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1

我的语文反思

刘小元

刘小元陕西省兴平市马嵬中学713100

从事语文教学十几载,听过无数的公开课和示范课,总感觉语文课曾几何时越来越崇尚潮流,越来越品不出语文味,各种各样的本本主义和拿来主义充斥着语文课堂,语文课听着越来越没劲头。难怪学生对语文提不起精神,这实质上折射出语文教学已经出现了病症。直面这个问题,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应责无旁贷、深刻反思,而非不理不睬、得过且过。

一、语文教师不清楚语文课的使命到底是什么的人大有人在。

许多人只是一味地忙于拉车,却往往忽视了探路。语文课根据新课程标准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我认为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形成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习与生活,同时逐渐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最终脱离学校后仍然能够继续得到发展。这个应该起到一个桥梁和过渡作用。这个方面许多教师基本都能达标,却是大多数学生最为头痛的事情,我们教师必须督促他们认真积淀,不容懈怠。人文性主要是通过课本提供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将来在思想情感、道德品质、精神追求等方面有所提升,力求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这个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这个方面的教育因教师的重视程度和个人层次不同而有所不同,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语文教师怕动脑筋,热衷于一本教参打天下。

语文是思想与艺术的高度结晶,不是某种程序化、格式化的东西,仅仅靠一本教参年年支撑语文课堂是我们的懒惰,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悲哀与失败。这也就不奇怪那么多公开课教师说什么、写什么都能猜出来的原因所在。那些本本上的东西,我们加工的少,我们照搬的多,我们没有融入自己,没有融入学生,没有融入时代,没有融入社会;我们将自己置之度外,我们眼睁睁地让一节节课变得毫无生气,我们在课堂上对着学生喊叫责备他们配合不默契。扪心自问,我们到底为语文做了些什么?

三、语文教师思想光芒缺失,关注面窄。

语文课一味地追求工具性是不够的,语文课的活力与魅力来自于语文生生不息的思想光芒。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的语文,每一单元每一课无不是作者思想的传播。我们要继承,也要学会扬弃。我们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也不是,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去点燃学生对语文的激情与热爱。语文教师要让每位愿意打开这扇门的人都能够不枉此行、满载而归。我们自身一定要开拓视野、厚积薄发,关注生活与社会,不断提升自我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

四、语文教师个性化不足,人云亦云。

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应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否则,学生从第一节上到最后一节都是千篇一律,哪来的好心情。语文课有语文课的特色,语文教师要从内心深处省悟这一点,尽量避免老一套,尽最大努力开发语文迷人的风采。或语言幽默风趣,或教法新颖独特,或人格魅力突出,或成为学生精神的领跑者……如果能达到学生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师,语文课就会倍受青睐,语文课就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这个可能很难,但我们要有不辱使命的无悔追求。

五、语文教师不注重反思,得过且过。

语文教师是比较忙、比较累的。有这样一个自嘲自讽的段子:前世杀了猪,今世才教书。前世杀了人,今生教语文。教语文真的不易啊!这也可能成为我们长期只教书不反思的一个理由,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语文教学前进缓慢,被学生尊为无所谓的课。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而不是得过且过。我们要反思那些名师大家的成功之处,而非一味地抄袭。多反思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出力不讨好,为什么别人能够事半功倍,难道我们的学生就差到无法理喻的地步了?我们是否有意无意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是否只是一味地完成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语文就这样一天天地病了,可我们对医治语文却不去找病症开药方,偏偏找出一个个的借口来。这是我们的失职,酿成了语文的灾祸。以上琐碎零乱的认识仅仅是本人浅薄拙见,时有偏激之处,但可能值得同行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