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李华娟

李华娟(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恢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4例,干预组无并发症患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小儿疾病,是指患儿心脏、血管等在胚胎发育期即存在障碍或者异常情形,致使患儿出生后应当关闭的通道未能正常闭合,典型特征即是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同时也会有动脉导管未闭等症状[1]。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以紫绀、发育不良等为主,一般皆须通过手术治疗,方能治愈。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介入治疗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其临床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创伤小、痛苦少且恢复速度快,并发症较少。为提高介入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使其临床疗效更为显著,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以我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整体护理干预配合手术治疗,疗效更为满意。先将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4.2~9.3岁,平均年龄4.4±1.3岁,室间隔缺损9例,房间隔缺损8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干预组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3~9.1岁,平均年龄4.1±1.2岁,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9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给予介入治疗。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措施。

1.2.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患儿与家属均不了解,护理人员要给予详细讲解,使其能够了解介入治疗的优点,减轻心理压力。尤其是要与患儿家属,一定要做好沟通工作,讲解手术治疗方法、过程、注意事项、配合方式等,让其充分了解介入治疗的特点、优越性和安全性,打消其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并且根据患儿的性格、心理特点,耐心辅导,以小孩子能够接受的语言和了解方法,使其能够明白手术的安全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不致产生抗拒情绪[2]。

②术前准备。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很重要,首先手术之前一天给患儿进行碘过敏以及其他抗菌药物过敏试验,并且做好穿刺以及静脉针留置。手术当天自早晨开始禁食禁水四小时,并且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5%)氯化钠注射液,并与术前两小时做好备皮准备,同时也要给予抗菌药物静滴[3]。

③手术室准备。护理人员要准备好心电监护仪、起搏器、氧气筒等,并且准备好手术器械,常规急救药品等。

1.2.2术中护理

手术中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手术步骤,及时传递手术器械,并且要正确无误。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电监护仪,观察其心率、血压、呼吸等变化情况,一经发现异常情形,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尤其是采取局部麻醉的患儿,要及时询问其身体变化。对于静脉复合麻醉患儿,要密切监视其呼吸道、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情况,并且给予每分钟2L氧气吸入。

1.2.3术后护理

①基础护理。术后保持各项指标的密切监测工作,同时要注意静脉通道是否通畅,病患面色、体征、神智是否正常,有无其他不适症状,是否疼痛难忍等。各项观察均要切实记录,保持护理进度,以总结患者实际情况,是否需要加强护理措施。麻醉状态时,患者要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之后给予平卧位休息。观察患者是否有体温上升症状以及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是否渗血等。要注意患者术侧肢体的位置,保持伸直状态。避免患者喷嚏、咳嗽等用力动作,以免伤口开裂。密切注意切口情况,是否渗血、淤紫、肿痛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密切注意患儿下肢情形,发现冰冷、肤白、动脉消失等症状,立即考虑是否为动脉栓塞症状,报告医生检查处理。若是患儿疼痛难忍,哭闹挣扎,则可以给予镇静剂,保持术侧肢体的制动性[4]。

②心律护理。患儿术后二十四小时内要给予专人心电监护,观察血压与心率、心律情况,是否出现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室速等症状,密切监视患儿是否出现心律失常症状,找出原因,给予对症处理。

③饮食护理。患儿麻醉效用过后,可以进食少量清水,如无出现恶心、胀气等症状则可以给予半流食。护理人员要鼓励患儿多饮水,以便排出肾脏中残留的造影剂。二十四小时之后,可以酌情给予普通食物。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4(18.2)例,干预组患者0(0)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2例未能按时禁水禁食,致使出现呕吐、恶心、腹痛症状,2例因术后提早进食发生腹痛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明显缓解。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张常见的小儿先天性畸形疾病,也是小儿心脏病中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已经占到出生小儿的0.8%左右。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其与遗传基因、母体宫腔感染或者接触大量放射物等方面的影响有关系。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医学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与非血管介入两种治疗方式,即在不经开刀手术的情况下,于血管、皮肤建立操作通道,或者直接借助人体组织管道,在造影机、MR或者CT等辅助设备下进行病灶个体处理。介入治疗的主要特点就是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恢复速度快,且安全有效[5]。

整体护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方法,其护理措施是以现代护理观为中心指导,不仅护理病人的疾病,且对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作用、心理状态以及影响疾病恢复的各种因素进行干预,然后制定护理程序实施步骤,落实至每个护理人员身上,使护理效果达到最好。整体护理观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它是根据病患的生理、心理以及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依据,进行的最为合适的护理。

本组研究表明,给予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恢复速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CandiceKSilversides,ErwinOechslin,MarkusSchwerzmann,etal.CanadianCardiovascularSociety2009ConsensusConferenceonthemanagementofadultswithcongenitalheartdisease:Complexcongenitalcardiaclesions[J].CanJCardiol,2010,26(03):136-142.

[2]王璐璐,王晓晶,付婷.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56例围手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18):2112.

[3]杜杰,高俊娈,宋玉平,等.68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下半月版,2010,07(08):47-49.

[4]左玉兰,李燕,董晓慧.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疾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7.20(10):948-949.

[5]雷鸣.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护理[J].航天医药,2OO8.19(04):2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