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中职“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

艾芹芹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作为一名电子信息类专业课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必须从思想上认真对待、行动上加以改进,才能真正使理实一体化课堂起到实效。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文从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小结几个方面,谈谈中职“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已开始广泛使用,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我们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经验,真正发挥教师在理实一体化课堂中的地位。相对于以往的理论性教学,理实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所涵盖的元素又要多许多,从备课到授课到评价小结都要突出“实”也就是学生所做的元素。虽然说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改变中职学生,但实际上它最先改变的是我们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那么,中职“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具体有哪些呢?和以往传统的课堂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就从一堂完整的理实一体化课堂来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

任何一堂课都需要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而对于理实一体化的课堂,传统的备课远远不能满足课堂所需。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课堂基本所需,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硬件环境的准备。

既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就需要有专业的一体化教室,实训工具、实训材料、投影仪等,教师应该熟悉专业教室的设备,清点好实训材料,如果这些硬件资源没有准备齐全,而是在课堂进行之中再去准备,就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而教师也无法专心引导课堂。

2.备学生。

(1)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技能基础以及情感、价值观、兴趣点等;对于本次的学习任务,考虑学生需要提前准备的知识内容,技能要求,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易让学生接受。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教学时间;同时要分析学生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注意力最集中,最易接受新知识,理论什么时候讲效果好,学生什么时候做效果好。

3.备教材。

充分了解学情之后,根据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这就是平常说的备教材,这要求教师将精力重点放在教材内容的分析上,突出教材所体现的新的教学理念,突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教学目标要求和重点难点。

二、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

1.理清教学思路。

我现在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中实训项目<制作555断线报警器>举例,本次课程采用的是项目式教学,整个过程突出学生“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4个步骤:项目导入(15分钟)、项目实施(130分钟)、项目评价(20分钟)、小结和布置作业(15分钟),总共4学时。

2.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而作为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的理实一体化课堂,单纯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能就达不到效果,边讲边练、视频演示、模范演示、实物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教学方法。

三、有效组织教学过程

有了前面的精心备课和教学设计安排,接下来就是组织实际有效的教学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整个课堂教师扮演着幕后指导者的角色,教师看似退居二线,但实际上在掌控整个课堂的进度。从开始的项目导入到项目实施,教师应该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及进程。特别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深入到学生小组之中,进行走动指导,观察各小组学生的完成情况。对于共性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停一停,教师亲自示范,若是个别情况,教师可以单独指导学生。在巡视课堂时,注意提醒时间、安全操作规范、鼓励小组合作等。同时教师还需要观察各小组完成进度,适时地多指导能力较弱的小组,帮助他们加快进度,提醒做得快的小组稍微慢一点,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这样就可以保证整个课堂的进程相对一致。

四、重视过程评价

在评价环节,除了常规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自评互评表进行自评、互评,在教师点评环节中,我又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方面加以点评,评选出此项目中的规范之星、品质之星、合作之星、素养之星、文明之星,让职业素养再一次深入学生心中。

五、有效的小结、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应该体现分层教学,有必做题和选做题,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化资源,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还要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我们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真正提高教学质量。