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李吉爱

李吉爱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关键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是这一事物最易诱发大脑皮层的兴奋,且使兴奋持续,而这种兴奋则是大脑对该事物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表现出非常大的学习热情。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注意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负及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都是十分有效的。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物理教学中的体会。

1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主要措施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中。好奇、好问、好动、好胜是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初中学生虽然有好奇心,但大多数学生观察物理实验时,仅仅被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所吸引,只注意物理实验的表面现象,缺乏探求物理本身的主动意识。为使学生既看热闹,又看门道,在实验前,预先设计一系列问题,对实验现象、原理进行分析、拓展,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做托里拆利实验中,设置了如下问题:①为什么用一根1米长左右的细玻璃管?②为什么在玻璃管中注满水银?③倒立在水银槽中,放开食指后,管内水银为什么下降?④为什么管内水银柱下降到一定程度就静止了?⑤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当时的大气压?⑥若将玻璃管变粗、稍倾斜、稍上提、下插,管内外水银柱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⑦若玻璃管中漏入空气,测出的大气压强值偏大还是偏小?通过这些设问,就能连续激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设计探究性实验时,可激发学生好动的心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探究问题的方法: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探究,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中。例如:学生在做“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提出杠杆平衡条件是什么?学生就提出不同的猜想:①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②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③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④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还添一些思考题:①杠杆的平衡条件与力和力臂的大小是否有关?②杠杆平衡条件由什么来决定?③杠杆哪端下降,哪端的力和力臂的积是大还是小?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素养,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能体会到付出劳动后的成功喜悦。

2重视教材中的信息窗、加油站、迷你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补充

实验既是物理学的基础,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演示和分组实验固然重要,同时教材中的“迷你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讲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其正确使用,让学生与实验互动起来。课后根据迷你实验的要求“让学生自制一个橡皮筋测力计”,让学生思考该测力计应如何标注?又比如:老师讲了摩擦后,让学生体会迷你实验中的小实验,将玻璃瓶盖的盖子盖紧,然后用肥皂水将手弄湿后,再去开盖,发现自己很难打开盖子,这是为什么呢?再提问:若无摩擦,世界将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做了小实验后,要及时交流制作情况,并在小制作中给与表扬和鼓励。教材中的“信息窗、加油站”既能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又能将知识加深。老师讲了牛顿第一定律后,再来与学生共同阅读和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假设实验中无摩擦阻力,①不同的斜面,小车上升的高度如何?②若斜面变为水平位置,小球又该怎样运动呢?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点,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拓宽、加深,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得到提高。

3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情景

综述物理现象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这样克服了学生一碰到理论、论证就觉得枯燥无味的心理情绪,提出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景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惯性”时,一辆客车停在一只小狗前面,车上的人站起来并向前倒,这是为什么呢?有同学回答:人们有惯性,也有同学回答:人们站起来看车前面的小狗。虽然后面的同学答错了,但从相反的方面证明了人有惯性,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如:在讲“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电阻与电流成反比。若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学生不仅难理解,而且也难记住。若举一个例子让学生思考:有两父子十分相像,我们经常说儿子像父亲,而不会父亲像儿子,为什么?因为先有父亲,后有儿子。在欧姆定律中,先有电压和电阻,然后才形成了电流。学生哄堂大笑之后,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讲课时如果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既显得和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愿意听讲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那么,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

4课堂上恰当地运用物理史或穿插小故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大都停留在儿童的心理特征上,具有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恰当的讲一些物理史和小故事,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有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进而启发他们进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讲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介绍牛顿的生平,以及对物理作出的巨大贡献。又如讲法拉第的电磁感应时,介绍法拉第经过艰苦岁月,漫长的过程,最终发明了现在人们在生活中、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电,同时也介绍法拉第的生平事迹以及对科学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样,让学生从物理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来获取知识。物理上的单位很多,不易记牢,但绝大多数单位都由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若在介绍物理单位,可同时简介物理学家或科学家的情况,人们为了怀念他们,学习他们,将他们作为物理量的主单位,这样学生在记单位也容易记牢,同时也激励学了生对科学探究的献身精神,在学生心目中培养了一种理想:将来自己可能成为一名人们怀念的科学家,这为以后给他们的学习和探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省应县金城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