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能提高数学教学成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1

自主学习能提高数学教学成绩

韩晓蕾

山东省昌邑市育秀学校261300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情境,设计激励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开展小组合作,助推自主学习;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数学教学成绩。

关键词:民主和谐激励评价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设计问题自主探索

根据我多年从教初中数学的经验,我认为通过以下手段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并鼓励学生勤思、多问,才能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我主要采用了随机测评和等级记分法。随机测评主要用于课堂讨论和课堂练习中,目的是能随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级记分主要用于作业或测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和能力,采用按评分标准评分,按学生题策略的优劣和方法多少评等级。这样的做法使学生乐于创新,乐于投入自主学习的境地。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让学生展开知识的、体验的、解决问题心得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但是,合作学习如果开设不得法,也可能使一部分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形成依赖性,甚至彼此互相影响,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因此合作学习必须合理搭配、科学安排。

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设计了如下环节:①六人一组,每人任画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②比较所画的图象,你认为是什么图形;③找出你所画函数的k、b的值,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k相同的正比例函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④根据k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k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⑤根据b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b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⑥总结出当k、b不同值时一次函数经过哪些象限。学生“动”了起来,没有“旁观者”、“怠情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合作分析、讨论,图形结合,很快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疑难问题,让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在设计习题的过程中,我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突出习题的不同特点。

1.设置“阶梯式”习题。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台阶,选编的练习题力求少而精,练在点子上,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阶梯上获得成功。例如在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一系列探究问题:(1)你能说出103×102是多少个10相乘吗?(2)将底数10换为2,5,a,b上述结果怎样?(3)所有这些式子有何共性和个性呢?(4)将它推广到am?an你会得到什么结论?你能说明你的结论成立的理由吗?对于am?an?ap有什么结果呢?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发现的规律。数学教学不能让学生单一地接受课本中的某一数学结论,通过上面的题目变形,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阶梯,使学生积极参与推导出结论的思维过程,使其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2.改造封闭题为开放题。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把常规的封闭题改为开放探索题,打破固定模式,让学生无法机械模仿,要求学生能多角度灵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复习课中,我展示了以下问题:老师给出一个数,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乙: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丙: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丁:当x>2时,y>0。若这四位同学的叙述都正确,请写出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尽可能多的函数解析式。这里的函数并没有限制类型,可以从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及其它函数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运用学过的知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渗透教学思想,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

3.建立常规题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去引导学生探索、总结,养成刻苦钻研的精神,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一是在学生构建模型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拘于题目,做到敢想、敢说、敢做,体现教育的平等性;二是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体验成功,同时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去探索。这样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自主变通能力逐渐增强,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