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先学后教”的实践模式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谈初中数学“先学后教”的实践模式构建

王志坤

王志坤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就是以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实践、讨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下面以初中数学课型为例,谈一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体教学环节及要求如下:

1课前预习,发现不足

教师要积极地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这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关键,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在刚开始预习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准确地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份预习提纲,在预习提纲中,有的问题学生可以回答出来,有的问题可能还不太明白,这样可以在这些地方做上标记,有待于上课时解决。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一节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预习的:在上课的前一天,给学生们留下预习任务如下:①平方差公式的内容是什么?能分别用文字与字母表达出来。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运用了什么知识?③自己能推导平方差公式的成立。④自学例题,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方法与解题步骤。这样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有效的预习,因此对本节知识内容已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了解,对学习本节知识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营造气氛,促进乐学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3课上再学,共同交流

新授课教学内容一般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定义、定理、法则等概念或公式,后部分是运用前面的概念或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因此,这类课型在运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时,往往采用“两学两教”方式进行。

3.1自学概念前的指导:结合课前的预习,给学生提出自学任务,并且提出通过自学应达到的目标。以《平方差公式》一节为例,我是这样安排自学任务及目标的:第一,平方差公式的内容是什么?分别用文字与字母表达;第二,理解并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第三,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①平方差公式左边两个二项式是什么关系?在这两个二项式中的第一项有什么关系?第二项呢?②平方差公式右边的整式有什么特征?其各项与公式左边各项有什么关系?

3.2学生自学概念: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自学任务及目标,自学定义、法则等概念或公式。学生看书时,教师要及时表扬那些看的又快又认真的学生,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引进竞争。

3.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学生在自学后对知识有了初步理解,这时要通过学生自由交流,让学生的自学成果能充分的展现出来。以《平方差公式》一节为例,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并完成了教师安排的自学任务,对“平方差公式”有了初步理解,并掌握了公式推导过程;也有一部分学生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稍差,对公式的结构特征理解和掌握不够,这时就体现了小组交流的重要性,通过交流,使部分学生的能力得到发挥,也使另一部分学生达到解惑的目的。

在分组交流过程中应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信息能够多向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敢于参与、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个人兴趣,激发主动探究的精神,真正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小组交流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他们会把预习与自学中自己发现的困难和自己的想法拿出来相互讨论,共同解决。分组坚持好、中、差均衡的原则,这样便于学生主动参与,相互讨论,解决问题。并要安排组长负责组内的讨论,把组内形成的共识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的过程让学生融入学习活动之中,为所有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和自我改变的机会,同时让不同的思维方式相互沟通,这样会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讨论中主动去探索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形成一种主动质疑的能力。

3.4全体交流,点拨矫正。目的在于使学生知道概念理解或证明的对与错,知道错在哪里,错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概念。以《平方差公式》一节为例,在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时,部分学生只注意了“公式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而右边正好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一特征,而对于结构特征的另一种方式的理解没有注意,那就是“公式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的积,在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是互为相反数,而右边是用完全相同项的平方减去(只能这样)符号相反项的平方”。通过这样的点拨,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培养了学生丰富、独到的良好思维品质,使教学由传授知识向开发思维引伸,也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有独到见解的创新意识。

4巩固训练,形成技能

通过对课上知识的学习,要把课上学习的知识升华为实际应用能力,必须进行巩固训练。这一环节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出有层次、有梯度的训练题目,既要有巩固知识的训练题,又要有培养能力的训练题,不苛求学生全部都能完成。其实,所有的学生都有全部完成的欲望,这样便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欲达到的教学目的便体现出来。

作者单位:吉林省扶余市增盛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