧碰撞的阵地,这既是思维训练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争辩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争辩中,学生精神振奋,发言积极。由此看来,在课堂上组织有效的争辩,不失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好办法。《放弃射门》。也是一篇可以组织学生辩论的很好的素材。文中写在英国足联球赛中,利物浦队的世界级球星福勒在半决赛中两次放弃射门。教学中在我的引导下,全班组织了一次以“福勒放弃射门对吗?”为辩题的辩论活动。学生的辩论词中出现了许多精彩独到的观点:“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对于足球赛,放弃一次射门机会,就等于放弃了一次胜利机会……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就在这一次次辩论活动中不断闪现,进发。另外,教材中还专门设计了许多以辩论为主的口语交际活动,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辩论的兴趣,鼓励学生大量的搜集辩论所需材料,教给学生辩论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3.3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是一种实践活动,是由学生创新思维萌芽何成长的沃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创新设计活动。第九册积累运用三的实践活动内容就是:搞小发明,写小论文。同学们结合课内课外学到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丌动脑筋,大胆想象,在老师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创新成果:有的制作了电动小狗,有的在钢笔套上安装了吸水纸,可以定时拆换,解决了钢笔吸完水后找纸擦墨水极其麻烦的问题……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创新设计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去。新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围绕保护环境展开教学,学生从课文中明白了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此时,老师可以启发学生:既然我们和地球,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休戚相关,息息相连不可分割,我们有什么办法保护我们的兄弟姐妹,保护我们这个家园不受到破坏吗?学生们绞尽脑汁,纷纷解囊,想出了许多奇思妙招:有的设计了奇特的外衣,有的发明了神奇的药水,有的研发了可以循环使用的能源,有的提出了节约资源的良好建议……不管这样的设想能否实现,也不管学生的想法有多么不切实际,总归他们敢想会想,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谁敢断言,若干年后,这些想法不会实现?这些建议不被采纳呢?红金龙集团有一句人人皆知的又能给人以激励的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4.利用广阔生动的社会课堂,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拓展空间

对小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主阵地,也是基础阵地,但给学生拓展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还是很有必要的。在社会逐个广阔课堂里,既有鲜活生动、充满创新精神的个案,又有让学生实践自己创新思维的广阔空间,学生走进社会,不仅可以在社会大课堂中积累更丰富得创新知识,又可以使创新思维得到更全面、更具挑战性得锻炼。比如:学生走进社会听报告、听讲座可以了解更丰富,更新颖得创新实例,从中受到深刻的启发教育。学生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小学生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拓展了空间,给创新思维的锻炼注入了更多活力。

如果说学生头脑中的创新思维还只是一粒亟待点燃的火种,教师就应该想办法把它点燃变成一点火花,如果说学生头脑中得创新思维已成为一点火花,教师就要想办法把它变成一支火把,如果学生头脑中的创新思维已成一支火把,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它燃得更旺。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应该与时具进,适应现代教学发展需要,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这一战略高度出发,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各种便利。

参考文献

[1]李向成.任强:《点击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10月刊总第290期。

[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4]《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11月刊总第291期。

[5]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6]全曰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7]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5、6、10、11册。

[8]朱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尝试》,跨世纪小学语文教学研究。[9]张丽.《发展创造性思维,优化语文教学》,教师论文集。

[10]熊建峰.《小语教学培养创新素质的策略》两摘。(作者单位:湖北襄樊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