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章金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章金莲

章金莲

章金莲福建省安溪县感德中心小学362400

数学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结论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地获得数学的知识和数学方法。同时我们也要激发情感,提高课堂实效,展开联想,培养创新能力,还原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趣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作为教师,假如没有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顾着给学生传授知识,没有情感的学习就会带来身心的疲倦,对学习就没有兴趣,那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精辟论述。有趣的新课导入,就会马上引发小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例如有一位吴老师在执教《倒数的认识》导入新课时问:“同学们知道我姓什么吗?”生:“姓吴。”多媒体课件跳出“吴”字以后,电脑动画闪烁,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吴”字突然变成了“吞”字。师:哎哟!吴老师被“吞”掉了。此时学生开怀大笑,这时候多媒体跳出:吴——吞。两个字同时闪动“天”字,再同时闪动“口”字。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构造的规律,你们能再写出一些类似的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写出了许多组:土—干,上—下,甲—由。师:“汉字当中的文字有像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构成规律,数学当中的数也有这样的构成规律吗?如果有,请大胆地来写在黑板上。”开始只有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写“—”,接着一拥而上……师:“你们能根据每一组数的构成规律,为它取一个名字吗?”生:换位数,相反数,互为倒数……在教学中教师能跳出数学来教数学,结合自己的姓——“吴”字,把汉字当中构字的规律和数学中数的构成规律来进行对比,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为讲授新课知识做好了铺垫。

二、激发情感,提高课堂实效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力求认识的倾向,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就不用别人催促,会主动自觉地进行。学生有了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主动地学习、思考,才能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以良好的心境和情绪体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设疑激趣,用数学知识的思维美、结构美诱发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稳定地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激发学生兴趣带来了契机。

2.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新课程十分提倡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因为这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一旦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教师就会教得愉快而尽力,学生就会学得轻松而起劲。因此,教师要有和学生做朋友、做小伙伴的意识,摒弃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思想,躬身或蹲下来和学生对话。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或提出建议,对学生坦诚相待,与学生沟通交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优缺点,让学生在课堂里保持心情轻松愉快而不是焦虑压抑;要多组织探究式、讨论式、表演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从言行到思维都空前活跃。

三、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自主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对于教学来说又是一种难得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探”中自主学习,根据各自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做数学”,亲历探究过程,使学习活动“知情合一”,并“再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来。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着重创设如下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第一,提问:“要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你认为最好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为什么?”第二,实验:“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怎样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第三,讨论:“从刚才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图形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根据以上的实验和讨论,你能否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你推导的依据是什么?”这样让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讨论、思考,通过自己的探究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

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是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展数学活动课,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在新的情境中发现、分析、研究新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法,从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如在《有趣的三角形》教学中,学会用自己准备好的各种三角形进行游戏活动,找出底和高,教师出示各种学过的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先说文字公式,再说字母公式),再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加上一条线,使它们变成三角形;学生用自制的各种三角形按边或角进行分类;根据三角形的意义,画出各种三角形所有的高,并把与计算面积有关的底和高配对涂色。这样,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展,要创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节,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从最佳起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