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中医药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王中华

王中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中医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痊愈5例,显效2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药治疗癫痫效果显著,在癫痫治疗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痫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347-02

痫病是指以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俗称“羊痫风”、“痫厥”、“胎病”。尤以青少年多发,男性多于女性。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0~48岁,病程10个月~8年。大发作者9例,其余21例为小发作者。

1.2治疗本病治疗宜分标本虚实;频繁发作,以治标为主,着重清肝泻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平时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1.2.1中药治疗

1.2.1.1发作期

①阳痫

治法:开窍醒神,清热涤痰熄风。

处方: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或以此方送服定痫丸(《医学心悟》)。

方中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苦寒直折,清泻上、中、下三焦之火。定瘸丸源于《医学心悟》,有豁痰开窍,熄风止痉之功。方中贝母、胆南星苦凉性降,用以清化热痰,其中贝母甘润,使苦躁而不伤阴;半夏燥湿化痰;天麻熄风化痰。可加全蝎、僵蚕以助天麻熄风止痉之功;朱砂、琥珀镇静安神;石菖蒲、远志宁心开窍。

②阴痫

治法:开窍醒神,温化痰涎。

处方:五生饮(《世医得效方》)加减。

方以生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辛温燥湿祛痰;半夏降逆散结;川乌大辛大热,散寒除滞;黑豆补肾利湿。可加二陈汤以健脾除痰。

兼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以补气;血虚者,“加当归、丹参、夜交藤养血而不滋腻。

1.2.1.2休止期

①痰火扰神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处方:当归龙荟丸(《宣明论方》)加减。

方中以龙胆草、青黛、芦荟直人肝经而泻肝火;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苦寒而通泻上、中、下三焦之火,其中尤以大黄推陈致新,降逆而不留邪,涤痰散结;配木香、麝香辛香走窜,通窍而调气,使清热之力益彰;又恐苦寒之药太过,以当归和血养肝。诸药相合,使痰火得泻,气血宣通,阴阳调顺,神安志宁而病向愈[1]。可加茯苓、姜半夏、橘红,健脾益气化痰,以宏药力。

若大便秘结较重者,可加生大黄;若痰黏者可加竹沥水。

②风痰闭阻

治法:平肝熄风,豁痰开窍。

处方:定痫丸(《医学心悟》)。

方中天麻、全蝎、僵蚕平肝熄风止痉;川贝母、胆南星、姜半夏、竹沥、石菖蒲涤痰开窍而降逆;琥珀、茯神、远志、辰砂镇心安神定痫;茯苓、陈皮健脾益气化痰;丹参理血化瘀通络。

若痰黏不利者,加瓜蒌;痰涎清稀者加干姜、细辛;若纳呆者可加白术、茯苓。

③心脾两虚

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处方: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合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

方中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陈皮、半夏、竹茹化除留滞之痰;枳实行气散结;姜枣养胃而调诸药。可加远志、枣仁、夜交藤以宁心安神。

若食欲不振加神曲、山楂、莱菔子行气消食导滞。若体虚不盛,可酌加僵蚕、蜈蚣熄风化痰,通络止痉;便溏者加焦米仁、炒扁豆、炮姜等健脾止泻。

④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平肝熄风。

处方;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加减。

方中以人参、炙甘草、熟地黄、枸杞子、山药、当归、山茱萸、杜仲益气养血,滋养肝肾;可加鹿角胶、龟板胶养阴益髓;牡蛎、鳖甲滋阴潜阳。

若心中烦热者,可加竹叶、灯心草;大便秘结甚者,可加火麻仁、肉苁蓉[2]。

⑤瘀阻清窍

治法:活血祛瘀,熄风通络。

处方: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方中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麝香、老葱,通阳开窍,活血通络;地龙、僵蚕、全蝎熄风定痫。

若兼痰热,可加竹沥、胆南星;兼肝火上扰,加菊花、石决明;兼阴虚、加麦冬、鳖甲;兼心肾亏虚,加党参、枸杞、熟地黄。

1.2.2针灸治疗

1.2.2.1发作期

①基本处方:水沟后溪合谷太冲腰奇

水沟属督脉,后溪通督脉,二穴合用,通督调神;合谷配太冲,合称“四关”,可开关启闭;腰奇是治疗癫痫的经外奇穴。

②加减运用

阳痫:加十宣或十二井穴(选3~5穴)点刺出血,以清热泻火、开关启闭。余穴针用泻法。

阴痫:加足三里、关元、三阴交以益气养血、温化痰饮,针用补法。余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病在夜间发作:加照海以调阴足乔。诸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病在白昼发作:加申脉以调阳足乔。诸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1.2.2.2休止期

①基本处方:百会大椎风池腰奇

百会、大椎同经相配,通督调神;风池位于头部,为脑之分野,足少阳经别贯心,经脉交会至百会,可疏调心脑神机;腰奇是治疗癫痫的经外奇穴。

②加减运用

痰火扰神证:加行间、内关、合谷、丰隆以豁痰开窍、清热泻火,针用泻法。余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风痰闭阻证:加本神、太冲、丰隆以平肝熄风、豁痰开窍。诸穴针用泻法。

心脾两虚证:加心俞、脾俞以补益心脾、益气养血。诸穴针用补法。

肝肾阴虚证:加肝俞、肾俞、太溪以补益肝肾、潜阳安神,针用补法。余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瘀阻清窍证:加太阳、膈俞以活血化瘀,太阳刺络出血。余穴针用泻法。

2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痊愈5例,显效2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

3讨论

痫病之发生,多由先天因素,七情所伤,痰迷心窍,脑部外伤或其他疾病之后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阴阳失衡,元神失控所致,而尤以痰邪作祟最为重要。心脑神机失用为本,风、痰、火、瘀致病为标,先天遗传与后天所伤是两大致病因素。痫病病位主要责之于心肝,而与五脏均有关联[3]。该病的诊断要点为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多在儿童期、一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多因先天因素或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头部外伤等诱发。痫病大发作,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移时苏醒,醒后徐疲乏无力外,一如常人。痫病小发作,突然呆木,瞬间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动作中断,手中物件落地,或头突然向前下垂,两目上视,多在数秒至数分钟恢复,清醒后对上述症状全然无知等。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凝视,或无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在数秒至数分钟即止。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脑电图呈阳性反应,必要时做脑CT、MRI等相应检查,有助于诊断。

痫病主要辨别发病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长短,一般持续时间长则病重,时间短则病轻;闻隔时间长则瘸轻,时间短则病重。确定病性属风、痰、热、瘀,辨证施治。

参考文献

[1]谭文澜,张永全.87例癫痫患者中医临床分析[J].吉林中医药,2004,24(9):3-4.

[2]邵周理.中药治疗癫痫128例.现代医药卫生,2001,17(9):838.

[3]刘玉玺.癫痫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1,4(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