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探讨

陶云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陶云甘肃天水741018

[摘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只有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定一系列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才能朝着企业目标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探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维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而且,中小企业文化及其培育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已成为现代文民和市场文明的精髓,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中小企业,就没有市场经济。

一、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1、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主要动因。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前者是指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否适当;后者则是指由于社会生产技术基础的创新,而引起的产业结构的质的改善。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长足发展,都依赖于各国产业结构的质的改善,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又以技术创新为其前提条件和主要动因。因为,每当技术创新出现和技术创新不断扩散到生产领域各个方面,劳动对象、生产手段、生产结果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的重新组合,会进一步形成累加效应,必然造就、培育出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或者取代某些传统产业部门,从而使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

2、技术创新是改善对外贸易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规模、结构、增长速度、效益、反映着该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力度。近代国际贸易史表明,一个国家外贸状况的改善,源于三个方面的竞争力:一是出口商品的技术特性(品种、功能、效益、质量等);二是出口商品的交易价格;三是本国政府的金融、外贸政策以及外贸企业的营销策略。出口商品的技术特性源于直接的产品、工艺和原材料的创新;出口商品的交易价格源于直接生产设备、加工工艺、生产组织的创新所导致的产出投入比例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本国政府的金融、外贸政策以及外贸企业的营销策略则源于经营管理和组织的创新。归于一点,一个国家外贸状况的根本好转,本源上取决于该国技术创新的发展。

3、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市场经济在很多方面与计划经济有根本的区别,其中最根本的是引入了竞争机制,产品是由用户来选择的,而不是按计划分配的。在市场经济中,争夺用户是竞争的焦点,是围绕顾客而进行的努力,竞争的结果是由胜劣汰。因此客观上技术创新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展开,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没有竞争,便没有进步,没有竞争的市场,不是市场经济的市场。因此,企业在竞争的风口浪尖之上,要想得到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通过“制造差别化”来战胜对手。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研究开发的优势,制造同竞争对手在产品性能、质量等方面的差别化;也可以利用大规模生产先进工艺设备的优势,降低产品成本,创造同质低价的竞争优势,但不管哪一种差别化都离不开技术创新。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由于其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资源禀赋,以及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条件不同,在技术创新方面形成了与大企业不同的一些特点。

1、技术创新体制灵活。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一般都通过独立的专职研究开发部门进行,这种技术创新体制与中小企业迥然不同。中小企业由于研究课题较小,研究人员不足,研究投资也较少,因此一般不固定设置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而由制造部门和销售部门兼搞,或者由企业家本人直接承担。因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制比较灵活,符合中小企业经营的特点,有利于企业和市场的紧密结合,轻快的获得经济效益。

2、强调应用型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注重应用型技术创新,遵循技术创新的实效原则,强调技术上的适宜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生产上的继承性。一般进行的是单一创新,且注意从小处开始,发挥自己的优势。主要着眼的是现在而非未来,很少从事投资大、项目多、见效慢的基础性技术创新。而大企业不但要立足于眼前,更要着眼于未来,在注重应用型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基础科学研究,以谋求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3、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力虽然没有大企业雄厚,但能根据项目的需要,集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开发周期短、见效快的技术,注意量力而行,符合实际,因此能迅速取得经济效果,成功率也较高。据统计,日本的企业创新周期在一个月以下的,大企业仅占10%,而中小企业则高达29.3%;创新周期在三个月以下者,大企业占6.3%,而中小企业则高达29.33%;创新周期在两年以下者,大企业高达29%,而中小企业只占6.8%。

4、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突出。中小企业的企业家除对技术创新制定战略外,通常还亲自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或者组织和领导技术创新工作。与大企业的经营者在技术创新中只负责制定原则方针相比,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所从事的工作是多方面的,既是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者,又是技术创新的具体工作人员。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亲自参加技术创新,有利于在企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创新资源解决创新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制定正确的创新战略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正确的企业创新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指南针,指明企业创新的方向,促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特色,以提高竞争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基本思路我认为主要有三种: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

1、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以市场的承认为标志,最终获得市场的创新收益。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技术突破的内生性。自主创新并不要求企业在研究开发上面面俱到,独立攻克每一个技术环节,但其中的核心技术必须是由企业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究开发获得的。二是技术与市场开发的率先性。率先性是自主创新努力追求的目标。新技术成果是具有独占性的,技术开发的竞争中,真正法律上的成功者只能有一个,其他晚于率先注册专利者的同类成果不仅不会受到专利保护,而且不能够合法使用。因此,在同一市场中,非率先性技术创新是没有意义的。

2、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者生产的新产品或采用的新工艺的示范和利益诱导之下,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如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并在率先者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善的一种创新方式。其特点,一是模仿跟随性。模仿创新的重要特点在于最大程度的吸取率先成功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吸取和继承率先者开发的成果。在技术方面,模仿创新企业是有价值的新技术的积极追随学习者;在市场方面,模仿创新者充分利用并进一步发展率先者所开辟的市场。二是研究开发的针对性。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属于一种渐进创新行为。模仿创新并不照搬照抄先进者的技术,它同样需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有针对性的破译无法获得的技术秘密以及产品的功能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3、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研究院所或高等院校合作推动创新的组织形式。合作的成员之间,既可以是供需关系,也可以是相互竞争关系。这种合作形式之所以有意义,原因是,某些创新任何一个单位都难以独立推动,只有多家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行技术和资源的互补,才能达到缩短创新周期,降低创新风险,实现成果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借助合作创新,能把在激烈竞争关系中有利益冲突的企业联合起来,使各方都能在合作中获得巨大的收益。

以上三种战略的划分是相对的。对于企业而言,不管采用哪一种创新战略,都应注重技术积累,这种积累表现为企业整体的技术知识和工业技艺的增长,即企业技术能力的增长。缺少这种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就难以实现。

四、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探讨

世界各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和经验表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范围也相当广泛。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结合我国实际,我认为我国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1、制定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管理经济运行是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的基本经验。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大多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他们不免带有传统体制的种种弊端,在产权、管理机制、分配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如何建立健全适应市场体制,符合中小企业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护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尽管我国这些年针对中小企业也陆续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在立法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按所有制不同存在分别立法现象;二是还远未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三是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立法还需进一步健全,使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公正的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在坚持现有科技法规的同时,制定一些专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创造更好的环境和空间。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首先应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系统。我国原先没有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与系统,而是按经济成分和行业系统进行分类管理。这种管理造成不同经济成分、行业的中小企业在地位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先天不平等,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要使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经济发展的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就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具有权威的国家中小企业管理系统。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社会服务机构。当今技术创新的社会化趋势已日益明显,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管理服务组织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要充分发挥现有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技术团体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中心作用,逐步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使其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咨询、信息和技术培训等服务,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3、制定一系列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能力有限,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加以支持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如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财税优惠政策。政府可在税收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各种财税优惠政策。政府可在税收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从扩大免税基数和降低税率两方面提供优惠;设立针对中小企业的采购;进一步改善金融政策,为中小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产学研联合提供资金支持和信贷保障;为中小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出口信贷、贷款担保等。,我国各地通过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在区域范围内,实施各种配套政策和措施,培育和帮助中小科技企业,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效比较明显。

4、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最重要的障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完善各种融资手段,建立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内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保障。一是要考虑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问题,应该形成由政府、企业、各种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等构成的多渠道资金来源。二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由政府部门设立种子基金,对风险资本的收入和资本收益给与减免税收优惠、放宽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条件等。三是风险资本的运营问题,应不断探索有效形式,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不断拓宽现有的市场范围,大胆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