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及家庭随访干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及家庭随访干预措施

杨帆

(宝鸡市渭滨区桥南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陕西宝鸡721006)

【摘要】目的:就产后抑郁症的家庭随访进行探讨思考。方法:以我社区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产后的10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和访视组(52例),对照组进行电话随访常规干预,访视组进行上门家庭随访,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家庭访视组在产后1、4、7周抑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家庭随访,可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未病先防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预防干预;家庭随访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313-02

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状的精神综合征称为产后抑郁症[1]。主要临床改变为:情绪改变,情绪低落,神情淡漠,心情压抑,焦虑,恐惧,易怒,常常流泪,夜间容易加重。严重者甚至造成自残,轻生,残害婴儿的举动。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婴儿的生长发育等。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心理学的不断研究,对于产后抑郁症的关注度愈来愈高,为进一步加强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我院对所辖社区产后分娩的产妇2016年1月—2017年2月共104例进行家庭随访和电话随访,并做了观察记录和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社区常驻半年以上的产妇产后1到7周随访观察的104例产妇中,随机分组进行观察,家庭随访组52例,年龄28±3.1岁。阴道助产36例,剖宫产17例。足月产48例,早产4例。男婴30例,女婴22例。产妇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6例,大专以下6例。对照组年龄28±3.3岁。阴道助产38例,剖宫产14例。足月产47例,早产5例。男婴32例,女婴20例。产妇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45例,大专以下7例。两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婴儿状况及性别、文化程度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电话随访的形式填写问卷表格评估。家庭随访组由产、儿科两位医生上门访视,填写自制问卷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进行评估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可用于孕期筛查可能患有抑郁症的妇女,也可用于产后抑郁症的粗略诊断,EPDS为自评量表,共有10个项目,分别涉及心境、乐趣、自责、焦虑、恐惧、失眠、应付能力、悲伤、哭泣和自伤等,得分范围0~30分,9~13分作为诊断标准。

1.3效果判定

家庭随访组分别于产后1、4及7周对产妇实施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以总分>13分判定为抑郁症;(1)随访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选项法,随访结束后发放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项,由产妇自行勾选。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分别于产后1、4及7周对产妇实施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以总分>13分判定为抑郁症;(2)随访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选项法,随访结束电话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项。

1.4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标准差(x-±s)形式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P<0.05,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1、4、7周抑郁发生率比较(表)

本次研究结果中,家庭访视组产后1、4、7周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8.85%、17.31%、7.69%;电话访视组产后1、4、7周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8.08%、34.62%、21.15%;家庭访视组产妇产后1、4、7周抑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产后家庭上门访视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风险,提高家庭幸福。

产后家庭访视组随访满意度为100%(52/52),高于对照组73.08%(3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病因分析

分娩后的生物学因素,神经递质5-羟色胺合成释放代谢障碍,抑郁症患者血中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明显降低。分娩后身体内环境的改变,机体内分泌的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迅速下降。体内甲状腺浓度降低的产妇,患有抑郁症的风险增高[2]。随访发现产妇的本身身体状态,睡眠不足,情绪不好,分娩所致的伤口疼痛也是导致焦虑抑郁的原因。心理因素,面对出生婴儿的不适感,性别的担忧,经济收入,家庭关系不和睦,婆媳喂养育儿观念上的差别,不良的社会因素也加重抑郁症的产生。

4.干预措施

家庭随访过程中,发现11例产妇,外阴伤口出现轻度红肿,在产妇家做处理8例,来院更换敷料3例。对照组随访发现8例产妇诉伤口异常,电话指导有局限性,建议产妇来院治疗。通过家庭随访和对照组随访均发现产妇面对出生婴儿的无助感,通过亲属,尤其是产妇母亲和丈夫的陪伴更能让产妇度过这一艰难的心理断层期。产妇母亲和丈夫的关注和照顾,家庭成员的相互扶持关爱,产妇能尽快应角色转变,提高自信,减缓抑郁症的发生[3]。家庭随访医护人员现场对产妇和家属传授母婴护理知识,帮助家属营造温馨家庭氛围,指导和纠正母乳喂养姿势,查看伤口恢复情况,检查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疏导和缓解产妇情绪能有效的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通过访视同时建立产后交流微信群,疏导心理和学习育儿知识,教授产后瑜伽、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有问题及时上门再次随访,比电话沟通更直观,更能解决产妇的需要。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是生理、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家庭访视医务人员的耐心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和鼓励指导,对产后抑郁患者准确了解情况,针对病因,及时疏导,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直观沟通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效果显著,提高产妇的幸福感,确保家庭环境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9.

[2]朱菊红,张兰.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1):77-78.

[3]张情芬,靳倩莹.产后抑郁症现状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