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校园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利用校园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王墨超

王墨超/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摘要〕常识课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呢?利用校园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常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①利用校园植物的向光现象展开研究性学习,进行植激素调节的教学。②课内外结合,课外延伸,持续学生自然探究兴趣。③开展校园调查实践,深化学生探究兴趣。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兴趣民族自豪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一种与身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

皮亚杰曾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给学生探究、发现开始教学。探究性学习却基本上不用老师讲解知识点,就是要让孩子动手去做,动手做就要给他材料,让他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让他认识科学的规律,掌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无论成绩好还是差,一旦进入高中,都有一种要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新的学习环境中的愿望。特别是那些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种愿望更迫切。并旦刚升入中学的新生,对新的学习环境较为感兴趣,经常在校园观察学校的设施状况。虽然对校园有所了解,但只是其表,仅是粗略的。

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周,我利用课外活动向新生介绍了学校的环境概况,尤其是校园内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强调这是我校投入巨资建设起来的,以此来说明我校除重视成绩外,还重视美的教育和身心的发展。那么,如何将这些新生的这些关切和愿望,引导到正确道路上来呢?作为生物教师,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自然条件和教学设备来开展了系列研究性学习,在研中学,在学中研,进一步培养了新生树立以校为家,爱我校园,为校争光的信念,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和专业的发展。

一、利用校园植物的向光现象展开研究性学习,进行植激素调节的教学

观察植物的向光性,学生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课題。比如为什么有些植物向光性较为明显?向光性是如何发生的?根为何没有向光性?有何意义……这些课题的提出,丰富了教学内容。另外,校园就是一个小小的活“植物标本馆”。在教学过程中,随手采集几种植物带入课堂或让学生直接到校园实地观察,能收到事半功倍德效果。各种叶形、叶序在校园中都能看到:雪松是针叶形,银杏是扇叶形,法国梧桐掌状叶;冬青对生叶序,夹竹桃轮生叶序,月季互生叶序;杨树叶是单叶,洋槐叶是复叶。利用这些实物教学,既题高学习兴趣,又加深了记忆和理解。

二、利用校园植物,对植物的代谢展开研究性学习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观察到,木本植物的个体较大,是否叶片的光合速率要比草本快呢?于是用打孔器各取了相同体积的叶片,参照课本的叶片光合作用的探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培养是生物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识别周围常见植物的能力。校园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可以随时随地组织学生观察识别并获得学习的素材。

三、利用校园植物,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一些制作技术,如标本制作,叶脉书签、叶画、树叶相片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利用校园植物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制作一些标本、叶画、书签等小工艺品,并定期进行展览评比活动,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技能,又丰富了课外生活。

四、利用校园植物,进行环境生态教育

当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生物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如讲完光合作用后,可以把学生带到校园中,边观察、边讨论绿色开花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让学生懂得绿色开花植物不但能防风固沙,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而且能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地氧气平衡;有些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有害细菌,起到净化清洁空气的作用。

五、利用校园植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种普遍的、崇高的思想感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生物学科中有许多适合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在校园中采集一些水杉、银杏的小枝条出示给学生,或直接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水杉、银杏树下,然后再讲我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些种类是我国特产的珍贵稀有的“活化石”植物,如水杉、银杏以及银杉、珙桐等植物,他们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这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校园植物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着其它教具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生物教师的重视。但要真正充分有效地利用校园植物进行研究性学习,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生物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要对校园(包括校园周围)的植物进行详细的考察了解,这一工作一般在新学期之前进行。调查统计野生植物、栽培植物分别有多少种,分属哪几个类群,哪些是教材中出现的,分布在何处。向学校园艺工人咨询栽培技术并整有关章节的教学顺序,做到学叶能见到叶,学花能见到花,学果能见到果。这样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校园植物,堂堂用实物标本教学,学生兴趣一定很高,教学效果一定不错。

综上所述,由于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利用当地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时首先遇到是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产生的负面效应较多。而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资源使此问题有较好解决,不仅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更为关键的是降低了实施的门槛。我在教授生物教材第一册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校园植物进行课堂内外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学生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编号1104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